老話說:“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濕裳”,臨近立秋,雖然早晚天氣涼爽了許多,但是中午依然炎熱,而且至少要持續半個月的時間,因此飲食還是以清淡滋潤為主。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是收斂、内化、成熟的季節,這一時期的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宜,因為天氣逐漸趨于幹燥涼爽,所以不宜過多辛辣、生冷刺激。
“晚立秋,熱死牛”,8月7日立秋,又一輪高溫來勢洶洶,建議:少吃生冷和油膩,多吃這4種“潤燥”菜,元氣滿滿迎秋天!
雪梨《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雪梨清甜可口、脆嫩多汁,味甘性寒,常吃能夠養陰清熱、生津潤燥,适合在幹燥的秋季食用。
推薦食譜:冰糖炖雪梨
1.準備雪梨兩個,清水洗淨,然後用水果刀挖去内芯,準備放入紅棗6個,枸杞子一小把,根據個人口味準備冰糖,生姜一小塊切成姜片,一起放入盆中備用。
2.把雪梨放入砂鍋,把紅棗、枸杞子、冰糖塞到雪梨的内芯裡面,下入姜片,添入适量的清水,開大火燒開,水開後改成小火,蓋上鍋蓋炖煮30分鐘。
3.30分鐘後,取出炖好的冰糖雪梨,裝入湯盆中,清甜滋潤的冰糖雪梨就做好了。
嚴格意義上來講,百合是一味中藥,但是因為它清新可口,經常被用來烹饪,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作用。
推薦食譜:西芹炒百合
1.一小把百合放入碗中,40度左右的溫水浸泡30分鐘。西芹一小把斜刀切成菱形片,紅椒半個去籽,改刀切成菱形片,和西芹放在一起,用來配色。
2.起鍋添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幾滴植物油為食材增色,水開後下入西芹和紅椒,焯水30秒左右,随後倒入泡好的百合,繼續焯水30秒左右,撈出控水放入盆中。
3.熬制湯汁:半勺清水中加入一勺食鹽,少許白糖,攪拌化開,再勾入少許水澱粉。把湯汁熬至粘稠時,倒入焯過水的食材,快速翻炒,淋入少許明油,簡單翻勻,美味即成。
俗語講:“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前後正是吃茄子的季節,能夠清熱解暑、祛除“秋燥”。
推薦食譜:紅燒茄子
1.紫茄子一個切成滾刀塊,放入盆中,加入少許白醋、适量幹澱粉,用手拌勻,使每一塊茄子都粘上澱粉。大蔥一段切成馬蹄片,大蒜切片,抓入幾粒紅幹椒,青椒、紅椒各半個切成三角塊,木耳提前泡發,切成小片,蒜苔幾根切成段,西紅柿半個切成片,一起放入碗中備用。
2.起鍋添入适量食用油,油溫燒至五成熱時,下入拌好的茄子,用勺子輕輕翻動,炸至茄子外皮呈微黃色時,倒出控油備用。
3.另起鍋添入少許食用油,倒入蔥蒜和紅幹椒爆香,炒出香味,加入少許番茄醬,翻炒化開,再倒入切好的配菜,快速翻炒片刻,添入少許清水。
加入食鹽、雞粉、胡椒粉、白糖各适量,翻炒化開調料,淋入少許生抽調味,老抽幾滴調色,翻炒均勻然後勾入少許水澱粉。倒入炸好的茄子,快速翻炒幾下,美味即成。
土豆是四季都常見的蔬菜,價格也很便宜,營養成分豐富而齊全,其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遠遠超過糧食作物,其較高的蛋白質、糖類含量又大大超過一般蔬菜,看似平凡,實則不凡。
推薦做法:青椒炒土豆片
1.土豆一個削皮切成菱形片,洋蔥半個切片,青椒一個、紅椒半個切成菱形片,蒜子幾粒切成蒜片,再放入幾粒紅幹椒備用。
2.起鍋添入适量清水,加入少許白醋防止土豆氧化變黑,水開後下入土豆片,輕輕推動,焯水1分鐘左右倒出控水。
3.另起鍋添入少許食用油,倒入蒜片和紅幹椒爆香,炒出香味,然後淋入少許蚝油,倒入青紅椒和洋蔥,快速翻炒,等青紅椒炒至斷生後倒入土豆片,繼續翻炒15秒左右,開始調味:
加入食鹽、胡椒粉、白糖各适量,從鍋邊烹入少許生抽,大火爆炒20秒,再淋入少許明油,簡單翻炒均勻,美味即成。
立秋之後,熱度依然不減,大家還是要做好長期與高溫“斡旋”的準備,注意防暑降溫和合理飲食。感謝您的閱讀,第一名廚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第一名廚編輯:琪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