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王守仁)龍場悟道之後,突然被加封到江西(贛)擔任巡撫,有時升官不見的就是好事,也可能是你對手做借刀殺人之舉!
王陽明的接受任務不是别的,主要是平定愈演愈烈的贛南土匪叛亂,因為他的前幾任因剿匪不力,丢官丢命都有好幾個!
據《王陽明全集》所記載:
贛南土匪靠山就是甯王朱宸濠,地方官員基本上是不敢管,加上民風彪悍,土匪大多是本人,這些人農忙時當種莊稼,農閑時當土匪,兩不誤。
而且這些土匪在甯王朱宸濠資助和訓練下,以險據守,兵強馬壯,甚至都有攻城略地的呂公車。
王陽明稍有差錯,代價絕對不是丢官那麼簡單,甚至會丢掉性命,甚至會連累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兵部尚書王瓊。
朝中無數官員,也都在關注這個天天空談“知行合一”的異端分子,等着看他的笑話,好來落井下石。
攘外必先安内
王陽明到任之後,首先做的摸清當地情況,做到“知己、知彼”。
他發現當地朝廷部隊已經和土匪合流同污,狼狽為奸,共同魚肉百姓,而且這些部隊比土匪更壞,老百姓恨這些部隊甚于土匪。王陽明對這支部隊棄之不用,重新組建民兵。
他發布了《選揀民兵》,組建一支紀律嚴明的民兵,他深知要穩定自己後方,實施了保甲法,并減輕當地民衆的稅負,對民衆加以教化,以赢得民心。
王陽明對敢于主動侵犯的土匪加以痛擊,斬獲7600多人,對被俘的土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加以策反,讓這位王巡撫與其他官員不一樣,是位好官的消息,傳遍整個贛南,讓那些被裹挾當土匪的人開始搖擺不定。
破解鐵三角,分化土匪
土匪比正規軍更難對付,西有橫水、左溪、桶崗三寨,南有浰頭諸寨,皆以險峻的地勢為依托,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且前幾任的官員不成功剿匪,更是打磨出一支資深的反政府武裝,這些土匪身經百戰,還形成鐵三角,相互呼應,相互支援,互為犄角。
王陽明決定先從危害最大的橫水、左溪、桶崗三寨入手,為了防止浰頭諸寨趁機偷襲後方,他寫一篇小文,大約不到300字左右,派人送到浰頭,該文被後世稱為《告谕浰頭剿賊》,也是和大家重點介紹的内容。
《告谕浰頭剿賊》原文,請大家自行看《王陽明全集》,這裡着重分析這篇檄文,不但體現王陽明的軍政原則,也暗含了心學的學術要領:
一、開宗明義,分清恩怨
作為巡撫,我職責就是弭盜安民,我們彼此之間沒有私人的恩怨,也沒有偏見,所以一切都可以談。
二、亮肌肉,區别對待
我一到任,就斬獲七千六百多人(亮肌肉),發現真正首惡不過是四五十人,其他人都是被脅迫的,我們都是區别對待的,而且聽說你們很多都是明事理的子弟,我不願做“不教而誅”的事情。
三、喚醒内在良知,尋求共鳴
人人恥于盜賊之名,人人也都恨盜賊的劫掠,你們當盜賊,一定也有難言之隐,難道你希望自己的子孫一直當盜賊嗎?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現在給你們機會,死人尋活路,隻要放下屠刀,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王陽明而且用一個恰當的比喻:
一個家庭有十個孩子,其中二人悖逆,而且要殺其他八個孩子,家長為了大局,會殺掉這兩個孩子,來保全其他孩子。
如果悖逆孩子能改邪歸正,家長歡喜還來不及,怎麼會再殺這兩個孩子呢?
隻要你們迷途知返,一切都可以談!
五、喻于義,喻于利
最後從國家大義來感動土匪,王陽明告訴他們得與失,如果再執迷不悟,我雖然不是好殺之人,但為了大義,也會親自率領大軍來征伐你們,無論是人力、物力、時間,你們都不占優勢,到時血流成河,這是你我都不想看到局面,想到這裡,我不覺淚下。
浰頭的土匪收到這份檄文,經過反複思量,加上原來逃回的部下稱贊王陽明的仁愛之心,于是在首領黃金巢、盧珂率部來投降,願意誓死報答王陽明的仁德。
王陽明的“攻心術”,一篇不到300字小文就瓦解對方陣營,不戰而勝,實在是高明!
心學,不是玄學,而是一種哲學
一篇小小的檄文,就讓浰頭的土匪不戰而降,實現兵法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王陽明一介書生帶兵打仗,百戰百勝,從無敗績,靠的就是他的“攻心術”,從精神上或心理上瓦解對方。
這種“攻心術”不是玄學,而是一種人生的哲學,融合了儒、釋、道三派精華而開創出一種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其核心有三大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緻良知。
從這篇檄文就可以看出心學的具體運用,王陽明在剿匪過程中,而是出自本心(心即理),還贛南一片安甯,而不是“一将成名萬骨枯”,靠殺戮來換取自己的功名。
他在剿匪過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冷靜分析時态,做出最理智,最有效的的方案:攻心為上,用兵為次,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勝利!
王陽明堅信人人皆有良知,而不是把人符号化,更沒有标簽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喻于義,喻于利,換位思考,給對方最好的選擇,也是給自己最好選擇。
如果我們真的了解這門哲學,你會發現自己人生會由此改變!
學習王陽明的心學,可以從《王陽明全集》開始,下次繼續和大家分享王陽明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