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高,人體易出汗導緻大量的鉀元素随汗液排出所緻,“夏打盹”,醫學上也稱為“夏季倦怠症”。醫學認為,“春困、秋乏、夏打盹”都屬于疲勞,也都有各自的原因。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人體大量排汗。夏打盹有時對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一些小影響。如中、高考在即,正在争分奪秒的時候,夏打盹不公使學習效率降低,還會浪費寶貴的時間。下面為大家介紹3個趕走夏打盹的小方法。
冷水洗臉
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使人體大量排汗,鉀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導緻人們倦怠疲勞、精神不振,出現夏打盹。人們在預防夏打盹時,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外,還要注意飲食。出現困意時,可用冷水洗臉,刺激神經,趕走困意。
補鉀提神
夏天易出汗,随着汗液,還有大量鉀元素排出,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讓人覺得精神不振,易出現“夏打盹”症狀。所以夏天要注意補充一些含鉀元素較高的食物。糧食作物中,荞麥、玉米、紅薯、大豆等含鉀元素較高;水果中,香蕉含鉀元素最豐富;蔬菜中,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莴筍、鮮豌豆、毛豆等含鉀元素較高;還有海藻類含鉀量也挺高。
溫馨貼士:在夏季,有些人為了使自己少出汗而過量飲用鹽開水。殊不知,這樣做容易加重心髒負擔,使體内鉀、鈉失調。隻有适當補充鉀元素,才有利于改善體内鉀、鈉平衡,保持血壓穩定。
兩碗粥健脾祛濕破解夏打盹
西醫多認為,夏季的倦怠是由于氣溫過高,人體大量出汗導緻大量的鉀元素随汗液排出,引起體内缺鉀所緻。而中醫則認為,這主要與暑濕有關。長夏期間濕氣比較重,脾又主濕,而脾濕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讓人體感覺困乏。
由于長夏期間濕氣比較重,所以首先要健脾祛濕,建議早、晚進餐時可以多喝些粥,如山藥粥、薏米粥、蓮子粥等。再則,因為夏天有暑熱,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濕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中加一點荷葉,這樣就增加了清熱祛暑、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更有利于驅除“夏打盹”現象的發生。同時,還可以适當服用祛暑濕的中成藥,如霍香正氣水。
夏季的犯困是由于氣溫過高,人體大量出汗導緻大量的鉀元素随汗液排出,引起體内缺鉀所緻,可以多喝些粥,起到健脾祛濕的功效,從而消除夏打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