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的人們,為了學習,為了工作,為了家庭,大家都有各自的壓力。那麼怎麼樣緩解壓力呢?運動很重要,但是心理減壓也很重要,下面小編就給壓力大的朋友推薦8個減壓小訣竅。一起看看吧。
8大訣竅助你心理迅速減壓
睡足覺
美國疾病管理預防中心調查發現,充足睡眠不僅有益美容,也能改善健康狀态,減輕心理壓力。克瑞頓大學
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有慢性壓力積累症的人,睡眠時間短淺;而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有壓力。要斷絕這種惡性循環,就要設法早睡,保證充足睡眠時間。
運動
運動能減少皮質醇的分泌,有助緩解壓力。皮質醇是人在感覺不安、憤怒或恐怖時,由腎上腺分泌的一種激素,累積後或會傷到内髒。此外,運動還能刺激大腦下垂體分泌内啡肽,這種神經遞質能令人産生快感,放松心情。美國疾病管理預防中心推薦一周最少有兩天做一次全身運動,或每周進行兩個半小時的快走運動等有氧運動。
為降低難度,也可以把快走運動拆開時間段進行,比如一周五天,每天散步三次,每次十分鐘。
此外,練瑜伽也能排解壓力。愛荷華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讓參試者把腳浸泡在冰水裡,令其心理緊張産生壓力,結果顯示,參試者中的瑜伽教練比初練者更不易産生“發熱反應”———即身體感受外界刺激後,産生心理壓力時所引起的應激反應。這種反應持續發生就會導緻心血管疾病、哮喘、憂郁症等健康問題。
冥想
衆多研究顯示,冥想有諸多好處,如緩解壓力、降血壓、預防憂郁症複發等等。
亞特蘭大市埃默裡大學的調查顯示,正确的冥想是把意念集中于呼吸,借以調整意識的坐禅,它有助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症的治療。
開懷大笑
開懷大笑也适用于緩解壓力。美國洛瑪連達大學研究發現,參試者看了喜劇片後,皮質醇以及腎上腺素的分泌也都會減少,内啡肽的分泌則會增加。同時牛津大學的研究也發現,笑還能促進内啡肽的分泌,增強人對疼痛的耐受性,緩解肉體疼痛對人造成的心理壓力。
有計劃地擔憂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發現,一天專門抽出30分鐘時間擔慮,有助緩解心理壓力。研究指出,安排出固定的時間去思考需要擔憂的問題,而不是浪費過多時間與精力去作無謂地憂慮,更有助于把心思集中在工作、學習與生活上,能更有效地減輕心理壓力。
這樣也能有效地減少抱怨。英國肯特大學研究發現,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面臨困難時就算已向人傾吐煩惱,心情也隻會更低落,心理壓力會更大,因為他們永不滿足,一直在抱怨。美國愛荷華大學心理學布西曼教授也對此作出過解釋,稱不管有無完美主義要求,抱怨都隻會令心理壓力有增無減。所以遇到困難,最好是采用以下三個措施去排解:1、接受并了解自己目前狀況;2、試着對狀況一笑了之;3、要有“在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的積極想法。
做按摩
已有研究證明,做按摩能放松身體,緩解肌肉緊張,并有助人體激素分泌的平衡。美國洛杉矶Cedars-Sinai的醫療中心研究人員曾讓參試者做了45分鐘按摩,結果證明,參試者體内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兩種激素的分泌明顯減少。
寫日記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調查顯示,寫日記能減輕心理壓力。例如,當天發生了不開心的事情,通過把心情寫在日記裡,可以宣洩不良情緒,也有助于分析事由的前因後果。堅持這樣做,日後回顧以往的日記,就能了解自己心理壓力産生的模式,有助于以後事前采取對策預防。
相互擁抱
催産素别稱“擁抱激素”或“愛情激素”,由大腦下視丘神經元分泌。研究發現它能緩解不安感和心理壓力。
2007年的一項動物實驗中,一隻草原田鼠與群體隔離單獨飼養後,其身上表現出不安、壓力、憂郁等症狀,經注射催産素後症狀便得到緩解。催産素雖然一般在性行為、分娩、哺乳時自然分泌,但如果有與朋友作輕度肌膚接觸的擁抱或者與愛犬嬉戲等行為,也能促使催産素分泌。
緩解壓力的方法
我們可以把壓力應對策略分為三種:無策略、以情緒為中心的策略、以事件為中心的策略。這三種策略各有優缺點,減輕壓力的關鍵在于選擇正确的策略。下面來分别介紹一下這幾種策略:
無策略:也就是我們産生壓力的時候,自己沒有意識到,或者即便是意識到自己有壓力了,但是并不去采取措施釋放壓力,而是讓壓力自行消退或者慢慢積累。這種方法有時候有效,壓力會逐漸的消退,有時候卻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情緒中心策略:自己感覺壓力大的時候主動找朋友幫忙解壓,可以一起去吃喝玩樂;也可以找到心理咨詢師學習放松技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感受好一些,以自己的情緒為中心,所以叫做情緒中心策略。這種方法對一些無法逆轉的事情有很好的減壓效果,比如親人去世,事情無法改變,隻能接受,找朋友幫忙或者找咨詢師幫助都能解決問題。
事件中心策略:我們能意識到什麼造成了自己的壓力,于是我們努力的改變這件事情,比如當我們考試失敗造成了壓力的時候,我們會努力學習去減輕壓力。我們所做的就是要改變造成壓力的事件而不是改變我們的情緒,所以叫做事件中心策略。這種策略适合于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如果親人去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那麼我們最好是采用情緒中心策略。
結語:壓力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有些人會化壓力為動力,有些人就會一蹶不振,這就是要靠大家是如何給自己内心減壓的,希望小編推薦的方法可以給壓力大的朋友們一點幫助。希望大家早日化壓力為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