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的身體發育,會影響到今後一生的身體健康。在青少年時期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尤為重要,在對孩子的日常飲食的問題時,絕對馬虎不得。那麼比較利于健康發育的兒童營養食譜有哪些,關于兒童補鈣食譜又有哪些,或者說平時怎樣合理安排兒童食譜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讨論一下吧。
目錄
1、兒童營養食譜的重要性2、不合理的兒童食譜的危害
3、合理的兒童食譜所具備的營養4、兒童補鋅需吃的營養食譜
5、兒童補鈣需吃的營養食譜 6、兒童提高智力需吃的營養食譜
7、兒童補充維生素需吃的營養食譜8、科學的營養食譜可避免的問題
兒童營養食譜的重要性
兒童的營養充沛,更利于生長發育。缺鈣,缺鋅或是缺少維生素,都是會很大程度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那麼對于兒童來說,哪些營養是必須的的呢,營養不良又有哪些嚴重的後果呢?
1、影響兒童的體格發育
一般來說,體重是反映兒童近期的營養狀況,一旦出現營養不良,就有可能出現身高不夠、頭圍不夠、胸圍不夠等表現,長此以往,甚至有可能患上慢性疾病。
2、生長緩慢
營養不良初期,患兒的身高并無影響,但随着病情的加重,骨骼生長減慢,患兒的身高就會低于正常兒童。一旦發展為重度營養不良,患兒可表現出精神萎靡、反應能力差、體溫偏低、脈細無力、食欲不振、腹瀉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使重要髒器功能呢個受損,如心髒功能下降可有心音低鈍,血壓偏低、脈搏變緩等等。
3、免疫力下降
孩子招風就容易咳嗽、感冒,換季容易發燒,這些都是免疫力較低的表現。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生病時習慣性用藥物去控制孩子的病情,這隻是治标不治本的辦法,而且是藥三分毒,本身吃藥對孩子的身體就沒有好處,隻有免疫力提高了,才會避免這一系列的狀況發生。
4、容易腹瀉
腹瀉是營養不良的表現症狀之一,一旦腹瀉遷延不愈就會加重營養不良的病情,形成惡性循環。營養不良還可并發自發性低血糖,患兒可突然表現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脈搏減慢、呼吸暫停、體溫不升但無抽搐,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可緻死亡。
不合理的兒童食譜的危害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擔心孩子吃不夠,總是鼓勵着孩子多吃點,吃好點,殊不知,這樣反而容易導緻孩子營養過剩。那麼,兒童營養過剩的危害有哪些呢?
1、體重超标
兒童一旦出現營養過剩,脂肪就會在體内堆積起來,從而引起體重超标或肥胖。而肥胖發生的年齡越小、肥胖史越長,各種代謝障礙就越嚴重,成年後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幾率就越高。
2、可能導緻兒童性早熟
性早熟可能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盲目進補、過量攝入激素有關。而一些營養補品中一般都暗藏有促使兒童性早熟的激素,這些激素可能會擾亂兒童自身的内分泌狀态,從而引起性早熟。
3、齲齒
牙齒健康也是尤為重要的部分,若是兒童吸收了太多的高蛋白或高能量的食物,這些剩餘的營養價值會影響到牙齒的生長,從而導緻了齲齒,對孩子而言也是有弊無利的。
4、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
肥胖兒童經常受到同伴的嘲笑、捉弄,因此與正常兒童相比,肥胖兒童容易表現出更多的心理問題,如自我封閉、孤獨、逃避社交等等,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顯示營養不良的身體信号
嘴部信号
若發現口角發紅,長期幹裂,而且口唇和舌頭疼痛,可能是因營養不良而患上口角炎。多為缺乏鐵質和維生素B2、維生素B6造成的。
唇部信号
唇部開裂、唇線模糊是唇病的征兆,說明缺乏維生素B2及維生素C。舌部信号若發現舌頭過于平滑、味蕾突起發紅或舌尖兩側發黃、發白,說明缺乏葉酸及鐵質。
鼻部信号
若鼻子兩邊發紅、油膩且脫皮,說明體内缺鋅。指甲信号指甲上有白點,表示缺鋅。指甲容易斷裂,說明缺鐵。缺鋅、缺鐵有時可能會同時出現。
頭發信号
脫發、發絲易纏卷,說明缺乏維生素C和鐵質。而頭發色澤變淺、變淡,是體内維生素B12偏低的信号。
合理的兒童食譜所具備的營養
學齡前期兒童生長發育非常迅速,所以各種營養的供給對此時的兒童至關重要。那麼,兒童發育必備營養有哪些呢?
1、蛋白質
嬰幼兒每千克體重所需的蛋白質為1.8~2.4克,主要用于提供其建造新生組織和組織量的需求。
2、熱量
兒童的身體表面積較大,新陳代謝十分旺盛,因此基礎代謝速度非常快,再加上嬰幼兒必須合成較多的身體組織成分以供其快速生長,所以需要的熱量是非常多的。
3、維生素
維生素是人體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比如維生素D,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助于骨骼和牙齒的健康。一般來說,維生素無法在體内自行産生和合成,因而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來獲得。
4、礦物質
礦物質又可稱為無機鹽,是構成人體組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謝等生命活動的主要元素之一。礦物質也是兒童生長發育必備的微量元素。礦物質與維生素一樣,都無法在體内自行産生和合成,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來獲取。
5、脂肪
脂肪除了提供相應的熱量之外,最主要的是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以供人體生長發育之需以及維持皮膚的健康。比如DHA,作為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之一,對增強記憶與思維、頭腦開發等作用尤為重要。
影響兒童營養不良的情況
1.寄生蟲
寄生蟲會把孩子需要的營養奪走,造成營養不良。預防寄生蟲最重要的是注意飲食衛生。平時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餐具要經常消毒,生吃的瓜果要洗淨削皮等。
2.偏食和挑食
偏食和挑食會使孩子得不到豐富和均衡的營養,造成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糾正的方法在于家長的正确引導。
3.不良情緒
不隻是孩子本人的情緒不好會影響營養與健康,家長的情緒不好也會間接地影響孩子。因為不良的情緒會導緻腸胃功能的紊亂,從而使營養受損。家長應注意在吃飯前後不要訓斥孩子,為進餐創造一個良好的情緒氛圍。
4.不良生活習慣
包括起居、進餐無規律、不定時,暴飲暴食等。糾正的重點在于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影響孩子,其次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這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兒童補鋅需吃的營養食譜
豬肉青菜粥
原料:大米、青菜各50克、豬肉30克、蔥末、姜末、醬油、鹽、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大米洗淨;豬肉洗淨,剁成末;青菜擇好,洗淨,切成末。
2、鍋内放入大米和适量清水,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熬煮。
3、油鍋燒熱,放入豬肉末翻炒,加入蔥末、姜末、醬油、鹽翻炒,放入青菜末翻炒片刻,放入米粥鍋中同煮10分鐘即可。
淡菜瘦肉粥
原料:淡菜10克、豬瘦肉50克、大米100克、幹貝、蔥末、姜末、鹽各适量。
做法
1、淡菜、幹貝分别洗淨,用水浸泡12小時,撈出;豬瘦肉洗淨,切末;大米淘洗幹淨,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
2、将蔥末、姜末拌入瘦肉末中,攪勻。
3、鍋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大米、淡菜、幹貝、豬瘦肉末同煮,等大米煮爛後,加入鹽調味即可。
鴨蛋蛎肉
原料:蛎肉75克、鴨蛋1個、冬筍10克、水發香菇10克、少許豬肥膘肉及适量料酒、醬油、蔥白、幹澱粉、香油、花生油适量。
做法
1、将蛎肉洗淨,用溫水泡,瀝幹後切小丁。
2、把肥膘肉切丁,冬筍、香菇、蔥白分别洗淨,切成小片。
3、将鴨蛋打散,裡面調入醬油、幹澱粉,加入蛎肉丁、肥膘丁和冬筍、香菇、蔥白等拌勻。
4、鍋裡放花生油燒熱,加入拌好的蛎肉等料,用炒勺壓成餅狀,兩面煎成金黃色後淋上料酒、香油即成。
瑪瑙豆腐
原料:嫩豆腐200克、鹹鴨蛋1個、麻油6克,鹽 、味精、大蒜各适量
做法
1、嫩豆腐洗淨,放入沸水鍋稍燙一下後撈出,瀝幹水分,裝入盤内
2、大蒜去皮,洗淨,剁成蒜蓉。
3、鹹鴨蛋放鍋内煮熟,剝去蛋殼後,用刀切成粗末。
4、将鴨蛋末放在豆腐面上,然後放上鹽、味精、麻油和蒜蓉,稍拌均勻即可。
金針菇豆腐煮鲫魚
原料:金針菇200克,豆腐2磚,鲫魚1條,蒜頭(去衣拍碎)15克,姜片20克,蔥花10克,鹽、雞湯、胡椒粉、米酒、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金針菇洗淨備用。
2、豆腐切小塊備用。
3、先将鲫魚宰好,去内髒,洗淨并以幹布吸去水分備用。
4、開鍋下油,爆香拍蒜和姜片,放入鲫魚将兩面煎至金黃,攢少許米酒,加入适量雞湯和金針菇、豆腐,中火煮15分鐘,調味後撒入蔥花即成。
牡蛎南瓜羹
原料:南瓜400克、鮮牡蛎250克、鹽、味精、蔥、姜各适量。
做法
1、南瓜去皮、瓤,洗淨,切成細絲;牡蛎洗淨,切成絲;蔥、姜分别洗淨,切絲。
2、湯鍋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南瓜絲、牡蛎絲、蔥絲、姜絲,加入鹽調味,大火燒沸,改小火煮,蓋上蓋熬至成羹狀關火,放入味精攪勻即可。
爆炒鳝段
原料:鳝段400克、蒜末、蔥花、姜末、澱粉、料酒、白糖、醬油、味精、醋、植物油、水澱粉各适量。
做法
1、鳝段洗淨,去骨切片,拍上澱粉待用。
2、油鍋燒熱,下鳝段滑散,炸至皮脆時撈出。
3、底油燒熱,下蒜末、蔥花、姜末煸香,倒入鳝段略炒,加料酒、白糖、醬油、味精、醋炒勻,用水澱粉勾芡起鍋即可。
蝦醬雞肉豆腐
原料:南豆腐250克、雞肉100克、植物油、蝦醬、鹽、香油、蔥花、香菜末各适量。
做法
1、豆腐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煮3分鐘,撈出晾涼,碾碎;雞肉洗淨,煮熟,切碎。
2、油鍋燒熱,放入蝦醬、蔥花,放入豆腐碎、雞肉碎,大火快炒3分鐘,然後放鹽調味。
3、待豆腐炒至幹松後,撒入香菜末和蔥花,淋少許香油即可。
炒三絲
原料:豆腐絲、韭菜、綠豆芽各100克、鹽、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綠豆芽洗淨;韭黃洗淨,切段備用。
2、鍋置火上,加入适量油燒熱,倒入豆腐絲,迅速用菜勺攪開
3、放入綠豆芽煸炒一會兒,再放入韭菜段翻炒,加入鹽、味精翻炒勻透,裝盤即可。
醬燒鴨糊
原料:鴨肉750克、蔥段、姜片各50克,甜面醬75克,植物油、醬油、料酒、鹽、味精各适量
做法
1、鴨子洗淨,切成小塊。
2、油鍋燒熱,放甜面醬炒出香味,把鴨塊、料酒、醬油一起入鍋煸炒;
3、待鴨塊上色後,加适量水,把鹽、味精、蔥段、姜片放入燒開,改為小火慢慢燒,等到鴨塊酥爛時将汁收稠,即可裝盤。
兒童補鈣需吃的營養食譜
香炸豬排
材料
豬肋排500克,雞蛋1個,面包糠60克,胡椒粉5克,料酒、食鹽、雞精、番茄醬各少許,植物油适量。
做法
1、豬肋排洗淨後剁成塊;雞蛋打入碗内攪散待用。
2、将豬肋排放入碗内,倒入蛋液,調入食鹽、料酒、胡椒粉、雞精,加入面包糠裹勻待用。
3、植物油入鍋燒熱,逐一投入豬排,以中米汆炸至金黃色,用漏勺撈出裝盤,食用時淋上番茄醬即可。
營養
色澤金黃,肉質鮮嫩,香酥味美,豬排可提供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維護骨骼健康。
肉絲豆幹
材料
豆腐幹6塊,瘦肉絲100克,高湯、植物油、韭菜、海米、姜末、蔥末、料酒、澱粉、味精、香油、食鹽、白砂糖各适量。
做法
1、豆腐幹洗淨後切成絲,用開水燙一些下,瀝去水分待用;海米用開水泡發;韭菜切成3厘米長的段;瘦肉絲加料酒、食鹽、澱粉拌勻。
2、鍋内倒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下入瘦肉絲炒熟出鍋。
3、鍋留底油,将姜末、蔥末下鍋炒出香味,加入高湯、豆腐幹絲、韭菜段、肉絲、海米炒勻,調入食鹽、白砂糖、味精炒勻,淋上香油即可。
營養指南
豆腐幹含有豐富蛋白質,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豆腐含有多種礦物質,可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
蝦皮碎菜包
原料
蝦皮5克、小白菜50克、雞蛋1個、自發面粉、些許調味品等。
做法
1、用溫水把蝦皮洗淨泡軟後,切得極碎,加入打散炒熟的雞蛋。
2、小白菜洗淨略燙一下,也切得極碎,與雞蛋調成餡料。
3、自發面粉和好,略醒一醒,包成提褶小包子,上籠蒸熟即成。
營養指南
蝦皮含有豐富的鈣、磷,小白菜經汆燙後可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更有利于鈣在腸道吸收。雞蛋的好處自不必說,10個月以上的寶貝一定會非常喜歡這種鮮香的小包子。
排骨皮蛋粥
原料
大米100克,小排骨200克,松花蛋半個,花生米30克,蔥花少許;醬油、精鹽、花生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把小排骨洗淨,切成2厘米長的小段,用醬油、鹽腌漬1小時,放入沸水中煮熟。
2、将松花蛋去殼,洗淨,切成小方塊。
3、把大米、花生米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煮,當米粥将熬好時,放入松花蛋丁、醬油、味精;另用炒鍋,放入花生油,炸蔥花成金黃色,出蔥香味時,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後,将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營養指南
排骨與皮蛋熬粥,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的功效,兒童秋天食用,可以祛病健身。
香香骨湯面
原料
豬或牛胫骨或脊骨200克、龍須面5克、青菜50克、精鹽少許、米醋數滴。
做法
1、将骨砸碎,放入冷水中用中火熬煮,煮沸後酌加米醋,繼續煮30分鐘。
2、将骨棄之,取清湯,将龍須面下入骨湯中,将洗淨、切碎的青菜加入湯中煮至面熟。
3、加鹽推勻即成。
營養指南
骨湯富含鈣,同時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磷和多種維生素,可為正在快速增長的1歲以上寶貝補充鈣質和鐵,預防軟骨症和貧血。
兒童提高免疫力需吃的營養食譜
炖排骨
原料
排骨,姜、蔥、大料、少量的醋,蔬菜。
制作方法
1、新鮮的排骨洗淨切成小塊,加冷水、姜、蔥、大料、少量的醋。
2、用高壓鍋煮30~40分鐘。
3、取炖好的排骨加在寶寶的粥或面條中烹調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營養提示
肉、骨頭和湯一起吃,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同時也可補充鈣、磷等礦物質。一些媽媽誤認為排骨的營養經過長時間的炖煮已完全融入湯中,其實是不正确的認識。
蝦仁蛋餃
原料
蝦仁,鹽、姜蔥、料酒等作料,生雞蛋,青葉蔬菜。
制作方法
1、新鮮的蝦仁洗淨加入鹽、姜蔥、料酒等作料,放蒸鍋内蒸15分鐘後待用。
2、生雞蛋打開盛在小碗中調勻。将雞蛋液攤在炒鍋中,待上面雞蛋尚未凝固時加入蝦仁,然後把雞蛋對折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
3、水開後,加入青葉蔬菜和蛋餃,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營養提示
蝦仁和雞蛋都是優質蛋白質食物,蝦仁同時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容易消化吸收,是兒童最佳補蛋白質食品。綠葉蔬菜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魚泥豆腐羹
原料
魚肉,鹽、姜,嫩豆腐,蔥花
制作方法
1、将魚肉洗淨加鹽、姜,上蒸鍋蒸熟後去骨刺、搗爛成魚泥。
2、将水燒開加入少量的鹽,放入切成小塊的嫩豆腐。
3、煮沸後加入魚泥,再加入少量的澱粉、香油、蔥花成糊狀即可。
營養提示
魚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于增強兒童的抵抗力,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豬血豆腐青菜湯
原料
豬血豆腐,青菜,蝦皮。
制作方法
1、豬血豆腐切成小塊,青菜洗淨切碎。
2、水開後,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
3、煮3分鐘,加調料即可。
營養提示
豬血是補鐵的優秀食品,它具有含鐵豐富、易吸收,價廉物美等優點。蝦皮含有大量的鈣、磷是兒童的補鈣食品。
橙汁魚片
原料
橙子、魚片。
制作方法
1、先将橙子去皮切成丁。
2、在吉士粉中加入适量的果汁,再加水調開,以小火煮沸,放入切成丁的鮮橙和糖調勻後備用。
3、将魚切成片狀,加入酒與鹽腌制片刻;用蛋白與面粉加少許水做成面糊,将魚片沾上面糊後放入油鍋中滑油。最後,将煮好的橙汁淋上魚片拌勻即可。
營養提示
用新鮮水果入菜,是健康飲食的一種新趨勢。橙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幫助鐵質的吸收,預防貧血,助消化,又可保護血管,維護牙齒和牙龈的健康。
山藥蝦球
原料
蝦仁、山藥粉、雞蛋。
制作方法
1、先将蝦仁剁碎做成蝦茸,加入山藥粉與适量的鹽、味精、黃酒、蔥、雞蛋、生粉、攪拌均勻。
2、然後做成一個個小丸子,放入油鍋裡煎炸。
3、最後用少許水、醬油、糖,與炸好的丸子焖燒一會兒即可出鍋。
營養提示
山藥具有益脾開胃之功效,這道菜适宜脾虛、食少的幼兒食用。
花生青豆泥
原料
花生、青豆。
制作方法
1、先将炒熟的花生和煮熟的青豆用粉碎機加工剁碎。
2、然後加入适量的黃油、糖攪拌成泥狀。
營養提示
花生和青豆均性甘、味平,尤其是青豆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八種氨基酸,營養價值極高。
核桃仁枸杞雞丁
原料
雞脯肉、核桃仁、枸杞少許。
制作方法
1、先将雞脯肉切成小丁,上漿劃油,将切碎的核桃仁放在油鍋中炸一會兒撈出。
2、然後鍋中放少許水,并加入鹽、味精勾芡。
3、最後倒入滑好的雞丁、核桃仁、枸杞,出鍋裝盆。
營養提示
幹果中的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傳統的健腦食物;這道菜紅白相間,且具有健腦補身之功效。
兒童提高智力需吃的營養食譜
魚類
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之說。魚類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鐵、維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幼兒腦部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有專家認為淡水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沒有海魚高,而且今天中國的淡水魚養殖水域污染較嚴重,因此建議,孩子食用淡水魚和海水魚的比例最好為1∶2。
蛋類
無論是雞蛋、鴨蛋、鴿蛋,都提倡孩子吃全蛋。蛋類不僅是極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經吸收後釋放出來的膽堿,能合成乙酰膽堿,乙酰膽堿能顯着改善孩子的記憶力。此外,蛋黃中鐵、磷的含量較高,也有利于孩子的腦發育。
核桃仁
核桃仁能益血補髓、強腎補腦,是強化記憶力和理解力的佳品。核桃最适合腦力工作者,尤其是白領女性和小孩子吃,因為這部分人往往用腦過度,很耗傷心血,常吃核桃能夠補腦,改善腦循環,增強腦力。父母可以炖核桃粥給孩子吃,也可以将搗碎的核桃仁與黑芝麻攪拌後,做成餡餅或包子給孩子吃。核桃仁含油脂較多,不易消化,一般3~6歲的幼兒每天吃3~4顆大核桃仁就夠了。
杏仁
杏仁不僅是一種營養素密集型堅果,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鈣、鐵等礦物質,在許多文化中,它還是浪漫和健康的代表。
杏仁的營養價值十分均衡,不僅含有類似動物蛋白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等,還含有植物成分所特有的纖維素等。大顆的甜杏仁有養心、明目、益智的功能,經常服用可讓孩子變聰明。将買來的杏仁去皮後與花生、黃豆同泡,用豆漿機做成杏仁花生豆漿給孩子飲用,利于孩子吸收。
大棗
棗有“天然維生素”的美譽。晚上給孩子飲紅棗湯或吃一把鮮棗,可攝入大量維生素C、微量元素,有安神益智的作用,能讓半夜容易夢魇的孩子睡得踏實,增強入睡後的“潛在記憶”。
龍眼肉
龍眼也叫桂圓,對體弱多病的孩子有養血安神的作用,長期服用可改善孩子的健忘現象,有強心益智的功效。中醫認為,桂圓是補血益心之佳果,為益脾長智的要藥。但龍眼肉多濕熱,無論是鮮龍眼還是龍眼幹,一周最多吃三次,貪食容易讓孩子上火,出現大便幹結等問題。
蜂蜜
由于蜂蜜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經現代醫學臨床應用,服用蜂蜜可促進消化吸收,增進食欲,鎮靜安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着積極的作用。因為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所需各種營養成分,包括多種益智成分,蜂蜜中幾乎都含有。調入溫開水服用,可以治療小兒便秘。早上服用最佳,也可以塗抹在面包片或饅頭片上食用。
蘋果
有的科學家和醫師把蘋果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醫生”。它含有能增強記憶力的蘋果醇素。盡量讓孩子吃新鮮蘋果,而不要吃高溫加工過的蘋果脆片,以及調入大量穩定劑和口味調節劑的勾兌型蘋果汁。現榨蘋果汁最好連皮一起榨取,并讓孩子在十分鐘内飲完,防止蘋果醇素氧化。
葡萄
葡萄富含營養,被譽為“水果皇後”。紫色葡萄比淺青色的更佳,葡萄是公認最佳的抗氧化劑之一,能補肝腎,益氣強記,益智聰明,但孩子每天的食用量最好控制在200克内,以免攝入太多糖類影響對正餐的攝取。
黑木耳
能淨化血液,輕身強記。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氣不饑等,有補氣益智,潤肺補腦,活血止血之功效。對喜歡吃肉、漢堡等高脂食物的小胖墩來說,黑木耳釋放出來的堿性物質能夠吸附導緻腦供血不足的腦動脈粥樣斑塊,使記憶力和思考力得到顯着提升。木耳不可不食,又不可多食,特别是孕婦、兒童食用時更應控制數量!
兒童補充維生素需吃的營養食譜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雖然含量很少,但是對幼兒的發育成長卻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動物肝髒,奶與奶制品及禽蛋,綠葉菜類、黃色菜類及水果等。胡蘿蔔、西紅柿、柿子、雞蛋、牛肝和豬肝、魚肝油、牛奶、奶酪、黃油、西蘭花、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紅薯、杏等都可補充維生素A。另外,多吃魚肝油可以補充維生素A。
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
谷物皮、豆類、堅果類、芹菜、瘦肉、動物内髒、小米、大白菜、發酵食品,胚芽、米糠和麸皮中也存在豐富維生素B1;
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
動物肝髒如肝、腎、心,豬肉、小麥粉、羊腎、雞肝、大米、黃瓜、鳝魚、雞蛋、牛奶、豆類及某些蔬菜,如油菜、菠菜、青蒜等綠葉蔬菜都能提供維生素B2。
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
肉類食物如牛肉、雞肉、魚肉和動物内髒等,全谷物食物如燕麥、小麥麸、麥芽等,豆類如豌豆、大豆等,堅果類如花生、胡桃等。維生素B6含量最高的為白色肉類(如雞肉和魚肉)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
隻有肉類食物中才含有維生素B12,所以準備的食物一定要葷素搭配均勻。主要食物來源為肉類、動物内髒、魚、禽、貝殼類及蛋類,乳及乳制品中含量較少。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維生素B12。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芹菜、花菜、西紅柿、大蒜、龍須菜、甜辣椒、菠菜、蘿蔔葉、卷心菜、馬鈴薯、荷蘭豆。
柑桔、橙、柚子、紅果、葡萄、酸棗、鮮棗、草莓、柿子、金橘。野生的苋菜、苜蓿、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棗等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自然界中隻有很少的食物含有維生素D。動物性食品是非強化食品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髒、蛋黃、奶油和奶酪中相對較多。
而瘦肉、奶、堅果中含微量的維生素D。不過通過日光浴可以促進維生素D在體内合成。所以要堅持補充魚肝油滴劑。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如麥胚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豆類,粗糧等都是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某些谷類、堅果和綠葉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
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
牛肝、魚肝油、蛋黃、乳酪、優酪乳、優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藍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
科學的營養食譜可避免的問題
父母們若能及時發現兒童營養不良,就可采取措施将營養不良扼制在“萌芽”狀态。最新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營養不良有下列表現:
1、情緒變化
當孩子情緒發生異常時,應警惕體内某些營養素缺乏。例如,兒童變得郁郁寡歡、反應遲鈍、表現麻木,說明體内缺乏蛋白質與鐵;若兒童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體内B族維生素不足;如果情緒多變、愛發脾氣,這與甜食過多有關;若兒童固執任性、膽小怕事,則維生素A、B、C與鈣質攝取不足所緻。
2、行為反常
孩子不愛交行,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多為體内缺乏維生素C結果;行為與年齡不相稱,較同齡孩子幼稚可笑,表明體内氨基酸攝入不足;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常是缺乏鈣質的一種信号;喜吃紙屑、煤渣、泥土等,多與缺乏鐵、鋅、錳等元素有關。
3、過度肥胖
部分肥胖孩子是起因于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某些“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所緻。這些“微量營養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6、B12、尼克酸等以及鋅、鐵等元素,如果缺乏,體内的脂肪就不能正常代謝,于是便存積于腹部與皮下,孩子自然腹大腰圓,體重超标。
4、面部“蟲斑”
民間認為,孩子臉上出現“蟲斑”是肚子裡有蛔蟲寄生的标志,事實并非如此,這種以表淺性幹燥鱗屑性淺色斑為特征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皮膚病,謂之“單純糠疹”,源于維生素缺乏,同樣是營養不良的早期表現。
5、其它
早期營養不良症狀還有惡心、嘔吐、厭食、便秘、腹瀉、睡眠減少、口唇幹裂、口腔炎、皮炎、手腳抽搐、共濟失調、舞蹈樣動作、肌無力等。
如何防治營養不良
引起營養不良及消瘦的原因頗多,從進食、消化吸收不良、丢失過多緻分解代謝加速等。在生長發育、妊娠、哺乳和老年期易發。
營養不良與消瘦的防治要點
(1)要有正确的攝食觀,減肥的方法、目标需得當;
(2)進食要講究科學,飲食結構要合理、全面和比例得當,營養的概念是全面、均衡和适當,偏廢也引起某些營養成分的不良;
(3)老年、妊娠、哺乳和生長發育期應适當加強營養,以求供求平衡;
(4)糾正影響營養不良的疾病,如消化吸收不良、分解代謝加速和蛋白質丢失性疾病;
(5)無器質性原因的神經性厭食是造成營養不良和消瘦的重要和常見原因,需要積極預防和治療。應對廣大群衆進行合理營養的教育,保證每天必需的營養成分攝入。有心理障礙者可通過心理咨詢予以解決。食欲過度低下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适量胰島素注射以提高其食欲。
結語:孩子的健康影響一生,那麼在生長發育時期一定要及時的為孩子補充各種身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孩子的身高生長,免疫力增強,都是健康發展的基礎。今天和大家分享了許多關于兒童營養食譜方面的小常識,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媽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