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壯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壯族的來曆習俗

壯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壯族的來曆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23 01:31:12

  壯族,現有人口約1549萬,主要分布在廣西族自治區,其餘分布在雲南、廣東、貴州及湖南等地。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主要從事農業,擅長種植水稻。壯族圖案采用銅鼓的造型。人們把廣西壯族自治區譽為“銅鼓之鄉”,銅鼓是壯族人的傳統文化遺産,更是壯族圖騰崇拜的标志。

  壯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壯族的來曆習俗

  壯族的簡介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壯族大多居住在廣西,主要集中在柳州、來賓、河池、南甯、百色、崇左等地區。其中雲南有100餘萬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廣東的連山、肇慶懷集、貴州的從江和湖南江華也分布有壯族。

  在1965年統一稱壯族以前,壯族的自稱和他稱較多,廣西最常見的自稱和他稱主要有“布(僮)壯”“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侬”等20多種,雲南漢稱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土佬”,自稱濮侬、濮土、蒲岱/傣、布瑞/布雅依。壯族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岩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産各種名貴海産,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産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産。

  壯族的曆史

  壯族主要居于嶺南,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幹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先秦時期,廣西地區有駱越國,居住着百越中的“駱越”、“西瓯”、“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于《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說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于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裡,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注:“越駱,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後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并舉。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别,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民族區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壯族名稱雖随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瓯一瓯駱一西瓯駱一西瓯駱越一烏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壯,為一脈相承。

  壯族的語言

  壯族有自己的語言,中國學者将之歸類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主要分南北兩大方言。部分外國學者根據壯語同源詞的情況,将壯語劃入澳泰語系。壯族傳統文字是在漢字基礎上創造的“土俗字”。從中國的唐代(7世紀)“土俗字”開始在民間使用,漢人稱為古壯字,壯族人自稱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為這種字是用漢字部首組合而成的。但是這種壯字由于使用面不廣,沒有能在全民推行,一直為壯族巫師、藝人多用于書寫經書、編山歌、記事、記錄壯語地名等,大量的壯族《布洛陀經書》就是古壯字手抄本。1950年代,中國政府專家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

  壯族的禮儀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并送到分手處。

  壯族的服飾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顔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壯族的男裝與女裝

  男裝有右襟與對襟兩種,右襟衫反膊無領,衣紐從右腋下開至腰部又轉向正中,再開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鑲嵌一寸多寬的色布邊,用銅扣紐,再束上長腰帶;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這是在勞作時穿着的。而女裝為無領右襟,隻是衣袖比男裝大些,寬大近尺,長至膝蓋,鑲嵌绲邊,邊條有寬細,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内貼布反襯在外,起縫三線,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鈕均銅紐或布紐。男女褲子式樣基本相同,褲腳有绲邊,俗稱“牛頭褲”。已婚婦女有绲花邊的肚兜,腰褲左邊懸挂一個穗形筒,與鎖匙連在一起,走動時發出“沙啦沙啦”的響聲。男子禮服慣穿長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稱“長衫配馬褂”,起先是頭戴頂圓帽,後來改戴禮帽。到了現代,壯族的穿着衣式已基本現代化,但老一輩人,仍普遍以穿藍、黑兩色為主。

  壯族的住房

  在古黔中地區的臨澧竹馬村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18000年)中,發現了帶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築”,它不僅是中國“高台式宮殿建築”的源頭,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台式土木建築”。

  壯族先民邁出劃時代的第一步,使中國率先邁進了農耕社會,引發了人類最偉大的一場綠色革命,使人類從饑飽無定的采集生活中,闖出了一條馴化動物、創造農耕、邁向溫飽生活的綠色革命之路,使人類邁進了農耕社會輝煌的農業時代。

  壯族的頭飾

  壯族女子有帶銀手镯辟邪的傳統,多見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愛長發,留劉海(以此區分婚否),通常把左邊頭發梳繞到右邊(約三七分)用發卡固定,或紮長辮一條,辮尾紮一條彩巾,勞作時把發辮盤上頭頂固定。已婚婦女則梳龍鳳髻,将頭發由後向前攏成雞(鳳)臀般的式樣,插上銀制或骨質橫簪。裹青紗白帕的已少見,多用黑帕或花帕頭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婦女,且喜歡戴繡花勒額,冬季婦女多戴黑色絨線帽,帽邊花式因年齡而異。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條扁紗帶将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紮調節松緊。兒童頭飾:童帽是用二三寸寬的繡花布條縫制成的無頂遮額帽。古籍中記載壯俗“露頂跣足”、“布帛勒額(束額)”,在童帽上獲得再現,這種遮額帽既能保護頭部也是一種裝飾品。嬰兒的背帶比常見的漢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狀,“蝶身”長三尺,寬二尺四寸,中繡花樣圖案或八卦乾坤圖,但很少見繡有文字,兩邊“蝶翼”長九尺,寬一尺二寸,這種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身刺繡上如“出入平安”“美滿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圖案。

  壯族的婚禮習俗

  壯族的婚姻,有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戀愛自由,但父母幹涉包辦也時常有。壯族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婦女和男子一樣都是家庭的勞動力,但僅有男子有繼承權。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還保持這種習俗。壯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頭:由媒婆、送嫁婆幫新娘梳頭,新娘則邊唱“哭嫁歌”,從早上哭到離開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爺”等多種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頌父母養育之恩,有埋怨生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後獨占家産,或是對一同長大的姐妹的留戀等等,曲調婉轉纏綿,催人淚下。

  “哭嫁”是流傳于壯族農家的一種婚嫁習俗,源遠流長,曆史悠久。壯族農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連綿,地勢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處,近到2至3裡,遠則數百裡,跨省、跨縣、跨鄉、天隔一方,一别難見。“相見時難别亦難”,不知何時是歸期,思前想後,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勞勇敢,淳樸善良,尊老愛幼,熱情好客的壯家人告别家人,答謝親友的感情流露和心靈表白。所謂“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時,以“哭”代說,傾訴衷腸,表達離情,招呼來賓,告别親人的一種形式。

  姑娘出閣時,要吃“離娘飯”。辦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長的女性長輩給姑娘梳妝,打扮成年婦女模樣。晚上雞叫頭遍時,在堂屋前舉行儀式,焚香燃紙,禱告先輩。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謝多年養育之恩,表達依依惜别,謂之“開聲”或“啟聲”。青年男女結婚後,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節日和農忙時節才到丈夫家短暫居住,直到懷孕之後才長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時間為三、五年不等。在曆史上,“不落夫家”期間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響,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為,遭到嚴禁,違者或離婚,或賠償一定的财物。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壯族的飲食習慣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于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産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将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炖、腌、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的傳統節日

  1、壯族的春節

  壯族的春節從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節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般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做準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制衣褲、購買年貨、張貼對聯、制做糕點、殺豬、包粽子。春節又是個團圓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趕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團聚,吃團圓飯。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男女青年多去參加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演戲等文娛體育活動。除夕家家殺雞殺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燒肉等等。晚飯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會炖豬腳、炖整雞。米飯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歲,直到半夜雞叫,燃放鞭炮,除舊迎新。過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謂之“招牛魂”(壯語叫“歐魂懷”),意思是老黃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來,新的一年開始,老黃牛又該辛辛苦苦地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開始,有的人家敲鑼打鼓,吹蕭吹笛,整個村寨洋溢着一片歡天喜地的氣氛。

  2、正月初一、初二

  凡來客必吃粽子。壯家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兩,還有一種叫“風莫”(特大粽子)的,重達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兒。餡兒是由去皮的綠豆、半肥不瘦的豬皮拌上面醬制成,挾在粽心裡,煮熟後,其味之香堪稱一絕。

  3、陀螺節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曆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曆時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制作陀螺一定要選用質地優良的堅木。它的“頭”要圓滑。“打”的時候,用兩三尺長的麻繩一圈一圈往上纏,一直纏到自己認為适當的地方,再用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挾住麻繩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轉動起來。質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術高明,轉起來長達七八分鐘才倒下來。比賽打陀螺更是熱鬧非凡,獲第一名者榮稱“陀螺王”。據說打陀螺自興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了。

  4、隴端節

  隴端節,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甯縣以及附近的壯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是壯語譯音,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傳這個節日已有700多年的曆史,原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壯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對宋王朝的事迹。現在,隴端街已發展成為富甯縣以及鄰近一帶壯、瑤、苗、彜、漢各族人民進行物資交流,共同歡慶的傳統節日。相傳在北宋年間,為了抵制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侬智高率廣西壯族揭竿而起,取得節節勝利,建立“南天國”,自稱“南天王”,克南甯,破欽州,打廣州,勢力很大。後來起義軍失利,退守富甯。北宋統治者為平息農民起義,削弱起義軍力量,把壯族人民遣散到貴州等地。臨别前,壯族人民紛紛集會,傷心叙别,囑咐鄉親們來年歸來團聚。此後,每年農曆三月,客居他鄉的壯族人民返鄉歸寨同親友團聚。随着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隴端”節。隴端節從農曆三月二十五日開始,曆時三天。節前,作為東道主的村寨,殺豬宰牛,在田壩上搭戲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屆時,姑娘們穿上衣角、袖口鑲着銀排和繡有花邊圖案的無領斜襟上衣和蠟染統裙,戴上壯錦胸兜,腳穿繡花鞋,各個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英姿勃勃的小夥子與姑娘們相聚,載歌載舞,直到日落。仍有餘興者還可随姑娘進寨繼續對歌。

  5、吃立節

  吃立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壯族人民素有歡度春節的傳統。但在1894年春節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侵略我邊境,為了打擊侵略者,青壯年奔赴疆場,英勇殺敵,保衛了家園。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歡慶勝利,補過春節。從此以後逐漸形成吃立節。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6、娅拜節

  雲南省富甯縣剝隘鎮者甯、索烏一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屬兔那一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四十八尾魚,到娅拜山去,奠祭壯族婦女娅拜(有傳說為侬智高母親)。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場,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娅拜是一個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壯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敗後被殘殺。衆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難之日,壯族人民就殺牛宰豬去祭奠她。這樣年年祭奠,從未中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節日——娅拜節。

  7、壯年

  也叫“将也益”,春節叫“将昆”,即漢族節。壯年以農曆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習慣叫“崴誼久”,意為過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稱謂)。是日,全寨集資買豬,(有的村寨按戶輪流專門喂養社豬)宰殺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豐登。

  相傳古時曾殺人祭社,後來以豬代之,社王棚一般設于村邊大樹腳下,祭時,由魔公主持,婦女和家有孕婦的男子均不能參加,在社棚前宰豬敬供,集體叩拜,莊嚴肅穆,不許喧嘩說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則當年收成不好,禽獸為患。祭畢,将煮熟的豬肉按戶均分,各得一串,帶回家裡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從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嚴禁内外人出入。過年十天之内為節日活動期間,村村寨寨敲鑼打鼓,吹笛彈琴,縱情歡娛。親友互訪道賀,青年玩山串寨對歌作樂。有的還給周圍兄弟民族送年禮,近鄰的苗、侗、瑤、漢等族,前來作客,有的還鳴炮、擊鼓、吹笙,表示慶賀,到處喜氣洋洋,充滿着民族團結氣氛。

  不過壯年的壯族村寨,則以春節為大年,其活動與當地漢族相同。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 ·滿族 ·回族 ·苗族 ·維吾爾族 ·土家族 ·彜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朝鮮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東鄉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納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 ·達斡爾族 ·景頗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溫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諾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羅斯族 ·裕固族 ·烏茲别克族 ·門巴族 ·鄂倫春族 ·獨龍族 ·塔塔爾族 ·赫哲族 ·珞巴族 ·漢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