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3 14:26:16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曹操的不遜之志)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瀛洲海客

建安元年(196年),為避免李傕、郭汜二人繼續掌控朝政,漢獻帝劉協費盡周折東歸洛陽。可惜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同年八月,漢獻帝又被曹操迎奉至許都,後者“奉天子以令不臣”,開始了崛起之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掃清袁氏餘黨,中原十之八九盡入起手,北方霸業的雛形就此奠定。

随着權力增長,曹操野心也逐漸滋生。《三國志·周瑜傳》載孫權之語:“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可以看到,以孫劉為首的反曹聯盟,他們攻讦曹操的手段,便是抓緊“篡漢”這一條不放。東漢士族重名節而輕生死,倘若這一“傳言”蓋棺定論,曹魏政權的政治、經濟都難免會受到影響。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曹操的不遜之志)2

建安十五年,文學家曹操發布《讓縣自明本志令》:“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這篇自傳文章情深意切、語風真誠,不僅言明了曹操的政治抱負,也對“篡漢言論”作了有力反擊。那麼曹操心中真如他自己所說,沒有任何“不遜之志”嗎?

一、曹操的“不遜之志”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或許正如曹操所說,他入仕之初的最終理想,不過是“欲為國家讨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軍”。即便自己不幸戰死,但墓碑上刻有“漢故征西将軍曹侯之墓”幾個大字,曹操便已經心滿意足了。可随着漢末王室衰微,諸侯割據混戰,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争霸之路,曹操的本心也動搖了。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曹操的不遜之志)3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提出:“董卓死,李郭亂,袁紹擅河北而忌帝室,袁術竊,劉表僧,獻帝莫能馭,而後曹操之篡志生。”權力,是滋生曹操野望的最大動力。初時,曹操家底不過五千士卒,在荥陽一戰中損失殆盡後,他隻能依附于袁紹麾下。此時的曹操,何以有“不遜之志”?

曹操自領兖州牧,“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攻取徐州擊敗呂布之後,曾不無得意的對劉備說道:“使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袁紹占據冀、青、并、幽四個大州,但曹操依舊不把他放在眼中,足見曹操雄心已經成型。又如《太平禦覽》注引《魏書》記載:“程昱少時,常夢上泰山,兩手捧日,昱私異之…昱本名立,太祖及加其上日,更名昱。”泰山封禅,乃帝王之特權,曹操以“日”字加程昱,可見他早有代漢自立之意。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曹操的不遜之志)4

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進位魏王。次年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将丕為魏太子”。不難看出,曹操雖無帝王之名,但已有皇者之權、帝王之規格。但令人疑惑的是,曹操終其一生,也沒有邁出最後那一步。曹操向來膽大,那究竟有何原因,能阻礙其稱帝呢?

二、士族集團是最大阻礙

依筆者觀點,曹操不敢稱帝的最大阻礙,便是士族集團。誠然,曹操率先崛起于中原,士族集團出力頗多。諸如荀彧、毛玠、崔琰、鐘繇等一幹曹魏名臣,皆是出身世家的清流名士。但不可否認的是,曹操與士族集團仍有兩大根本矛盾,未曾得到妥善解決。

首先,曹操反感東漢名士的清白節操。自東漢奉行經學緻仕,儒家思想大行于世。《後漢書·黨锢列傳》稱:“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士族集團重名節而輕生死,以“清議之風”對抗宦官集團。對此,曹操始終表示不滿,并數次擅殺名士。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曹操的不遜之志)5

曹操自領兖州牧時,曾擅殺名士邊讓,引得陳宮、張邈等人驚懼。後者趁曹操外出攻打徐州時,将呂布迎為信任兖州牧。這次反叛,讓曹操差點失去根據地兖州。後來曹操統一北方,擅殺名士甚至變本加厲,諸如孔融、崔琰、楊修、許攸等人,都慘遭其下獄而死。

曹操為何反感清流名士?從思想上看,曹操深受法家、兵家思想熏陶,與儒教理念格格不入。傅玄雲:“魏武好法術而天下重刑名”。為打擊“激揚名聲,互相題拂”之風氣,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頒布“唯才是舉”令,提拔大批庶族人才,借此打破士族壟斷。

從出身上看,曹操出身宦官世家,乃大宦官曹騰養孫。東漢中期的黨锢之禍,讓宦官集團與士族集團水火不容。盡管曹操初入朝堂時,便采取激烈手段與宦官集團割裂開來,但仍舊有人以此為攻讦手段。官渡之戰期間,大才子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一文,便稱曹操為“閹贅遺醜,本無令德”。正因如此,曹操“進崔琰、毛價、陳群、鐘爵之徒,任法課能,矯之以趨于刑名”,導緻他與士族集團的矛盾愈發尖銳。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曹操的不遜之志)6

其次,擁漢士族曹操稱帝強烈反對。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封魏公,欲加九錫之禮。不難發現,曹操此舉正是效仿王莽,欲行篡漢之舉。對此,曹魏第一謀士荀彧表示強烈反對,“君子愛人以德,不置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曹操心意已決,而荀彧也堅決擁護漢室,最終飲藥自絕。除荀彧外,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戰略的毛玠、大名士崔琰等人,也都反對曹操行僭越之舉。更有甚者,如董承、耿紀、魏諷等人,直接密謀誅曹,欲采取暴力方式推翻曹操統治。

另外,夏侯惇曾言:“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可見孫劉未滅,也是阻礙曹操稱帝的一個次要原因。然而孫劉也是庶族出身,與士族集團關系不大,在此便不多做探讨了。

三、效仿文王的無奈之舉

曹操最錯誤的三個決定(曹操的不遜之志)7

盡管曹操始終不曾稱帝,但他依舊想到了折中之舉。《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氏春秋》記載,夏侯惇勸谏曹操稱帝,後者卻這般答道:“‘施于有政,是亦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西周政權的開創者,是為周武王。後者取得天下後,追封其父姬昌為周文王。曹操言效仿周文王,亦是這般道路。故而魏文帝曹丕篡漢自立後,便立即将曹操追封為魏武帝。後人感念曹操之霸業,亦稱其為魏武。如毛詞《浪淘沙·北戴河》中寫道:“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如此一來,曹操也算是一位真正的帝王了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通讀鑒論》《太平預覽》《讓縣自明本志令》

此人與劉備都曾是的盧馬的主人,劉備卻沒有他那樣的厚臉皮

中國第一樁被載入史冊的家暴案:打老婆的男人下場有多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