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兩個足浴方讓手腳不冰涼

兩個足浴方讓手腳不冰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1 11:02:37

  秋季氣溫下降,很多女性都會覺得手腳冰涼,特别怕冷,原因是人的新陳代謝減慢,再加上自然界溫度降低,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使手腳特别是指(趾)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導緻手腳總感覺冰涼。手腳冰涼可能會誘發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不想在秋季做一個“冷美人”?小編告訴你幾個回暖的養生方。

  陽氣不足緻手腳冰涼

  每到秋冬季節,手腳冰涼的女人就會增加。這是因為秋冬氣候多變,降溫天氣較多出現,天氣寒冷時,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良”,從而導緻手腳總感覺冰涼。

  從中醫角度分析,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是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緻使肝脈受寒,肝髒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緻腎髒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手腳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

  手腳冰涼多發于女性

  長期手腳冰涼會導緻手腳凍傷,還會引發風濕病。而這種症狀一般多發于女性,特别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常見,腦力勞動者要比體力勞動者更易出現手腳冰涼,在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身上則很少出現。

  手腳冰涼會導緻女性月經少、月經不調,甚至不孕;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産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于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腳冰涼。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會導緻精神不佳、身體畏寒。此外,手腳冰涼還會導緻女性月經少、月經不調,甚至不孕。而男性手腳冰涼則有可能會導緻不育、脈管炎等。

  心平氣和

  調整心态避免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對防止手腳冰涼有一定作用。研究證實,當情緒激動時,手的溫度很快會下降3~6攝氏度,平靜後便可恢複。

  熱水泡腳

  可在每天晚上用熱水泡泡腳,也可以切些生姜片,用開水沖泡,待水溫稍熱,腳緩慢放入,泡上15~20分鐘,可以加快血液循環速度,還可消除疲勞,助于安眠。

  藥方一:姜汁泡腳,散寒,治療手腳冰涼

  “姜汁泡腳,就是在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生姜,有散寒的作用,對于緩解手腳冰涼症狀有很好的效果。”

  姜味辛性溫,如果内服,可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狀。

  藥方二:手腳涼冷及凍瘡瑤族泡腳藥方

  配方:雞血藤30克,艾葉50克,防風50克,花椒40克,忍冬藤40克,幹辣椒30克,桑寄生40克。

  注意如果腳受傷,就要把花椒和幹辣椒去掉。

  有手腳涼冷及凍瘡者,用此藥方泡一次腳就可見效。

  保暖防寒

  選擇合适的保暖品、鞋襪,如布底絨裡棉鞋和毛巾襪,既暖和又舒适;鞋内最好放鞋墊,并經常更換保持幹燥。手除了左右手經常互相摩搓外,還要注意戴較寬松的手套,太緊不利于血液循環。

  尤其要注意關節的保暖,關節保護不好容易使涼氣進入,易得風濕。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衣服過緊會阻礙血液循環。

  體育鍛煉

  可以通過打太極拳、步行、慢跑、爬樓梯、健身舞等全方位鍛煉。如手冰涼,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如果腳冰涼,下肢活動量應大些,通過加強對手腳的鍛煉,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

  打太極拳可以讓全身各個部位運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是保持手腳溫暖最好的方法。同時鍛煉要經常化,才能收到明顯的療效。

  自我按摩

  按摩的部位有:心俞穴,按揉36次,左轉18次,右轉18次。這個部位自己夠不着可請别人幫助;腎俞穴,兩側各按揉36次,每一側都是18次。按揉氣沖穴,在穴位的下邊有根跳動的動脈,先揉氣沖穴,然後按揉跳動的動脈處。

  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止;揉搓湧泉穴以感覺到熱為限度,再搓揉腳趾,特别是大腳趾頭第二節的幾根汗毛的地方,叫“三毛穴”,要多揉搓,然後稍用力捏3~5下。

  合理飲食

  可适當多食羊肉、狗肉、牛肉、鹿肉等溫性食品;花生等堅果也可以幫助身體産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也可常食之;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些強身健體的中藥,如人參、鹿茸、蜂王漿等,增強機體抗寒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