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17:04:12

線段至少有三筆,線段無非有兩種,從向上一筆開始的,和從向下一筆開始的。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

對于從向上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d1g1d2g2d3g3…dngn(其中di代表第i個底,gi代表第i個頂)。如果找到i和j,j>=i 2,使得dj\u003C=gi,那麼稱向上線段被筆破壞。對于從向下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g1d1g2d2…gndn(其中di代表第i個底,gi代表第i個頂)。如果找到i和j,j>=i 2,使得gj>=di,那麼稱向下線段被筆破壞。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

線段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線段的前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這個前提在前面可能沒有特别強調,這裡必須特别強調一次。線段至少有三筆,但并不是連續的三筆就一定構成線段,這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由上面線段被筆破壞的定義可以證明:

纏中說禅線段分解定理:線段被破壞,當且僅當至少被有重疊部分的連續三筆的其中一筆破壞。而隻要構成有重疊部分的前三筆,那麼必然會形成一線段,換言之,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

以上,都是些最嚴格的幾何定義,真想把問題搞清楚的,就請根據定義多多自己畫圖,或者對照真實的走勢圖,用定義多多分析。注意,所有分析的答案,隻和你看的走勢品種與級别圖有關,在這客觀的觀照物與顯微鏡倍數确定的情況下,任何的分析都是唯一的,客觀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如果分型、筆、線段這最基礎的東西都沒搞清楚,都不能做到在任何時刻,面對任何最複雜的圖形當下地進行快速正确的分解,說要掌握本ID的理論,那純粹是瞎掰。

線段的特征序列

筆的劃分标準在前面已經嚴格給出,因此,下一關鍵問題,就是如何劃分線段。下面,給出類似筆劃分,但有重大區别的劃分标準。用S代表向上的筆,X代表向下的筆。那麼所有的線段,無非兩種:一、從向上筆開始;二、從向下筆開始。簡單起見,以向上筆開始的線段為例子說劃分的标準。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

以向上筆開始的線段,可以用筆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容易證明,任何Si與Si 1之間,一定有重合區間。而考察序列X1X2…Xn,該序列中, Xi與Xi 1之間并不一定有重合區間,因此,這序列更能代表線段的性質。

定義:序列X1X2…Xn成為以向上筆開始線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列兩相鄰元素間沒有重合區間,稱為該序列的一個缺口。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

定義:序列S1S2…Sn成為以向下筆開始線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列兩相鄰元素間沒有重合區間,稱為該序列的一個缺口。

關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線,那麼,如同一般K線圖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謂的包含關系,也可以對此進行非包含處理。經過非包含處理的特征序列,成為标準特征序列。以後沒有特别說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準特征序列。

參照一般K線圖關于頂分型與底分型的定義,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頂和底。注意,以向上筆開始的線段的特征序列,隻考察頂分型;以向下筆開始的線段,隻考察底分型。

第一種情況:

特征序列的頂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麼該線段在該頂分型的高點處結束,該高點是該線段的終點;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麼該線段在該底分型的低點處結束,該低點是該線段的終點;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5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6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7

g2d3、g3d4、g4d5構成沒有缺口的頂分型,所以線段在g3處結束,線段d1g3成立。

第二種情況:

特征序列的頂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從該分型最高點開始的向下一筆開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現底分型,那麼該線段在該頂分型的高點處結束,該高點是該線段的終點;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從該分型最低點開始的向上一筆開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現頂分型,那麼該線段在該底分型的低點處結束,該低點是該線段的終點;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8

強調,在第二種情況下,後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閉前一特征序列相應的缺口,而且,第二個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種情況,隻要有分型就可以。

上面兩種情況,就給出所有線段劃分的标準。顯然,出現特征序列的分型,是線段結束的前提條件。本課,就是把前面“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精确化了。因此,以後關于線段的劃分,都以此精确的定義為基礎。

這個定義有點複雜,首先請先搞清楚特征序列,然後搞清楚标準特征序列,然後是标準特征序列的頂分型與底分型。而分型又以分型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間是否有缺口分為兩種情況。一定要把這邏輯關系搞清楚,否則一定暈倒。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9

g2d3、g3d4、g4d5構成頂分型,如果g3構成線段的終點,則要考察g3後的特征序列中是否出現底分型,也就是從g3向下開始的一筆開始的特征序列是否出現底分型。

如下圖所示: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0

g5d5、g6d6、g7d7底分型的确立決定了線段在g3處結束。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1

顯然,按照這個劃分,一切同一級别圖上的走勢都可以唯一地劃分為線段的連接,正如一切同一級别圖上的走勢都可以唯一地劃分筆的連接。有了這兩個基礎,那麼整個中樞與走勢類型的遞歸體系就可以建立起來。這是基礎的基礎,請務必搞清楚,否則肯定學不好。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2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3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4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5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6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7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8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19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0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1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2

在實際劃分中,會碰到一些古怪的線段。所謂的古怪,其實一點都不古怪,隻是一般人心裡的一個印象,覺得線段都應該是一波比

一波高或低,很簡單那種。其實,線段完全不必要這樣。

①一般來說,在類似單邊的走勢中,線段都很簡單,不會有太複雜的情況。

②在震蕩中,線段出現所謂古怪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所有古怪的線段的唯一原因:都是因為線段出現第一種情況的筆破壞後最終沒有在該方向由該筆發展形成線段破壞所造成的。因為,如如果線段能在該方向出現被線段破壞,那就很正常了,沒什麼古怪的。果

線段筆破壞與線段破壞的區别:

任何線段都有方向的。例如:線段B,其方向是下↓,也就是由向

下筆開始的線段,那麼其結束筆肯定也是向下筆。

(一)因此,線段出現第一種情況的筆破壞,這破壞的一筆肯定是

向上筆,但這一筆之後,沒有形成特征序列的分型,滿足不了第一

種線段破壞的情況,所以,就在這個方向上形成不了線段的破壞。

(二)而線段,不可能被同方向的線段破壞,任何同方向的線段,

或者互相毫無關系,或者就是其中一線段其實就是前一線段的延續,

也就是說前一線段其實根本沒完成。

(三)但線段出現第一種情況的筆破壞後最終沒有在該方向由該筆發

展形成線段破壞時,在上面例子中的向上破壞筆完成後,接下來肯定

是向下的筆,這筆肯定會形成一個向下的線段。否則,就意味着前面

那向上破壞筆能延續出線段,這和假設矛盾。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3

②這個向下的線段,如果沒破該向上筆的底,那麼就可以肯定,由這向上

的筆可以延伸出一個線段來,這時候,線段B肯定被破壞了。

從這個例子就知道,筆破壞與線段破壞的異同。(注意:這個例子中有一

個最關鍵的前提,就是線段B已經确認線段破壞了他前面的線段,如果線段

B對前面線段的破壞都沒确認,那就先确認,這裡的分析都不适用了。)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4

③對于線段破壞的第二種情況,例如線段B對線段A是第二種情況,而線段C

沒有形成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又直接新高或新低了,這時候,不能認為這是

三個線段,線段A、B、C加起來隻能算是一個線段。

④一定要注意:對于第二種情況的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判斷,必須嚴格按照包含關系的處理來,這裡不存在第

一種情況中的假設分界點兩邊不能進行包含關系處理的要求。為什麼?

a. 因為在第一種情況中,如果分界點兩邊出現特征序列的包含關系,那證明對原線段轉折的力度特别大,那當

然不能用包含關系破壞這種力度的呈現。

b. 而在第二種情況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線段一緻,包含關系的出現,就意味着原線段的能量充足,

而第二種情況,本來就意味着對原線段轉折的能量不足,這樣一來,當然就必須按照包含關系來。

通過上面的講解,應該沒有任何線段問題能難倒各位了,當然前提是能把上面的内容搞明白。

對于缺口,在線段劃分中有兩種情況:

(1)延續原有筆的走勢的缺口

因為線段必須是至少三筆構成,缺口如果包含在一筆中的,沒有破壞這一筆,是順着這筆下來的,則這種缺口和一般的走勢沒什麼區别,缺口還是包含在原來的一筆裡。

(2)逆着原有走勢的缺口

有些突然性的、逆着走勢來的缺口,就像2007年“530印花稅跳空缺口”,就必然要當成一個線段,而不能光當成一筆或在一筆裡的了。

按照嚴格的定義,此時,可以把缺口當作0=0 0 0來看待,即:一個缺口可以看成是三個缺口的叠加,這樣就有三筆以上了,就可以構成一個線段了。

缺口就是零

0可以=0 0 0

0也可以=0

缺口處理為段還是筆的關鍵在于兩方面

1、如果缺口本來就處于高點下來的向下筆中的缺口一般直接處理在該筆中

2、如果缺口前面是向上筆,後面直接下來的大缺口,且該缺口直接打破最近的一個中樞的低點(注意是中樞區間的低點),那麼該缺口可視為段。如果沒有滿足缺口直接打破最近的一個中樞的低點依然應該按照筆處理。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5

上面兩個圖中,有的人對于第二個圖很難理解纏師為什麼給劃分為兩段,3-4一筆破壞了前面0-3的線段,其後所有的走勢都在3-4這一筆裡面,這是一種包含關系的處理,這種包含關系代表了一種猶豫,等待,出現這種情況,其後包含關系中的走勢中隻要是有包含關系的存在,那麼都要進行處理,直到處理成沒有包含關系的存在為止.3-4筆破壞後的所有包含關系處理完後,該線段就延伸到了10,那麼10-11僅僅是一筆破壞,要想破壞上面的線段,就必須在11的基礎上再延伸兩筆,這就是線段破壞線段了.這樣一來,纏師為什麼劃分兩段就該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6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7

線段特殊劃分的再解釋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8

注意看,不是說特征序列分型,一定是在第二種情況下才對線段劃分有幫助。第一種情況中也是類似的。在上面2個圖裡,都是第一種情況,也就是直接一筆破壞線段,但是後面無論怎麼震蕩,總是有2中情況,就是要麼破壞第一筆(筆破壞的那筆)的結束點,這個時候新線段形成,構成了線段破壞。要麼破壞第一筆的開始點,那麼就是原有線段延續。我們看大盤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情況,一個筆破壞,然後反複震蕩,最後又是一筆新低或者新高了,導緻原線段延續。這個時候,筆破壞形成的那些震蕩,都是屬于1分鐘次級别(解盤用的是1分鐘圖)的震蕩中樞,而不是1分鐘級别的。(如果是1分鐘級别,就意味着新線段成立了,構成了1分鐘級别的中樞震蕩。)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29

第二種情況,就是後面2個圖,特征序列第一、二元素之間有缺口,也就是第一筆回調下來,沒有碰到頂部之前最後一個回調的筆。那麼又是2種情況,其實這裡嚴格的說是3種情況。一個是幾筆回調後直接一筆新高,然後再是一個回調,出現第一種情況。這個時候頂部出現在後面那個一筆新高的位置,線段是分為2段了。就是左下那個圖。因為一筆新高的那筆,使得特征序列分型出現了包含關系。後面2個情況是一個系統裡面的,就是先一個第二種情況下的多筆回調,然後一筆上漲拉起來,這個時候,注意圖中a、b這2個位置,b高于a,

則形成特征序列分型的包含關系,後面繼續走幾筆新高,則原線段延續了,也就是仍然是一個線段。而如果a高于b,則特征序列分型成立,這裡就出了3段,中間回調的那幾筆構成一段了。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0

以上就是線段劃分定義的最基本要求。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1

纏姐,請問圖一是幾段,圖二是幾

段???

==============================

如果5=7或者5低于7,都是一段,

如果5高于7,都是3段

下午,本ID回答問題時,一邊電話不

斷,所以給出的答案是不大完整的,

因為本ID按圖中看出的7不低于5來回

答的。晚上回來,發現已經有人把正

确答案完整寫出,所以必須給一朵大

紅花

這兩種情況,都屬于線段破壞的

第二種情況,所以必須考慮高點

下來走勢的特征序列,而且必須

考慮包含關系,所以上面這位網

友的回答才是完整的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2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3

首先要選擇原線段待破壞的點,這裡顯然是1,3還沒有1高,顯然不構成待破壞的頂點。這

樣,下來破壞了1,然後擴展成線段,那就是标準的第一種情況,和3沒什麼關系。對1來說他的特征段是12,對于5是56,對于7,是78,12、56、78就是頂分型。圖中的3沒有新高對于原線段來說,就等于筆裡面頂接着一個更高的頂,前面那個就不算了。所以,3對于原線段就不算一個頂,3不看成特征序列的元素。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4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5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6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7

線段的第二種破壞方式,本質上是以時間換空間,反攻開始的力量很弱,需要慢慢積累,這一方面代表原方向的力量很強,另一方面,又要密切關注是否會形成骨牌效應,也就是開始的反攻力量很小,卻能迅速蔓延開,這往往證明,市場原方向的分力,其結構具有趨同性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就集體轉向。這在投機性品種經常能看到,經常是一個小M頭就引發大跳水。趨同性,如果對于一般性品種來說,往往意味着莊家控盤程度高。一些猛烈上漲或下跌的股票,往往甚至由于一個1分鐘的小頂分型就引發大跳水或大反彈,其原因,就是這種分力的趨同性所引發的骨牌效應。一般來說,這種第二類的線段破壞,一旦出現骨牌效應,至少要回到前一高、低點範圍内,這就是市場上沖頂和趕底時發生的V字型走勢。

分力的趨同性所引發的骨牌效應,基本上就是表現為所謂的多殺多、空殺空。特别在一些大的趨勢之後,市場的力量一邊倒,如果這時候突然來一個加速,一旦逆轉,就會發生典型的多殺多、空殺空現象。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8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39

上圖,假設6處為底分型6-7為轉折一筆,然後6-7、8-9包含處理為6-9,其特征序列為4-5,6-9,并不構成底分型;假設10處為底分型,10-11為轉折一筆,那麼4-5、6-7合并成6-5,其特征序列為6-5,10-11,12-13,底分型成立;因此圖一是兩段,1-10-15。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0

上圖,6處底分型為第二種情況,因此必須看11處頂分型是否成立,9-10、11-12合并為11-10,因此其特征序列為7-8、11-10,13-14,頂分型成立,因此6處底分型也成立;再看11處頂分型,顯然是第一種情況,成立;因此圖二是三段,1-6-11-14。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1

上圖4處的頂分型的特征序列是2-3、4-5、6-7,是第二種情況,因此考察後面是否有底分型,顯然7處的底分型特征序列是5-6、7-8、9-10,也是第二種情況。由于10-11包含8-9,經過包含處理以後就成了9-10,因此10處頂分型不成立,那麼7處的底分型也就不成立了。13處底分型是第二種情況,這時16處頂分型由于不分第一第二種情況所以成立,那麼13處底分型就能确認成立了。而再去判斷16處頂分型是否成立時,由于也是第二種情況,那麼必須考察19處的底分型,而19-20包含17-18合并成17-20,19處底分型不成立,那麼16處頂分型也就不成立。最終1-4-13-22,總共三段。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2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3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4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5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6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7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8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49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50

上圖中g2的頂分型顯然是第一種情況,且g2d3直接破壞了線段d1g2,但後面d5并沒有下破d3,因此這的情況非常特殊。現在,如果将g2d3和g3d4進行合并,就可以得到新的特征元素g2d4,因此就有g1d2、g2d4、g4d5三個特征序列元素,因此g2處的頂分型成立,後面由于d5g5一筆直接破壞g2-d5這線段,因此d5-g6也是一段,此圖是三段:d1-g2,g2-d5,d5-g6

這種情況是《教你炒股票79:分型的輔助操作與一些問題的再解答》中舉的例子,不過那個圖是向下開始的,這個圖是向上開始的,内容是一樣的。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51

【答】:首先,假設1點是K線圖的起始點、或是以無缺口的第一種情況結束的線段終點(這很重要,因為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則後面的序列不能當作筆破壞,而必須看包含關系)。

1點之後的序列是向下筆的序列,X1是“第一筆破壞前段”,此時,X1與它左邊的元素不看包含關系,與它右側的元素必須看包含關系。X1、X2、X3是順次包含關系,“向上”合并後元素的高點為“X1的高點”、低點為“X3的低點”(即圖中的a至f),該元素與它左邊的向下筆對應的元素、X4這三者成頂分型,無缺口,因此,2點确認,1-2段完成。

2點之後的序列中,S1…S6沒有形成底分型,反而有頂分型,但由于線段是一上、一下順次連接的,前面已經有了一個向上的線段,後面就需要一個向下的線段,因此,我們要找的是底分型,中間的頂分型沒有意義。S7是“第一筆破壞前段”,S8、S7有包含關系,“向下”合并(注:由于S2高于S1,所以,S3、S2要“向上”合并;這裡,S6低于S5,因此S8、S7要“向下”合并),合并後的元素(區間為o至p)與S6、S9成底分型,無缺口,因此,該底分型的低點(3點)得到确認,2-3段完成。 3點之後的序列,到4點為止還沒形成頂分型,因此,未正式結束。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52

【理解】:

2-3、4-5、6-7成頂分型,有缺口,需自4點開始看下一個序列,5-6、7-8、9-10成底分型,仍有缺口。此時,4點可以确認,1-4為第一段。

但是,7點之後的序列沒成頂分型(這裡是“第二種情況的第二個序列”,8-9、10-11有包含關系),至11-12、13-14、15-16又成底分型,有缺口,需自13點起再看下一個序列,14-15、16-17、18-19成頂分型,仍有缺口。此時,13點可确認,4-13為第二段。

自16點開始的序列中,17-18、19-20處于“第二種情況的第二個序列”中,有包含關系,至22點時這一段仍沒完成。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53

【理解】:

2-3、4-5、6-7成底分型,無缺口,4點可确認,1-4為第一段。

5-6、7-8、9-10成頂分型,無缺口,7點可确認,4-7為第二段。

7點之後的序列中,10和12相同,則12-13點為“第一筆破壞前段”,不看包含關系。此後,12-13、14-15、16-17為順次包含,向下包含,合并後的元素區間在[12點,17點]。至此,該段沒結束。

下一步,如果18點高于12點并且19點高于17點,則底分型成立,7-12為一段。如果18低于12點,則該段未完成,需要繼續等底分型的出現。

纏論中的線段是什麼(纏論系列之--線段)54

【理解】:

從0點的線段是從向上筆開始的,簡稱“向上的線段”,其特征序列是由向下筆組成的,即X1X2…Xn,這裡不應該标出S1、S2、S3,它們什麼也不是,所以,不存在你所說的“S3包含S4”的情況。

X2、X3、X4成頂分型,有缺口,所以需要自5點開始看下一個序列S4S5S6S7,其中,S4、S5有包含關系(第二種情況的第二個序列要看包含關系,不能當作“第一筆破壞前段”),向下合并(這裡,S4、S5是自5點開始的前兩個元素,前面沒有參照物,S5卻包含S4,此時,因為你是要找底分型,所以應該取向下包含)後的元素,與S6仍有包含關系,所以,S4、S5、S6是順次包含,這裡沒形成底分型,而随後的S7向上突破了5點,說明自0點開始的線段并沒結束,因此,繼續看原來的特征序列X1X2…Xn。

後面,X6、X7、X8成頂分型,如果14點低于11點,即X6、X7之間無缺口,則13點可确認為該段的結束點,0-13為一個線段;如果14點高于11點,即X6、X7之間有缺口,則需自13點開始查看下一個序列,等待底分型的出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