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明是土生土長的老西關人。
黃偉明和他創作的喜羊羊。
大洋網訊 穿着一件印有灰太狼卡通形象的T恤,留着略帶文藝青年氣息的長發,黃偉明似乎一下子年輕了好幾歲。被稱為“喜羊羊之父”的黃偉明是中國原創動漫的标杆性人物,他創作了堪稱國産動漫“超級IP”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風靡全球,一隻“羊”賣出十億元。
當年的創業者,如今已經是兩家動漫公司的總經理,旗下有300多人的創作團隊。作為廣州動漫行業的領軍人物,如今他思考更多的問題則是如何讓廣州動漫走向全世界。
黃偉明最近幾年格外低調,但他并沒有閑着。見到記者,他第一句話就是“喜羊羊依然生命力很旺盛”。
說起這些年的創業經曆,黃偉明躊躇滿志。由廣州動漫原創動力出品的《智趣羊學堂》系列從2015年至今已經播出了7季、共200多集,已在國内20多家電視台和新媒體平台播出,還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的“優秀國産電視動畫片”。他投資幾千萬元拍攝的“喜羊羊”系列3D電影也将于2021年上映。
“喜羊羊系列肯定還能火十年二十年,它會成為國産動漫的經典。”黃偉明自信地說。
癡迷動漫的老西關人
黃偉明是土生土長的老西關人,他的動漫創作之路頗為傳奇。他的父親是中學校長,童年他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父親帶他去看電影。當時隻有《大鬧天宮》《鐵臂阿童木》《藍精靈》可以看,家裡還訂閱了《連環畫報》,他就對着上面的畫面來畫。
他習慣随身攜帶着一個小本,遇見好的創意就立刻記下來。經曆了無數次退稿後,1988年《中小學生報》首次刊登了他的漫畫作品,“雖然稿費隻有一元兩元,但看到報紙上有自己的作品還是興奮不已。”1989年,黃偉明參加了廣州市政府舉辦的中學生漫畫大賽,獲得了優秀獎。從那以後,他更加癡迷畫漫畫。
中學畢業後,他考上了廣州市旅遊職業學校。1990年,中專畢業後,黃偉明在廣州一家酒店當管理人員,他當過大堂經理,也當過客房領班,當時月工資有1200元。
因為割舍不下心愛的漫畫,有一天他看到一家制作公司招編劇,便降薪加入。“那是1993年,工資隻有700元,我卻幹得很起勁,幹了兩年。”1996年,他得到了出國深造的機會,選擇到加拿大紅鹿大學美術設計系學習動漫創作,并接觸到互聯網動畫制作。對于那段求學經曆,黃偉明回憶說:“每天下課後在餐館打工賺學費一直到半夜12點才有時間坐下來畫漫畫,這一畫就到深夜三四點,早上八點又繼續回到學校上課,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三年。”
一天,他看到香港《文彙報》漫畫專欄征稿。香港報紙的漫畫稿費很豐厚,一幅100元。他的漫畫被選用了,他堅持在香港報紙上畫了7年漫畫。
在國外學習的這段經曆對黃偉明的漫畫創作産生了很大影響。家境不算富裕的黃偉明在異國他鄉體味到底層人物的艱辛,他創作了以小人物和移民生活為主題的《甘先生》《番薯糖水》漫畫系列,在海外華文報紙《世界日報》上連載。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動畫進入了低潮,大量美日動漫大舉進入國内市場,“代工”變成香饽饽,而許多“原創人”卻在苦苦尋覓中失去方向。2000年,留學歸來的黃偉明成為一家動畫公司的創作總監,令他沒想到的是,整個創作部就隻有他一人,自己寫腳本、自己做動畫、自己完成剪輯,一個人一個月制作一集動畫。
2002年,他帶着制作的第一部生活類動畫《寶貝女兒好媽媽》北上參加電視節尋找投資者。他拿着50多頁厚的招商計劃書,在電視節上逗留一個星期,但沒有一個投資人感興趣。
黃偉明也從這一年起與《廣州日報》結緣。“我的漫畫《甘先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在廣州日報上連載的,後來一直連載了十多年。”黃偉明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處于低谷時,《廣州日報》給予他很大的支持。
最困難時公司全年零收入
實際上,在《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前,黃偉明就已經有很多作品。可惜,這些賺足“眼球”的片子卻沒能帶來利潤。但他的才華終究還是吸引了投資人的眼光。一位投資人看了他的《寶貝女兒好媽媽》後找到他,讓他創作一組以動物為主角的動漫。
投資方給他定了幾個設計原則:一是角色的矛盾對立關系要簡單,帶一點可愛和幽默,能以故事打動人;二是形象設計線條要簡單,也便于生産各種衍生産品。那段時間,黃偉明經常失眠,有時夜裡兩三點爬起來,用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大家頭腦風暴,一開始有貓和老鼠、老虎和兔子、螞蟻和大象、羊和狼等幾個組合。最終,狼和羊這對傳統冤家勝出。”
喜羊羊的動畫形象設計讓黃偉明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他拿着樣片到小學和幼兒園裡放給孩子們看,聽取孩子的意見。他常常拿鏡子照自己,反複研究動物性格和表情。經過一年的打磨,40集《喜羊羊與灰太狼》首先在杭州少兒頻道播出。沒想到40集還沒播完,杭州少兒頻道總監打電話過來說,《喜羊羊與灰太狼》火得不得了,加緊制作。當時“喜羊羊”系列實在太火了,創作團隊有200多人。當時,公司與電視台簽下了以固定欄目形式合作的協議,每年提供208集《喜羊羊與灰太狼》。2004年到2005年,幾乎所有員工都投入到“喜羊羊”的創作之中。在這一年,公司處于零收入的狀态。
“那時候是白天宅在樓裡不出來,吃飯都是集體外賣;晚上經常加班到半夜12點,50多人一起很壯觀地下班。”當時辦公樓的值夜班保安最初都被吓到,警惕地問他:“你們公司是幹嗎的?怎麼那麼多人老是半夜三更才走?”期間也有人因為不滿工資收入離開了,但大多數人都堅持留下了。“放棄有1000個理由,而堅持的理由隻需要一個,那就是對動漫的熱愛。”
黃偉明表示,當時并沒有想到這個系列會大火。他坦言,生活中自己其實很“悶”,除了陪女兒看漫畫時他會哈哈大笑,大部分時間他都比較安靜。但他把全部的搞笑天賦都用在了創作上。為了激發出“笑果”,他會自己對着鏡子模仿漫畫中的兩個動物的對話,看看能不能逗笑自己。
一隻“羊”賣十億元
《喜羊羊與灰太狼》最火的時候有多火?黃偉明說,他每年都能收到幾千封來自全國各地小朋友的來信,每天打開電視,幾乎所有電視台的少兒頻道都在播。
“喜羊羊”系列自2005年面世至今制作播出超過2000集,至今仍以平均每年兩部以上的節奏在更新。
黃偉明回憶說,當時由于版權意識不強,盜播非常普遍。“喜羊羊”系列即便當時火得一塌糊塗,卻沒賺到什麼錢。當時,電視台購買版權的費用隻占全部制作費用的1/10,大部分時間他還在虧本。直到後來《喜羊羊》大電影上映,公司才開始盈利。
2009年春節,《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獲得了1.1億票房收入,成為中國首部票房過億的動畫大電影。“喜羊羊”系列至今已經推出了30部續作,至今仍每年以生肖為主題推出一部大電影,累計總票房超過8億元人民币,已在全球發行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用17種以上當地語言播出,成為國産動漫的“代言人”和最早“走出去”的電視動畫之一。14年來《喜羊羊與灰太狼》品牌系列囊括了國際級、國家級獎項超200座,包括“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世界知識産權組織金獎”等,開發出衍生産品1000多種,其市場價值已達10億元人民币,可以說是中國最成功的動漫IP。
“‘喜羊羊’動漫系列我們創收大約幾千萬元,不過帶來的相關産業的營收卻高達幾十億元。我聽說有個廠家,一年賣衍生品都賣了幾億元。”他說。
不想一直做“喜羊羊之父”
“喜羊羊”的成功讓黃偉明蜚聲海内外,他幾乎獲得了中國漫畫界所有的大獎。但他卻在2009年離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創作科幻題材《開心寶貝》。如今,他的《開心寶貝》市場估值也達到數億元。在黃偉明看來,他将來還會創作出更多的超級IP,而不是一輩子被稱作“喜羊羊之父”。
黃偉明用“興趣”、“堅持”和“夢想”三個詞來概括自己的動漫創作之路。他說:“對待夢想喜羊羊,行動不要懶羊羊,努力起來要像灰太狼”,要有夢想,但不要空談夢想,如今互聯網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表達自我的平台,給了創作人一個好的時代,“在互聯網時代很少懷才不遇,隻要你足夠好,就會有很多機會。”
在國内,動漫企業主要是靠衍生産品回收資金、赢利,但衍生産品的授權、開發、生産、銷售也不容易。盡管“喜羊羊”算得上是市場的“幸運兒”,但從策劃和起步算起,也經過了長達近5年的投資回收期。
如今,黃偉明已經是兩家動漫公司的總經理,旗下擁有300多人的創作團隊,他依然會堅持跟進動畫的制作,選題、劇本、分鏡、後期制作,他都一一過問。在動漫的世界,黃偉明似乎換了一個人,搞怪,歡脫,又自在。黃偉明坦言,自己更喜歡的身份是一名創作者,他更喜歡被稱作“黃導”,而非“黃總”。
動漫已成廣州名片
黃偉明坦言,成名并沒有給自己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很多投資人說,黃偉明導演的片子可以多看兩眼,以前樣片他們可能隻看兩集,現在會看10集。但成名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壓力,你都成名了,不能再做一些爛片吧?不能總是吃老本吧?”
在黃偉明看來,《喜羊羊與灰太狼》《開心超人》《铠甲勇士》《豬豬俠》……廣州的原創動漫IP占據了中國動漫市場的半壁江山,如果再加上深圳出品的《熊出沒》,廣東動漫在中國動漫界可以說是獨占鳌頭。“動漫已經成為廣州一張閃亮的名片,在全國都是響當當的,廣州是中國動漫的領軍者,我們叫得響的IP太多了。”說起廣州動漫,作為本土漫畫家和動畫導演的黃偉明豪情萬丈。在2018年發布的“中國動漫40年40人”名單中,黃偉明也豁然在列。黃偉明表示,國産動漫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巨大市場,在未來幾年,中國完全可以拍出票房幾十億的動漫電影作品。“像漫威的動畫一樣,走向全世界。”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