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體育、音樂、美術……這麼多學科的教學内容,如何用一個有趣的項目融合起來?在今天舉行的中華路第三小學第二屆 “芳草杯”落實“雙減”教學研讨活動閉幕式上,一場《“小八臘子”濱江尋美》小學主題式綜合實踐活動以城市建設“一江一河”為主題,展示了同一主題不同學科聯動學習給孩子們帶來的收獲。
學校的大操場上被布置成了“九子公園”,“小八臘子濱江尋美團”的成員們一聲口令:“‘小八臘子’們,阿拉白相起來!”操場上一下子歡騰了,滾圈子、扯鈴子、抽陀子、造房子、跳筋子……好不熱鬧!師生們一路聽着用上海話介紹的老城廂弄堂文化,一路看着“小八臘子”們白相,趣味盎然。這項體育課程挖掘在地文化特色,鍊接學生生活實際,以九子遊戲為教學内容,引導學生感受弄堂遊戲的快樂,提高運動能力。
旁邊的中操場上,則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小八臘子”們手執畫筆靜靜地用心描繪着“一江一河”的美麗。來自上海市市八初級中學的哥哥姐姐們,作為區德育共享課程的參與者,通過素描版畫,描繪濱江兩岸之美,構圖合理,畫面精美,海派特色建築躍入畫紙;中華路第三小學的孩子們則用兒童畫展現了他們對未來濱江兩岸的暢想,畫紙上沿江建築形态各異,色彩亮麗,滿滿未來感。美術學科圍實現了小學、中學學段共享,凸顯學科素養,設計課程活動,體現了學段銜接。
道法學科則引領學生學習《新時代 新生活》一課後,通過觀察、訪問、調查、分析、研究等方法了解後世博時代上海城市的變化,感受城市内涵的發展,激發對上海的熱愛與歸屬感,萌生為城市興盛而學習的美好願景。
閉幕式上,精美的明星片設計,二維碼掃碼驚喜,展示學習成果。學生們從交流參觀世博會博物館“喵趣奇境”的活動體會,到上海話童謠,探究外白渡橋、外灘、董家渡路黃浦濱江的發展曆程以及暢想并設計未來黃浦濱江發展,憧憬着上海的美好未來。
接着,“尋美團”成員尋美黃浦公園、十六鋪碼頭、黃浦濱江步道、乒乓博物館和世博會博物館等,儀态大方地向與會嘉賓分享着“一江一河”沿岸的特色景觀和建築之美,在講解中實現學習、體驗、理解的内化。
中華路第三小學的這項《“小八臘子”濱江尋美》小學主題式綜合實踐活動,實現了多學科聯動實踐,聚焦不同學科課程标準,依托在地文化,從不同視角進行教學設計,異中求同,同中融異,呈現“多課為一課”模式,探索“大視域”角度下的整體設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