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青島濱海路小學青島實驗小學

青島濱海路小學青島實驗小學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23 20:06:45

  來源 青島學區百科

  曆史沿革

  始建于1901年的青島市實驗小學,前身是德國總督府小學“膠澳總督府小學校”,

  1949年後更名為“青島江蘇路小學”,

  1962年确定為山東省重點小學,

  1992年被譽為全國百所名校,

  1994年8月被青島市教委命名為“青島市實驗小學”。

  青島濱海路小學青島實驗小學(青島學區百科青島市實驗小學)(1)

  學校占地面積8439平方米,建築面積8502平方米,教學設施現代化,辦學條件優質化。

  1999年學校進行了舊舍改造,在有限的空間裡精心設計、整體規劃、合理布局,新校舍既保留了歐式建築風格,又體現了現代建築的風韻。

  按省級規範化學校的标準配備教學儀器、器材設備。普通教室、辦公室及專用教室達到省級規範化學校标準。結合學校實際,建有校園電視台、舞蹈練功房、網絡化管理的開放式圖書館、教師閱覽室、陶藝教室、陶窯、木工房及配備十張球台的乒乓球館。學校為學生配備了直飲淨化水設備、音樂鈴,建立了無線防盜系統。

  目前共有36個教學班,教師100餘人,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公立小學。

  學校以“唯實、唯新、唯風範”的教師文化為引領,建設了一支學曆結構良好,專業能力強,治學嚴謹,事業心強,敬業愛生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學校曾經走出了25位全國、省級優秀教師,8位省特級教師。在學校現任106名專職教師中,研究生學曆9人,本科學曆的教師達到81人,占到了76.4%,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44人。小學高級教師以上職稱者超過45%,教師中獲得市級以上綜合稱号的30餘人,獲區級稱号的教師有70餘人,區級及以上教學能手近55%,市級及以上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的教師近35%。優良的教師隊伍成為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寶貴财富。

  學校近年來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學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教學改革先進集體”、“山東省教學現代化先進實驗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全國教研先進單位”、“山東省科研十大示範學校”、“青島市科研先進單位”等等。

  2004年正式成為中國教育學會實驗學校。

  2007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教席聯席學校。

  2008年成為澳大利亞U-learn國際英語實驗基地。

  2010年成為全國教研工作先進單位,青島市基礎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基地學校。

  2011年成為中國教育學會現代學校聯盟實驗學校。

  2018年2月,獲評省級文明校園。

  2019年,青島市中小學高水平現代化學校。

  青島濱海路小學青島實驗小學(青島學區百科青島市實驗小學)(2)

  青島市實驗小學以“輕負高效”為辦學特色,立足“情趣教育”研究基礎, 開展“适切教育”實驗探索,成為了一所具有深厚教育傳承和文化底蘊的全國名校。

  青島市實驗小學的“輕負高效”,基本上可以用這樣的公式進行概括:減 合 改=高效率教育。

  “減”指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使學生走出小課堂,走進社會實踐和校本課程的大課堂中;

  “合”指學科整合,教學與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也指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的整合;

  “改”指變單一評價為評價内容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

  青島濱海路小學青島實驗小學(青島學區百科青島市實驗小學)(3)

  在“輕負高效”實踐的基礎上,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學校開始了以“情趣”為中心的教學、教育探索,最終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情趣教育理論。

  進入2010年,學校提出了“适切教育,每個都重要”的辦學理念,探索切合學生身心規律,适應學生個性特點,激發學生内在動機的教育之路,努力實現每一個生命适性化的成長,給每一個孩子“不一樣的長大”。

  簡單說來,“适切教育”就是遵循兒童的身心特點,從兒童自主發展需要出發,通過實踐過程的整體優化,引導學生主動發展的教育。

  适性教育的特征表現為三個“回歸”:回歸兒童的整體優化的教育,回歸生活的兒童自我建構知識的教育,回歸個體的多元差異的教育,使每個學生得到适合自己特點的教育并促進其潛能開發和良性發展。

  個性課程研究:建設學校特色的“榉樹”課程,搭建A B X的課程體系,建設網絡課程平台,貼近兒童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豐富選擇,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

  學校研發并實施了“個性化的學校課程”,構建了一套适合學生發展的“個性化課程體系”。讓孩子們在“個性化課程的超市”裡,自由選擇适切需要的課程,不斷廣博他們的視野,發展他們的特長。

  同時,學校還探索了“适性化教學模式”。這種以“情趣引導,輕負高效,創造最适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為核心理念,以培養“充滿好奇、樂于學習、敢于擔當、善于交往”的現代小學生為育人目标的教學模式。

  市實驗小學開設了舞蹈、管樂、3D打印、戲劇、足籃排三大球等數十門社團課程,讓學生可以發展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的未來生涯規劃,讓更多的畫家、藝術家可以從市實驗小學起航。

  教師隊伍建設

  一所好學校不僅要有好的辦學條件,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辦學水平,青島市實驗小學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第一,确定學校、教師發展規劃,明确發展目标,形成共同願景;制定教師梯級培養規劃,記錄個體發展軌迹;實施協同式教師發展評價,關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建立教師發展人才庫,孕育多彩教學新葩。

  第二,通過文化浸潤、科研帶動、百家講壇等途徑豐富教師的精神世界;科研帶動,從“匠”到“師”的變軌;樂教樂學,提升智慧與學習尊嚴;百家講壇,成就品味與智慧之旅。

  第三,通過導師引領、專項研修、課程跟進等方式引領教師發展,培育學校精英團隊,提升骨幹發展潛力,積蓄青年成長後勁。

  曆任校長

  連索蘭卿 1924年—1937年

  鞠文英 1938年—1946年

  張叙若 1946年—1949年

  李明玉 1949年—1951年

  王盛林 1951年—1954年

  劉舉栽 1954年—1957年

  于世德 1957年—1961年

  張新民 1961年—1966年

  嶽 浩 1966年—1968年

  徐振翼 1968年—1978年

  王增元 1974年—1975年

  魏本愛 1978年—1983年

  蔣志遠 1983年—1995年

  康巧民 1995年—1996年

  張麗英 1996年—1998年

  蘇靜波 1998年—2003年

  楊 屹 2003年—2008年

  鄧曉紅 2008年—2017年

  現任校長

  梁景萱

  青島濱海路小學青島實驗小學(青島學區百科青島市實驗小學)(5)

  從教30多年,

  1985年,任太平路小學教師;

  2002年,任南京路小學校長;

  2008年,任德縣路小學校長,圍繞“明德”展開主題教育;

  2017年,任青島市實驗小學校長,提出“榉樹文化”校園文化體系。

  - END -

  來源 青島學區百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