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驿
相信大家都聽過“開車開得好不如刹車刹得好”。的确如此,刹車不僅在緊急時刻考驗人們的駕駛水平,平時刹車也很重要。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在使用刹車的時候用得很及時很順暢,而有些人則會猛刹、急刹,在開車的體驗就相差了不止一點。
1、刹車不再生硬
刹車生硬主要是因為刹車時機和刹車力度掌握不好所緻,在許多新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要想刹好車,除了要做好與車的磨合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刹車技巧:緩慢持續踩下刹車踏闆,均勻減速,當車身趨于停下的時候,緩慢擡升刹車踏闆,直到停穩時完全松開。
2、跟車不追尾
需要确保與前車的安全距離,緩踩刹車踏闆,保持刹車力,再根據前車速度增大或減小力度。
刹車技巧:當發現前車開始刹車(刹車燈點亮)就将腳放在刹車踏闆上,均勻加力,平穩減速至與前車距離基本一緻,保持腳踩力道,再觀察前車的速度變化,調整刹車力度。
3、坡路刹車有方法
上坡刹車同樣要緩踩刹車,要比平路行車更緩一些,但松開刹車踏闆的速度要比平路快,這樣才能保證車速不會過度下降。手動擋的車型由于車速過快下降很容易導緻擋位不合适的情況,過低的擋位會使車身抖動,因此上坡刹車後要注意及時換擋。
下坡刹車就複雜一些了,不但要用刹車系統,還要利用發動機刹車。下坡時特别是長坡,如果長時間使用刹車,容易導緻刹車摩擦片過熱,緻使刹車效能下降。為了防止這一點,手動擋車型采用低擋位下坡是必須的,一般來說采用3擋就可以了。對于自動擋的車,下坡初期不能加油,一定要保持車速緩慢增加,必要時采用點刹控制一下車速。
4、彎路刹車有技巧
彎路要遵循入彎前刹車,減速緩慢入彎,之後加速出彎。彎路上刹車的同時要打方向,順着彎路的弧度随時調整車身姿态。不能猛踩刹車,特别是外側車道的車輛,以免車身失控。
5、緊急情況不要慌
以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距離減速至停車。此時,首先必須迅速将刹車踏闆踩到底,同時還要準備緊急并線。其實也的确不複雜,但關鍵的是你要夠狠,要真的做到把刹車踏闆踩到底。
如果緊急刹車能夠讓車在障礙物前停下固然好,如果真的不能,那你就要考慮能不能避讓。緊急避讓也就是刹車并線,要領是在刹車踏闆踩到底的同時打方向,繞開障礙物。(此方法限配有ABS的車輛)
6、長距離輕刹車
避免給人沖擊感
長距離采取輕刹車可以避免給乘車人帶來沖擊感,當然其前提條件是正确把握前方的道路及交通狀況。松開油門踏闆,根據距離、車速等進行刹車操作。
7、停車不必一直踩刹車
停車時不必一直踩刹車,可在車輛完全停止前松一次刹車。因為如果我們踩刹車的目的是停止車輛行駛的話,一直踩着刹車直至車輛停止行駛前瞬間會産生比較大的沖擊。而減小或者緩解這股沖擊的影響,其技巧是在車輛完全停止前松開一次刹車,然後再輕點刹車直至車輛停止行駛。
8、雨天輕點刹車保護刹車系統
雨天除了謹慎使用急刹車之外,還可以在通過積水路面時輕點刹車,目的是去掉刹車盤上的水防止腐蝕生鏽,保護刹車系統。
總而言之,刹車刹得好既是駕駛能力的體現,也是我們在日常行車中需要具備的駕駛技能,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