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笨小孩》電影劇情并不複雜,一個因母親去世而辍學靠修手機為生的孩子景浩(易烊千玺 飾),為了給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妹妹籌手術費,豁出去堵了一把大的,接了一單沒有定金的生意,曆盡艱險痛苦,承受了難以想象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最後搞定了大麻煩,讓妹妹順利接受手術獲得新生,同時自己也創辦公司當上CEO的故事。
片名叫《奇迹·笨小孩》,但你看完會覺得哪有什麼奇迹,本身就是景浩拼盡全力得到了自己應得的。他也不是腦子愚鈍的“笨小孩”,他既不是天賦異禀也明顯不笨,而是勤奮努力不屈服的小人物。
影評人梅雪風把文牧野看作和陳可辛一樣,都是擅于表達時代的從影者,他們
“都能從當下正在發生的變遷中發現那些動人心魄的東西,在大時代與小人物的懸殊對比和對抗中,發掘那些人性的複雜和瑰麗。”
而文牧野就在《奇迹·笨小孩》中濃縮了大時代中,一代人的共同記憶,撩撥了觀衆那多愁善感的内心。
1.深圳,一座國際都市的溫度
《奇迹·笨小孩》中多次出現對比,深圳的高樓大廈和羅網密布的城中村,高大宏偉的寫字樓和懸挂着的擦玻璃的“蜘蛛人”,台風暴雨中拼命掙紮的螞蟻......那種沖擊感,相信很多在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打拼過的人都體會過,想必導演文牧野也體會過,所以才拍得那麼深入人心,絕對不像某些電影中的刻意擺拍和搔首弄姿,
這讓我想起,在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像的花崗岩基座上,镌刻着女詩人愛瑪·拉紮露絲(Emma Lazarus)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十四行詩:
“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衆,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颠沛的人們
一起交給我!
我站在金門口,
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如果說在中國,有哪座城市可以配得上這首詩,深圳,毫無疑問可以入選。
這是中國最典型的移民城市,文化底蘊不深厚,曆史包袱不沉重,這座僅有42年曆史的城市,人口平均年齡隻有33歲,卻把GDP做到了2.7萬億。
從當初的小漁村,發展為今天擁有“設計之都”“科技之都”“創客之城”“世界之窗”等諸多美譽的超級經濟圈,深圳,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深圳傳言:“每5個人裡有1個老闆”)
如今可以匹敵世界上任何一個大都市,深圳靠的就是向上包容、向下兼容。無論你是什麼階層的人,都可以在深圳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機會在深圳實現自己的夢想。
電影中景浩妹妹有先天性心髒病,需要30萬手術費,如果他不在深圳,他很難那麼短時間内聯系到上遊供應商和下遊承接方;如果他不在深圳,他也不大可能在那麼短時間雇傭到各色各樣的打工人;如果他不在深圳,他也不一定那麼快能買到那麼多翻新手機。
深圳,不近人情,讓人痛苦,卻讓人的努力得到豐厚的回報。在其他城市做不成的生意,在深圳就可以,這就是深圳的能耐。
深圳,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和無奈,讓人哭泣,讓人絕望,但同時它大到可以給你一切,隻要你配得上。
在深圳,英雄不問出處,每年都有巨星隕落,每年都有黑馬誕生。在深圳,有創業公司半年利潤過千萬,有項目很快完成新一輪融資,有團隊項目今天宣告失敗,有聯合創始人一夜跑路......雖然跑路、跳樓、山寨、創業這些詞時常與深圳聯系在一起,但現實主義的深圳,仍然彌漫着理想主義、夢想奮鬥的氣息。
當然,在任何時代,一夜暴富的故事不過是幸存者偏差罷了。今天的深圳,也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樣子,雖然機會多,但也絕不是遍地是黃金的安樂窩。比如,深圳的學區房、高房價,就是年輕人面臨的最大難題——薪資增幅遠遠跟不上房價漲幅。
可是,對于千千萬萬的人來說,深圳畢竟還是一個類似于ABCD的選項,還是一個選擇,多個選擇多條路,大不了你可以不選它。這世界上,還有太多的國家和地區,沒有深圳這樣的城市,還有很多有才華、有夢想的年輕人想冒險卻被困住。
黃章晉曾在媒體發文《深圳:離共産主義最近的城市》,他這樣描述:
“深圳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可以創造大量一夜暴富奇迹的城市,但它一直在延續另外一個奇迹:在别的地方,關系是第一生産力,在深圳,吃苦和努力才是你通向成功的通行證。”
所以,深圳到底适不适合你去?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2.景浩,一個小人物的力量
電影第二個層面,則是小人物的到位。
看完電影,觀衆可能會問,現實中景浩這種人多嗎?答案就是,不隻多,而且非常多,多如牛毛,他們一個個就像過河卒子,天性倔強,不向命運随意低頭,更不讓命運趁機當棋手。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新中國改開以來,現在的一切,基本都是這些奮不顧身的人搞出來的。
《奇迹》中,景浩連房租都交不起還攔下一個大單,頂上全部身家去賭一個不确定的未來,這種事在改開那個時代,太常見了。畢竟那時候不僅是某一個人窮,而是全國上下都很窮。
無數一貧如洗的小人物,東跑西跑、求爺爺告奶奶拼盡全力把訂單一個一個拿到手,通過辛勤勞作得到了别人甚至别國的信任,才把當時發達的香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産業一點點遷入中國沿海地區,再從沿海擴展到全國。
某種意義上講,整個改開史,就是像景浩這樣的小人物豁出去用雙手打造美好未來的一段曆史。
除了塑造景浩這個人物形象,影片中,還有很多小人物,他們像極了我們身邊的人,或親身經曆,或擦肩而過。
他們談不上是好人,但也沒有壞到骨子裡。導演試圖表現出有限度的真情,與有限度的惡劣,真情裡有自私的因子,惡劣裡也隐藏着不得已的合理性。
比如由王傳君飾演的李經理,那個屢次嘲笑甚至阻礙景浩的人,導演其實并沒有對他作道德評判,他隻是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他不需要為景浩的成功或失敗負責,他有自己的公關危機,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陷。影片最後,景浩帶着合夥人從辦公室出來,李經理正在訓斥下屬,那一個複雜的眼神已是他内心的救贖,現實中這樣的人也很多。
但除了李經理之外,還有很多願意伸出雙手給予彼此溫暖的人。比如妹妹學校的門衛大爺(田壯壯 飾),當景浩感謝門衛大爺照看妹妹時,大爺的回答是:我一個人呆着也是寂寞。這既是謙辭,也是實情,溫暖了别人,也同樣反哺到自我的孤獨。在普通人之間,大多都是這樣不經意的相互取暖和相互需要,大家都是在這樣一種灰色狀态中生存。
同理,章宇所飾演的包工頭越哥,景浩帶傷工作,他知道後大發雷霆,但還是給景浩比他想像多的錢,這當然體現了他的善心,但他也知道景浩的倔勁,他也是一個害怕麻煩的正常人。這種厭惡卻又感同身受的關于同情的交戰,正是越哥這個人物形象生動的原因。
整個影片,導演将調門降至沒有任何高調的程度,冷靜克制地表現這些小人物,觀衆才會認同這不是一場意淫和狂歡,而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會參與或已經參與其中的曆史。也正是這些鏡頭,讓發生在景浩身上的故事,成了一代人集體命運的載體,讓大衆得以回望自己曾經熱血的青春。
回到《奇迹》這個電影本身,這是導演文牧野的第二部長片,如果說他的第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告訴人們,世界上有一種病是“窮”病;那麼,第二部《奇迹》給出了可以治療“窮”病的藥,那就是你得拿出全部的拼勁和努力。
《奇迹》就是我們心中的小人物,大史詩,它告訴你,不是金戈鐵馬萬裡如虎才叫史詩級電影,不是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才配寫入電影,那些被你司空見慣的勞作與等待,沉默與轉身,也可能是史詩,也值得你眼眶一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