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聲望最高的一位校長,卻窮得沒有錢買房,去世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還欠下醫院幾千元的醫藥費。
他22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27歲官至翰林,卻自制Z藥暗S朝廷高官,助力推翻清朝。
他出任教育總長,卻敢和大總統拍闆決裂。他先後辭職24次,卻被稱為永遠的北大校長。
他曾經給北大寫了八個字校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曾經寫下不願再任北京大學校長的宣言,他說,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學校長。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學的通例。
他最早提倡美育,創立了南京博物院。他說一個沒有審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惡的,所以他畢生在荒原播撒美的種子。
他就是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先生當年出任北大校長之後就意識到如果教育都堕落了,那整個社會必将徹底堕落。所以他踏進北大校門的第一天,校工排隊在校門口向他行禮,而蔡元培也鄭重地脫下禮帽,鞠躬還禮。此後的每一天,他都會向校工們認真地鞠躬。
當時的北大校務會議多用英語,蔡元培上任之後,規定開會一律使用中文。此舉引發外國教授的反對。蔡元培反問說,假如我要去你們美國教書,你們也會因為我是中國人而在開會的時候說中國話嗎?
蔡元培在開學典禮上說,大學不是販賣畢業證的機關,大學要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以大學為升官發财之階梯。
當時的北大成為了官僚養成所,學生全部來自官宦或者富豪家庭,而寒門子弟再也沒有機會考上北大。
蔡元培大力地推廣旁聽生制度。他說,每個人都有求知的權利,大學應該對外開放的。比如說丁玲,茅盾,沈從文都是靠着在北大旁聽而成為了一代大家。沈從文就特别感慨地說,那個時候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是蔡元培先生的學生。
蔡元培在任命教師的時候不拘一格,他任用陳獨秀當文科學長,而陳獨秀連學曆都沒有。為了讓陳獨秀到北大教書,他甚至幫助陳獨秀僞造了一份學曆。
梁漱溟把論文寄給蔡元培,本想去北大讀書,蔡元培看完之後說,您可以來北大教書。梁漱溟說,蔡先生,可是我隻有初中學曆啊。蔡元培說,沒關系,才華就是讀書人最好的通行證。就這樣,梁漱溟到了北大任教,最終成為一代大師。
當時還有一位中國性學研究第一人叫張競生,還寫了一本奇書叫性史,被當時的人大罵為傷風敗俗,有辱斯文。到了蔡元培這裡的開明教學政策,就聘請張先生做了北大哲學教授。
這就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誓死捍衛學術上的争論,包容不同的意見,也包容異端。
當時的北大可謂群星璀璨,大師輩出。有27歲的胡博士胡适,也拖着辮子的辜鴻銘,還有橫眉冷對的魯迅。
魯迅曾公開點名批評校長蔡元培,說自己和蔡元培氣味不同。但蔡元培先生并不生氣。在1927年,當魯迅生活極為窘迫時,蔡元培先生知道後,又聘任他做特約的著作員,每個月不用上班,白給300塊大洋。
許多知識分子感慨說,真正心疼讀書人的,真正有度量的讀書人,全天下大概也隻有蔡先生,當他得知徐悲鴻在法國學習繪畫,經濟困難時,又資助他5000多元法郎。
蔡先生一生都在資助别人,但他死後無一間屋無一寸土,醫藥費用幾千餘元,蔡夫人無力支付,最後隻能典當衣物處理喪事,就連他的棺木,都是商務印書館的同仁幫忙衆籌的。
如今大學雖已遍天下,世上再無蔡元培。蔡先生當過高官,做過校長,可他一生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清白的讀書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