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演練
1.(2018·江蘇初三月考)下列說法不準确的一項是( )(2分)
A.《昆蟲記》中,法布爾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稱這些食糞蟲為清道夫。
B.熱愛家庭,喜歡在煙囪内部建巢的昆蟲是舍腰蜂。
C.在六種園蛛中,通常歇在網中央的隻有兩種,那就是條紋蜘蛛和絲光蜘蛛。
D.螢火蟲吃蝸牛時,先把蝸牛分割成一塊一塊,再咀嚼品味。
2.閱讀下列選段,完成問題。
A為了結婚這個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具備了一種奇妙的天賦。它能飛過長距離,穿過黑暗,越過障礙,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兩三個晚上的時間裡,它用幾個小時去尋覓,去調情。如果不能遂願,一切全都完了;極其準确的羅盤失靈了,極其明亮的燈火熄滅了。那今後還活個什麼勁兒呀!于是,它便縮到一個角落裡,清心寡欲,長眠不醒,幻想破滅,苦難結束。
B的歌聲是“格裡一依一依”“格裡一依一依”這種緩慢而柔和的聲音,唱起來還微微發顫,使歌聲更加悅耳動聽。你一聽就會猜想到它的振動膜是極其細薄而寬大的。如果它待在葉叢中無人驚憂的話,它的聲音就不會變化,但稍有動靜,這位歌手便立即改用腹部發聲。
C是個嗜食昆蟲者,尤其愛吃沒有過硬甲胄保護的那些昆蟲;這還證明它們特别喜歡肉食,但又像螳螂那樣隻吃自己捕獲的獵物。這個蟬的劊子手還知道肉食熱量太高,須用素食加以調劑。吃完肉喝完血之後,還要來點水果什麼的,有時候,實在沒有水果,來點草吃吃也是可以的。
(1)文中所寫的三種昆蟲依次是A( )B( )C( )(3分)
(2)《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這離不開作者法布爾的功勞,你從他身上得到哪些啟示?(2分)
(3)讀完《昆蟲記》後,請你向其他讀者推薦此書,并談談推薦理由。(不少于60字)(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 螢火蟲攝取食物并不是真正的“吃”,而是“喝”。所以,D項中的“先把蝸牛分割成一塊一塊,再咀嚼品味”的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D。
【答案】D
2.(1)【解析】要求學生在閱讀《昆蟲記》時,掌握各類昆蟲最顯著的,與衆不同的生活習性。根據描寫内容确定所描寫的昆蟲。結合“為了結婚這個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具備了一種奇妙的天賦。它能飛過長距離,穿過黑暗,越過障礙,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得出A是大孔雀蝶;結合“‘格裡一依一依’這種緩慢而柔和的聲音”得出B是意大利蟋蟀;結合“這個蟬的劊子手還知道肉食熱量太高,須用素食加以調劑。”得出C是蚱蜢。
【答案】A大孔雀蝶 B意大利蟋蟀 C蚱蜢
(2)【解析】答案不唯一,圍繞善于觀察,樂于觀察,熱愛大自然,熱愛昆蟲、熱愛小生命等角度闡述即可。
【答案】示例:熱愛大自然,熱愛小生命的生活态度;嚴謹細緻、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3)【解析】要求學生掌握《昆蟲記》的相關常識和主要内容,然後用簡潔的語言寫出推薦語即可。如:《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經典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在對各種昆蟲的特征、生活習性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全書字裡行間洋溢着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答案】示例:《昆蟲記》是作者對昆蟲最直觀的研究記錄,影響了無數科學家、文學家及普通大衆,其文學及科學成就受到舉世推崇。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行文生動活潑,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和詩意,被公認為是跨越領域、超越年齡的不朽傳世經典!
知識鍊接
《昆蟲記》中主要介紹的昆蟲有十一個,分别為:蟬、螳螂、綠蝈蝈、小闊條紋蝶、金步甲、蟋蟀、豌豆象、聖甲蟲、西班牙蜣螂、隧蜂、朗格多克蠍。
螳螂
因前臂舉起來的樣子酷似祈禱的少女,因而螳螂又稱“禱告蟲”,曾被古希臘人民視為先知。
螳螂體型矯健,體色淡綠,薄翼修長,非常典雅帥氣。它的小嘴尖尖的,仿佛天生用來啄食,頭部還可以靈活自如地轉動,有趣的是,昆蟲之中唯有螳螂的目光可以觀察,甚至還有微妙的面部表情。
螳螂還是直翅目食草昆蟲中的另類,它專吃活食,而且武力值很高,即便一些體形比它大的昆蟲也是它的盤中餐。此外,螳螂不僅食量很大,消化系統也很強悍,就算是比自己還大的食物也能一次性吃完。
不過,能吃而且體型較大的螳螂一般都是雌性,雄螳螂往往吃得不多,體型瘦小,翅膀發達,飛得很快。平日裡,雌螳螂和平共處,但到了交配和産卵的時節,雌螳螂便開始自相殘殺。當然,這殘殺不僅限于雌螳螂之間,在交配完成後,雄螳螂往往也會被雌螳螂一點點吃掉。
這些行為都是為了繁衍,在産卵時,雌螳螂的腹部會排出一種黏糊糊的物質,經過擠壓拍打,最後膨脹成一團團泡沫,雌螳螂一邊産卵一邊挪動排出泡沫,最後泡沫漸漸凝固,變成了螳螂的卵囊。
不過,雖然雌螳螂為了繁衍做了很多準備,但在産卵完成後,無論這些卵會受到什麼安全威脅,雌螳螂通常都是置之不理,冷漠潇灑的離開。
綠蝈蝈
由于有着極強的下颚和利爪,綠蝈蝈喜歡攻擊比自己個頭大,強壯,沒有甲胄保護的昆蟲。它是一個嗜食昆蟲者,但又不隻吃昆蟲,梨片、葡萄、甜瓜片和草葉等都是它的食物之一。
通常來說,綠蝈蝈們能和平共處的生活,但若某個體弱的綠蝈蝈倒下,其他綠蝈蝈們也會毫不遲疑的撲上去,某種程度上來說,綠蝈蝈依然有以傷殘同伴為食的癖好。
夜晚來臨,綠蝈蝈們開始交配,交配的第二天早晨,雄性綠蝈蝈已不見蹤影,而雌性綠蝈蝈産卵管根部下方則吊着一個大小如天平砝碼,像一隻乳白色小燈泡的裝精子的口袋。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雌性綠蝈蝈會慢慢地将其中的東西吸進吃光,對它們來說,這是一頓盛筵。
小闊條紋蝶
小闊條紋蝶,又叫橡樹蛾、布帶小修士,這個名稱源自于雄性小闊條紋蝶的翅膀類似天鵝絨的棕紅色修士長袍。
小闊條紋蝶是一種傳統的蝶蛾,很多昆蟲學論著都談到過它們在婚戀期間的突出表現。據說,即使雌性小闊條紋蝶被困在一個遠離鄉野的房間裡,但衆多雄蝶依然能從遙遠的田野間飛來,準确地找到雌蝶,就像有指南針在引導似的。
經過實驗發現,這個指南針其實就是小闊條紋蝶的嗅覺,而負責引誘雄蝶的則是雌蝶腹部分泌出來的一種味道。如果聞不到這種味道,即使雌蝶就在眼前,雄蝶們也會視而不見。
蟋蟀
蟋蟀是個高級的右撇子演奏家,它擁有的四個振動器可以讓它抑揚頓挫的歌聲傳到數百米之外。
除了交尾期間的争鬥,蟋蟀們往往都能和平共處。不過即便是求歡者之間的打鬥,結果也并不嚴重,敗者逃之夭夭,勝者則用歌喉羞辱對方,并對情人輕唱求歡。
母蟋蟀每次産卵約有五六百個,剛孵化出來的小蟋蟀渾身發灰,幾近白色,但24小時後,它的體色就會變成與成年蟋蟀相似的黑色。它們十分敏捷,并用顫動的長觸須探查周圍空間,不過由于随之而來的兇殘殺戮,數百隻中最終幸存的小蟋蟀可能隻有幾對。
10月末,初寒來臨時,蟋蟀開始在有遮蓋物的地方築巢,它們的築巢行為會持續終身,直到去世前,蟋蟀依然在修整擴建它們的巢穴。
西班牙蜣螂
西班牙蜣螂與聖甲蟲相同,都是食糞蟲的一種。它前胸截成一個陡坡,頭上長着一個怪角,極其引人注目。它的身子矮胖,平時總是縮成一團,看上去又圓又厚,行動遲緩。
西班牙蜣螂喜靜不喜動,如果找到了食物,它們就直接在糞堆下挖個洞。洞特别粗糙,食物也沒有做成精巧的形狀,隻有在為子女考慮時,西班牙蜣螂才會精細的準備地洞和食物。
為孩子們準備“大面包”是個大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雄蜣螂也會幫忙,但當地洞内存糧已滿時,雄蜣螂便會悄悄離去,到别處安家立命,蜣螂媽媽将獨自完成母親的職責。
蜣螂媽媽把卵産在“大面包”分割而成的小圓球中,為了子女,蜣螂媽媽自下到洞中便沒有進食,甯可自己挨餓也不讓子女缺吃少喝。它們一直守在孩子的搖籃邊,直到9月,秋高氣爽時,蜣螂媽媽才會和孩子們一起離開地洞,享受昆蟲界少有的天倫之樂。
隧蜂
隧蜂的身材和體色多種多樣,唯一可以分辨它們的特征是位于腹尖最後一道腹環的細溝,這條細溝是獨屬于隧蜂的,是它們家族的族徽。
隧蜂一年産卵兩次,一次在5月,這次孵化出來的隻有雌隧蜂,這些雌隧蜂們即使沒有雄性隧蜂,也可以單性繁殖。另外一次在7月,這次出生的則有雌有雄,而且雌雄數量幾乎相等。
5月的隧蜂是平和的,所以即便是在巢穴碰到會讓自己孩子遭到滅頂之災的小飛蠅也表現的很寬厚。
7月的隧蜂則會警醒很多,隧蜂外婆們守在巢穴門口站崗放哨,除了自己外出勞作的孩子,誰都甭想入内。它們嚴密把守着,直到蜂巢内的一切全部結束,然後隧蜂外婆和媽媽離開巢穴,默默地死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