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建設四個岱山提供智力支撐

為建設四個岱山提供智力支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23:56:21

  為建設四個岱山提供智力支撐(紅色引擎領航共富)(1)

  岱山衢山鎮涼峙村海島風光。 魏嫣然 攝

  中新網舟山7月10日電(魏嫣然)萬重海水連天白,四面山光向曉青。在“千島之城”浙江舟山群島的中部,有一座自古以來被譽為“蓬萊仙島”的海島——浙江岱山。

  一望無垠的藍海賦予其獨特的旖旎風光,但“陸海相隔”的現實,也讓岱山在邁向共同富裕的路上多了幾重考驗。

  體量小、增收難,海島縣村級集體經濟如何實現增收?岱山縣在探索中給出新路徑:重塑集體經濟項目“紅色單元”黨組織體系,打破漁農村島際空間局限,構建“共同富裕黨建聯盟”,通過“跨界”聯盟推動強村富民,猶如“紅色引擎”為實現海島共富注入強大動力,打造“海島版”詩與遠方。

  為建設四個岱山提供智力支撐(紅色引擎領航共富)(2)

  涼峙村觀而民宿露台風景。 魏嫣然 攝

  小村共建大項目 黨建統領核心力

  仲夏時節,綿綿不絕的紫色花海疊上層層百合花的黃白筆觸,三五遊人點綴其中,露營帳篷零星分布,勾勒出一幅怡然自得的海景圖。這是浙江岱山東海郊野公園裡的一景。

  東海郊野公園位于岱山岱東鎮東部,緊鄰鹿欄晴沙海濱浴場,規劃占地7.9平方公裡。“遊客可以在此盡情欣賞濕地花海,嘗試田園種養,體驗沙灘越野,感受露營之趣。”東海郊野公園講解員蘇曉迪介紹。

  東海郊野公園是共同富裕黨建聯盟的一環。“通過該聯盟,岱東鎮轄域内塗口村、龍頭村等5村抱團,成立旅遊開發公司,同6家龍頭企業合作,共同經營該項目,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獲取分紅,年營收超百萬元。”據岱山縣岱東鎮黨委委員張偉介紹,土地租金、小火車體驗門票等收入都有村集體的分紅。

  作為東海郊野公園的中心村,岱東鎮龍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慶華是該項目的見證者。“過去抛荒的田地流轉以後,現在村民坐在家裡就有收入,而且項目建設期間,種植綠化等工作也為村裡的老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助力村民增收。”

  共同富裕,交通先行。昔日岱山還是一個“懸水小島”,與舟山本島隻能舟楫往來。2021年底,随着舟岱大橋的開通,标志着岱山結束海上懸島時代,開始邁入大橋時代。

  “大橋通車後,在今年五一假期,東海郊野公園吸引了大量的遊客”蘇曉迪說。據統計,該園累計接待遊客近5.2萬人次,實現營收112萬餘元。記者了解到,五一期間該縣累計接待遊客6.24萬人次,同比增長6.85%。

  “過去岱東沒什麼名氣,來這旅遊的人很少,而現在還有很多外省的遊客慕名而來。”張慶華道,随着客流量的持續增加,龍頭村裡還興起民宿和農家樂,售賣特色農産品,村民自發走上緻富路。

  在走穩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岱東鎮還将以五個行政村為區,以點串線,深化“紅旅聯盟”黨建發展共同體,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各具特色,覆蓋全鎮”的“環岱東黨建示範圈”,走出一條具有海島韻味的共富路。

  為建設四個岱山提供智力支撐(紅色引擎領航共富)(3)

  岱山岱東鎮龍頭村民宿風貌。 魏嫣然 攝

  精品民宿小而美 黨員帶頭激活力

  南望舟山本島,北臨嵊泗列島,位于東海之濱的岱山有着豐富的海洋漁業和海洋文化資源。近年來,該縣在發展旅遊産業的過程中,注重結合島上地貌和漁家建築特色,發展特色漁家風情民宿,助力海島旅遊,幫助漁民增收。

  每逢七八月,便是海島旅遊的旺季,這也是岱山衢山鎮涼峙村觀而民宿老闆鄭佩佩最忙的時候。登上民宿露台,窗外是碧海藍天,看雲浪翻湧;庭院是草木花果,可賞四時風景;屋内友人交盞,幼犬相陪。談及做民宿的初心,鄭佩佩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是最好的理由。

  “我們還廣泛發動民宿主,利用主題黨日定期清理沙灘、遊步道、村道垃圾,美化整潔環境容貌。”涼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戴穎雅說,同時政府加大對民宿改造的扶持力度,鼓勵民宿精細專業化設計,對床位予以現金補貼。

  海島遊的興起加之政策的支持,民宿經濟的前景大有可為。生于斯長于斯的海島姑娘,鄭佩佩毅然舍棄外面的工作,回到家鄉做起了民宿。對于民宿經營,她摸索出一條自己的理念。“要堅持走‘小而精’的精品路線,在遊客沉醉于美景時,也能感受到民宿的貼心服務。”

  截至目前,涼峙村目前共有74家民宿,共760張床位,旅遊從業人員達到250餘人。據統計,2021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5萬元,戶均年淨收入比2020年增加約4000元。

  海島風情引來“流量”,更要讓其變現。于是,涼峙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造盤山公路、遊艇碼頭、立面改造和“影像涼峙”燈光秀,提升鄉村整體形象,讓美景留得住遊客,支持漁家樂、酒吧等新業态,讓村民口袋更“鼓”。

  從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東海遺珠,到遊客逐年翻番的風情漁村,如火如荼的民宿經濟成為涼峙村一道靓麗的風景線,亦為譜寫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海島樣闆”新篇章煥發生機和活力。

  為建設四個岱山提供智力支撐(紅色引擎領航共富)(4)

  岱山東海郊野公園花海。 魏嫣然 攝

  生态底色靓海島 全民共享發展紅利

  步行在岱山衢山鎮三弄村的田埂上,68歲的村民倪雨水和66歲的陳追澤正扛着鋤頭在田地裡除草,黝黑的皮膚和粗粝的雙手彰顯着他們的辛勤。

  “我們年紀大了,對于原來伐木耕種的勞作已經吃不消了,留在村裡也沒什麼收入。”回憶起之前的生活,倪雨水坦言。

  “但自從我們村劉書記來了以後,不僅村莊變得幹淨漂亮,整潔衛生,而且我們每天在村裡打掃衛生、修理花木、收割播種,一年下來能有4萬元的收入。”倪雨水告訴記者,另一位村民陳追澤的年收入也在6萬元左右。

  二位老人所在村莊位于衢山鎮城郊,是傳統農業村。他們口中的“劉書記”是三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全龍。

  時間撥回到三年前。彼時三弄村還是一個落後的薄弱村,初來乍到的劉全龍在走訪基層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強化班子力量,吸納政治素質高、緻富能力強的優秀創業人才,讓“新鮮血液”澎湃湧動。“當大家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我們也能更好地為三弄村的前景做打算。”

  鄉村振興,産業是關鍵。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三弄村黨支部因地制宜,探索實施“支部引領—集體注資—村民入股”模式,成立村屬公司,打包流轉土地140畝出租引進藏紅花産業,擴大村民就業範疇,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發展紅利村民共享。

  “第一年種植藏紅花時,我們就獲得了22萬元的淨收入利潤,去年淨利潤是28萬元,我相信今年藏紅花的收益要比之前更高。”劉全龍對三弄村的未來充滿期待。

  為建設四個岱山提供智力支撐(紅色引擎領航共富)(5)

  岱山衢山鎮三弄村田園風景。 魏嫣然 攝

  與此同時,聚焦打造美麗鄉村“海島樣闆”,三弄村按照“四季有花果、四季見綠地、四季享好水、四季保整潔”的目标,完成所有村道硬化改造,完善村民健身廣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不斷改善村容村貌,扮靓生态底色。2021年,該村入選浙江省級美麗宜居鄉村,實現美麗蝶變。

  劉全龍表示,下一步,三弄村在注重美麗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籌建鄉村博物館,提升村民素養,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讓老百姓更有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帶領村民一起奔向共同富裕。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不僅是詩人筆下的美好憧憬,更是岱山打造“海島版”詩與遠方的生動實踐,步步皆是景、村村都是畫的海島共富圖正徐徐展開。(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