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十一檔其他兩部電影,《攀登者》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都很“難”。
故事取材于真實曆史事件,還原了當年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的故事。
幾位主演吳京、章子怡、張譯、胡歌、井柏然、王景春基本都在冰天雪地下進行拍攝,困難重重。
  
劇情與視效大家想知道的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不散這次想說點别的。
據數據顯示,每100次攀登6000m以上的喜馬拉雅山峰,就會有10-12.6例死亡事故。
而在《攀登者》裡的70年代,論裝備、醫療、後勤,遠遠比不上先進的現在,死亡更不可避免。
  
對普通人來說,你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到那裡,甚至是最低高度的珠峰大本營。
高寒、缺氧,随時沒命。
但對攀登者來說,珠穆朗瑪峰是天堂。
山再高,隻要攀,終能登頂。
也因此,最早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那群中國人,值得所有人銘記。
  
不散因此統計了有關珠峰攀登以及電影戲内戲外的30個冷知識點。
隻能浮光掠影地為你們展現:攀登珠峰和拍攝與此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1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其橫跨了中國、不丹、巴基斯坦等5個國家。
有一種說法,在藏語中,“珠穆”的意思為女神,“朗瑪”為第三,珠穆朗瑪峰也就是當地人民所親切稱呼的“第三女神之峰”。
  
2
電影裡方五洲撿到化石是真的,因為珠穆朗瑪峰幾百萬年前曾是海洋。
3
珠穆朗瑪峰由三條大山脊和三個坡面構成,由三脊、三壁組成的六條基本路線。如今,在三脊、三筆路線的結合與派生下,攀登珠峰的路線已有四十餘條之多。
但最終都必須回歸到東北山脊路線(也就是《攀登者》這條路線)、東南山脊路線、西山脊路線、北壁路線、西南壁路線、東壁路線。
  
4
珠峰北坡:即是從中國境内選擇登頂珠峰的路線,你需要從大本營到過渡營地,過度營地到前進營地逐漸進入東絨布冰川。
  
從前進營地走到北坳冰壁。
  
  C1(7028 米)-C2(7790 米),這一段 7400-7500 米處的大風口。攀登者通常從這裡開始使用輔助氧氣。
  
從 8300 米的 C3 出發先沿着山脊繼續向上攀登,這一段有三個“台階”,這三個台階經常堵車,是攀登中的難點。
  
過了第三台階爬上一個雪坡,再橫切過一段暴露感很強的岩石,前方 50 米就是頂峰!
  
5
攀登珠峰一定要遵循“兩點鐘規則”,及一定要在下午兩點前完成登頂,不然就必須回頭。
6
《攀登者》多次提到“窗口期”,指的是登頂珠峰最好的天氣周期,無雲遮擋,無風阻撓,視野開闊,天氣晴朗。
  
7
1953年5月29日,尼泊爾夏爾巴人向導丹增·諾蓋和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裡從南坡登頂珠峰,成為曆史上第一支成功登頂珠峰的隊伍。
8
1956年,以阿伯特·埃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那麼截止目前,世界上成功登頂珠峰的一共有多少人呢?答案是:4469人成功登頂7646次,也就是說這裡面有人曾經多次登頂過珠峰。
但也共有282人在攀登珠峰時犧牲。
  
9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在隊友劉連滿“搭人梯”的幫助下越過“第二台階”,首次實現人類從北坡登頂珠峰,于是第一次夜間無氧登頂珠峰。
但由于沒有影像資料證明,此次登頂沒有被國際社會認可。于是也就有了《攀登者》電影裡中國登山隊再次北坡登頂的故事。
  
10
王富洲當時用鉛筆艱難寫下“王富洲等三人征服了珠峰。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的紙條,與一面國旗和一尊毛主席半身像一起放在了頂峰附近的碎石下。
11
1975年5月27日,中國運動員和測繪工作者精确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新海拔高度為8848.13米,2005年,這個數字變更為8844.43米。
12
中國梯: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就在這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階”處,借助王富洲等人留下的冰錐,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這批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頂。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了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
這架金屬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13
潘多:1975年5月27日登上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14
片中多次提到的喬治·馬洛裡,是一位偉大的英國探險家,在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途中喪生。
有關他與隊友死前到底是否曾經登頂的争議也成為登山曆史上著名的"馬歐之謎"。馬洛裡在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回答說,"因為它就在那兒。'' ("Because it's there!")成為人們至今經常引用的名言。
  
15
  珠峰氣候極其惡劣,峰頂有時速達189公裡的飓風,氣溫可達零下73攝氏度,峰頂隻有海平面水平1/3的含氧量,加之還有時不時發生的雪崩,深不見底的冰坑…
還要防止肌肉溶血,腦水腫,肺水腫,感冒,肌肉拉傷,腰椎間盤突出,胃潰瘍,甚至是長時間便秘。任何一個發生,你差不多就可以回家了。
  
16
據《國内登山管理辦法》,攀登西藏5000米以上、其他省、市、自治區3500米以上獨立山峰,需提前一個月向省級體育行政部門報批,而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應當提前三個月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特批。
攀登珠峰,則必須有登頂8000米以上高峰的經驗。
17
夏爾巴人:夏爾巴人是住在中尼邊境上的跨國民族,他們深居深山老林,過去幾乎與世隔絕,後來因為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向導或背夫而聞名于世。
他們也做了很多珠峰垃圾清理工作,包括清理遇難登山者的屍體,因此也叫“珠峰清道夫”。
  
18
從國内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幫來說需要花費一輛車或一套房的首付,40+萬人民币往上走。
19
2019年一共有381位登山者獲得攀登許可,加上夏爾巴向導和一些後勤人員,估計攀登珠峰的有一千人以上。
因為窗口期較短,登山者在5月22日和23日集中沖頂,造成前所未有的“大堵車”。
20
珠峰路标,名為“綠靴子”的屍體路标其實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因為北坡這邊已經清理過一次8000米以上的屍體。
  
21
攀登珠峰需要多久?對普通人來說,得7天,甚至更久。對夏爾巴來說,至少3天。
世界上攀登珠峰南坡最快的人Pemba Dorjee Sherpa,2003年他隻用了8小時10分鐘,從南坡大本營到達珠峰頂峰,并保持吉尼斯世界紀錄至今。
  
22
珠峰大本營:攀登珠峰并不是一鼓作氣地沖頂,而是分階段做适應性攀登。
在珠峰共有5個營地,除大本營外,還有海拔5900米的一号營地,
23
  中國的梅裡雪山,也就是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的主峰至今仍是人類未能征服的“處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護而禁止攀登的高峰。
24
與珠峰有關的影視作品大多是紀錄片,比如豆瓣9.0分的《珠峰清道夫》、豆瓣8.7分的《最狂野的夢想:征服珠峰》、以及國内拍的《喜馬拉雅天梯》等。
攀登珠峰主題的電影國内上映過的有一部2015年的《絕命海拔》,這部電影改編自登山史上最慘烈的山難,12人葬身風雪。另一部電影來自韓國2015年的《喜馬拉雅》,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再就是今年的這部華語題材《攀登者》了。
  
25
《攀登者》從2018年7月立項,今年國慶上映,曆時15個月。
  
26
編劇阿來曾經做過關于1960年中國登山隊的攀登資料采集工作。
他在2014年還采訪了當時還健在的三位1960年登峰的登山隊員,并機緣巧合地與1975年中國第一位登頂的女性登山家潘多有過一次長談。所以片方找他的時候,他立馬決定了。
27
劇組在天津郊區摘了一處廢棄礦區,作為主要拍攝地點。
  
28
張譯在片中脫鞋赤腳攀爬的鏡頭,是在零下十度的拍攝現場,全程赤腳踩在雪地裡完成的。
  
29
吳京在拍攝前去了崗什卡雪峰嘗試海拔登山,除了學習專業登山技巧,也是為了讓自己投身于真實的雪域高原環境以獲取一手經驗。
  
30
《攀登者》在珠峰大本營舉行了關機儀式,創下了世界電影史上海拔最高關機儀式的記錄。
  
國産電影其實還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攀登題材。
攀登雪山本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不論最後攀登者成功與否,這種超越人體極限的運動都應該被稱頌。
而最早登頂珠峰的中國人,更應該被所有人銘記。
  
他們是誰,為什麼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他們又是如何登頂的。
而登頂,隻是登山的開始。活着從珠峰頂上下撤,才是最終目的。
這也是《攀登者》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借由“方五洲”說出這句台詞:登上去,活着回來。
  
這些環節都自帶天然的傳奇性。
所以,攀登類題材的影視作品很容易出神作。
雖然國際上有不少登山題材的電影,但此前中國并沒有關于同類題材的電影問世,無論從高海拔造成的多種困難,還是攝制團隊和演員的經驗,幾乎是一張白紙。
  
登山者是無畏的,拍攝登山電影也應該是無畏的。
希望有生之年,大家都能親眼目睹自己心中的“第三女神”。
  
  
每 期 福 利
電影票、衍生品、小禮品、大福袋...
每期都會有福利贈送!
  留言并轉發到朋友圈說出你對今天電影的看法,
我們将結合後台收到的轉發截圖 留言點贊數抽獎。
今天的福利是:
《攀登者》10張全國電影票
抽10人 / 每人1張
  
  
  
PS:上一期福利已經開獎,
  請中獎小夥伴将姓名、地址、聯系電話在後台私信給我們!
不散所有的活動隻在微-信-公衆号平台進行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 第1029 期 原創文章,珠峰控必看
  
相聚有時 / 電影不散
  微信号:busan-movie不散其他平台
豆瓣 | 知乎 | 微博 | 頭條号 | 網易号 | 搜狐号等
  【加入 不散官方微信群暢聊電影】
  添加微信tian_gou83或418947
138
備注“不散 所在城市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