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
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一片冬麥那個一片高粱
十裡喲荷塘十裡果香”
40多年前 伴随着改革開放
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代表作
《在希望的田野上》紅遍大江南北
歌曲唱出了了人民群衆發自心底的喜悅
祖國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
施光南音樂主題館
施光南音樂廣場,是以著名音樂家施光南命名的,在主題館中,你能欣賞到欣賞到施光南的音樂作品,每當聽到音樂響起,我想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有種莫名的興奮和沖動。這就是音樂的力量。無形卻具有強大的曆史穿透力,即使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歌,穿越時空直到現在卻依然充滿生機。施光南的音樂如一縷春風,像一束陽光,刻錄時代印記,滿懷愛國熱情,傳遞中國自信。
在場館内,收藏着當年施光南獲得的各種音樂獎項、歌曲手稿以及當年施光南用過的鋼琴。
東葉村
歌聲裡的家鄉 讓人心馳神往
現實裡的家鄉
就是施光南故裡
坐落在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
一個名叫“東葉”的小山村
從施光南音樂主題館驅車50分鐘來到了東葉村。東葉村的坐落講究負陰抱陽、依山傍水和環境的土肥草美。是個适宜人居住的風景極其優美的紅色旅遊特色村莊。
東葉村是施複亮、施光南的故鄉。施複亮、施光南故居的整個建築體坐北朝南,是1933年,施複亮先生與妻子鐘複光親自建造。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長方形,主建築為一間五開間堂樓加左右樓梯間,兩側廂房各一間,形成三角合院式院落。兩側貼建樓屋四間。有前院後院,占地面積315平方米。
說起音樂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施光南。在金華人的記憶深處,一定有一個位子是留給施光南的。
施光南的父親施複亮,原名施存統。中國早期活動家、共産黨早期領導人。中共最早的黨員之一,參與了東京共産主義小組的組建工作。施複亮和施光南,父子二人滿腔的愛國精神和與時代共鳴的激情。
故居的外部還是保持着當年施複亮和施光南父子居住時的舊貌,沒有太大的改動,白牆黑瓦。推開木門向裡走,木制的門梁,木制的門窗,木制的樓闆,仿佛一切都還是原先的模樣。時間改變了許多,卻不曾改變那個時代所留在這裡的氣息。
這是施複亮和施光南的卧室。位于故居的東側,室内陳設簡樸,僅有一些簡單的日用家具。山清水秀、鄉風淳樸的東葉村給施光南留下了幸福美好的回憶。在1981年的時候,施光南借着對東葉村的美好回憶,完成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譜曲,将上世紀80年代農村欣欣向榮的畫面表現得淋漓盡緻。
在故居中還有一個花園,雕刻着施複亮和施光南的石像。在花園的涼亭裡歇息一會,便繼續起身遊覽。
來到二樓,是施複亮的一些介紹、一些生前的用品和重要的信件。讓後人了解他的生平經曆。
這個電視機在當時可以說是特别難得東西了,而且這是毛澤東主席在1960年送給施複亮的,非常具有紀念價值。
施複亮在上海大學任教期間,認識了自己的伴侶鐘複光,兩人常常在一起談理想、聊人生、探讨社會問題,交往頻繁,志同道合。感情日益深厚。為表達對鐘複光的情意,施存統毅然将自己的名字改為施複亮,之後一直使用施複亮這個名字。他專門雕刻了 一枚“複光複亮”的塗章,并在1926年和鐘複光結為夫妻,相伴終生。
施複亮和施光南父子二人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進步,帶來很重要的功勞,也在中國的曆史長卷中畫上了濃濃的一筆。
小山村中小塘、小亭、小路勾勒出了一幅安靜祥和的畫面。村口的那棵大樟樹,向人講述着東葉的曆史。
初夏是個出遊好時節,加上一個富有音樂氣息的美麗鄉村,非常适合來走走,周末帶上三五好友,一起來這浪漫的鄉村來聽歌、聽施複亮和鐘複光美好的愛情故事吧~
推薦遊玩線路:東葉村——山頭下古建築群——畈田蔣村
山頭下古建築群,在2000年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浙江省曆史文化保護區。有着“中國曆史文化名村”之稱。這裡的房子是典型的徽派建築,以黛瓦、馬頭牆、磚雕、木雕、石雕為特色,以天井、大廳為居家特點。歲月斑斓的白牆上留下了時間的裂痕。鱗次栉比的老屋早已被風雨腐蝕褪下了明麗的色彩。記錄着曆史的滄桑和歲月的積澱。
畈田蔣村位于金東區傅村鎮北部,村莊曆史悠久,村祖蔣伯成于明朝初年由義烏山塘村擇居此地,以地形和姓氏為村名——畈田蔣,系詩壇泰鬥艾青的出生地。村内共有明清特色古建築群36幢。建築群中廣泛應用木雕藝術,梁、枋、牛腿、雀替、天花、門窗等所見之處無處不雕,在我國古建築中獨樹一幟,極具保護利用價值。艾青故居于2006年3月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