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十二章誤解自己時的正确态度

論語十二章誤解自己時的正确态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6:59:32
原文: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譯文:

孔子說:“居于高位的人,待人不能寬宏大量,舉行禮儀不恭敬嚴肅,遇到喪事沒有哀恸,我怎麼看得下去呢!”

論語十二章誤解自己時的正确态度(理解論語第三篇26章-居上不寬)1

逐句解釋: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

居上:居高位,指統治階級。寬:寬宏、仁厚。臨:面臨、遇到。

居于高位的人,不能寬容大量,對待禮法不恭敬嚴肅,遇到喪事也不哀悼。

吾何以觀之哉!

觀:觀看、觀察

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

心得總結:

本章是對禮法制度的強調和說明,指出身居高位之人應該寬宏大量,對待禮儀應該恭敬嚴肅以及對待喪事要有深切哀悼。

孔子終其一生都在為構建一套禮法體系而努力,他希望通過禮法制度打造一個和諧美麗的世界來,讓人們安居樂業、世界大同。

身居高位的統治階級表面上對儒家禮法頗為贊賞,然而在具體實行時卻并不遵守。領導人表現出刻薄寡恩,氣量狹窄;對待禮儀多有不敬,敷衍了事;遇到喪事連起碼的哀痛難過都沒有。這讓孔子痛心疾首,實在看不下去。

其實不隻春秋各國不實行儒家的思想,後世各朝對于儒家禮法的實質也并不尊崇。雖說我國被儒家思想統治了兩千年,但實際上統治階級表裡不一。他們選取儒家思想部分進行了有利于自己的改造,如君權神授、君為臣綱、尊卑有序等。對于儒家核心思想仁義、寬恕、忠孝、克己等,統治階級則紛紛抛諸腦後。

孔子的思想究竟對于社會的發展有沒有積極意義呢?應該是有的。無論孔子還是老子,他們的原始思想都非常樸素,也非常深遠,他們旨在構建一個美麗和諧的社會。這種思想與如今的科學發展觀其實并無沖突,反而是一種有益的互補

孔子強調的是仁義和秩序,科學發展強調的是創造與進步。可以理解為孔子從人文的角度提升和改造,科學則從物質的角度提升和改造,兩者結合才能打造出美好的社會來。

附圖:

論語十二章誤解自己時的正确态度(理解論語第三篇26章-居上不寬)2

《論語》、《道德經》逐章解讀,基于當前社會背景,從哲學和科學的角度思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故弄玄虛、不搬弄是非;實事求是、謙卑恭敬;道法如飛、從善如流。

相關文章:

理解《道德經》電子版

如何理解《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思想真的反動嗎?

我們學習《道德經》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要學習《道德經》和《論語》等國學經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