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聽到“小樹不修不直流,孩子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育兒俗語,說明了懲罰教育在育兒教育中的重要性。
由于大多數家庭都是隻有1到2個孩子,棍棒教育越來越少,但并不代表已經完全消失了。上個月環球時報就報道了一位湖南的小女孩,就因為不聽話,被媽媽打一耳光。後來,女兒總是會聽到“嗡嗡”的聲音,經過醫生檢查,孩子的鼓膜出現破損,幸虧醫治及時,才保住了孩子的聽力。
面對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父母苦口婆心地講了很多道理,孩子卻充耳不聞。父母氣上心頭,身不由己打了孩子也在情理之中。但父母應該知道,打孩子隻是手段,不是目的。調皮的孩子是需要管教,但是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并不全在孩子。
當孩子犯錯後,父母隻是一味的縱容,孩子的行為就會越來越猖獗,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壞孩子。孩子有些錯誤的行為,父母如果不及時制止,結果就是你舍不得打孩子,就會有人替你打,且後果不可預估。
當孩子有下面3個惡習時,父母不得不出手
1、推卸責任
有些孩子一旦闖禍以後,就開始怨天怨地怨空氣,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毫無責任感。如果父母總是心慈手軟,苦口婆心的說教,孩子還是屢教不改。這時候父母就應該給他一點教訓了,這個壞習慣是絕對不能遷就的。
父母在教訓完孩子後,要讓孩子知道:犯錯不可怕,敢于承擔責任才是好孩子。爸爸媽媽打你,不是因為你犯錯了,而是因為你推卸責任。
2、對危險物品充滿好奇
小孩子對什麼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看見什麼都要摸一摸,看一看,甚至會玩一些危險物品,例如:刀子、插座、打火機等。當孩子總是玩這些危險物品,且屢教不改,父母是該考慮通過體罰,讓他長長記性了。
3、動不動就摔東西
有些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和家人嬌生慣養,一不順心就有摔東西的壞習慣。孩子摔東西的目的有兩種,一是通過摔東西發洩自己的不滿,二是想把舊東西摔壞,買一個新的。
孩子無論是出于哪種目的摔東西,這種行為都是不可原諒的。如果這種行為父母不及時糾正,長大後心情不好就摔東西,很容易傷人傷己。
孩子調皮,父母是可以給點小懲戒的,這5種情況一定不要打
1、孩子3歲之前,父母不要打孩子。
2、父母暴怒的時候,不要打孩子。
3、有外人在場,父母不要打孩子。
4、孩子不知道錯,不要打孩子。
打孩子也有技巧,孩子這4個部位,父母再生氣也不能打1、頭部
父母生氣時,經常伸手就給孩子頭上來一巴掌。頭部是我們人類重要器官,神經傳輸的中心,父母總是打孩子腦袋,很有可能導緻孩子腦震蕩以及其他風險。
2、屁股
頭部不能打,屁股上肉多,打兩下沒有問題吧。這是很多家長的一個誤區,屁股雖說肉多,但這裡的細胞也是相當豐富的,很有可能導緻孩子組織挫傷,血液循環不暢,嚴重時還會出現嚴重的腎髒疾病。
3、後背
兒童後背的肌肉和脊柱還在發育,對内髒的保護能力還不足。父母如果用力過猛,很有可能導緻孩子内髒受傷,或者脊柱受損。
4、耳朵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聽話,最喜歡做的就是擰耳朵了。其實耳朵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結實,父母用力過大,也有可能導緻耳道拉傷、鼓膜受損,影響孩子聽力。
父母應該如何打孩子,才不會傷到孩子,還能讓他長記性
1、選擇合适的工具
打孩子最好選一些材質不太硬的工具。例如報紙、雜志等,既能起到懲戒的作用,也不會打出問題。
2、轉移被打目标
還有一個辦法,既可以起到懲戒的目的,又可以讓孩子不手疼。父母不妨找一個替代品,比如孩子的玩具,讓孩子知道不聽話的後果,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3、注意頻率
父母教育孩子,難免會利用懲戒的手段,但不宜太頻繁。有些手段用的多了,就失去了威懾作用。懲戒手段隻适合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才可以偶爾使用。這樣才能通過小懲戒,起到大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