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美國内戰法案

美國内戰法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3:50:03

一項法案終結一場内戰

美國内戰法案(一項法案終結一場内戰)1

公元前91年末,古羅馬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内戰,史稱“同盟戰争”。位于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八個羅馬同盟國家率先發難,舉起反抗盟主羅馬的大旗,其他同盟國家紛紛響應,風起雲湧的戰火直接指向羅馬。德國著名軍事哲學家克勞塞茨指出:“一切戰争都可看作是政治行為。”當國家陷入四面楚歌、危急存亡之際,羅馬人所需要的不僅是軍事實力,更需要政治智慧。

戰争緣起

戰争爆發前夕,羅馬護民官馬爾庫斯·德魯蘇斯提出一項法案,授予羅馬同盟國的公民以羅馬公民權。其實,蓋烏斯·格拉古早在30年前就提出過類似的法案,對擁有拉丁公民權的人授予羅馬公民權,對居住在意大利半島的其他人授予拉丁公民權。遺憾的是,這個法案因李維烏斯·德魯蘇斯“攪局”而夭折。到如今,他的兒子馬爾庫斯則步其政敵後塵,而且提出一步到位的法案,讓所有意大利人民獲得羅馬公民權。

羅馬共和國是在很小的羅馬城邦基礎上發展壯大的,從王政時代到共和時代,羅馬勢力逐漸從意大利半島拓展到歐亞非三大洲。一直以來,羅馬人把亞平甯半島同盟國的人民稱為“意大利人”,這些人擁有拉丁公民權。較之羅馬公民,他們是次一等公民。羅馬公民擁有完全的公民權,而拉丁公民沒有投票權,也沒有資格擔任公職。随着羅馬的不斷擴張,同盟國公民與羅馬公民并肩戰鬥,承擔相同的義務,卻沒有相同的權利。這一點,無疑讓同盟國人民感到不公與不滿。有頭腦的政治家意識到,如果不解決同盟國人民的公民權問題,推行農地改革也好,調整經濟政策也好,實施軍制改革也好,都不能徹底化解共和國的内部矛盾。

護民官馬爾庫斯經常與各同盟國權勢人物接觸,了解各國人民的訴求。出于強烈的危機意識,他決定提出授予意大利人羅馬公民權的法案。然後,此法案提交公民大會讨論,卻引起一片混亂。馬爾庫斯關于法案的說明演講多次被怒吼聲打斷,反對者不僅有以執政官為首的元老們,而且包括衆多貧窮階層的平民。按說窮人應該歡迎社會變革,可他們卻不肯與盟邦人民分享公民權,關鍵在于怕喪失羅馬公民的優越感。

按照法律規定,在進入表決之前,護民官可以行使否決權,以使法案不必訴諸表決。為了避免正面沖突,馬爾庫斯果斷行使了否決權。随後,馬爾庫斯離開會場回家,在護送他的支持者中混進了一名反對者,當時沒有人注意到。當馬爾庫斯邁向自家住宅的時候,突然慘叫一聲,倒在地上,一把鞋匠用的短刀刺入胸膛,鮮血不停地流淌。咽氣之前,他說出最後一句話:“什麼時候羅馬多一些像我這樣的人……”

此前,有人要動員一萬名意大利人到羅馬遊行示威,因為猶豫而沒有行動。護民官遇害,恰似火上澆油,讓意大利人的不滿情緒達到沸點。原指望以平和方式解決羅馬公民權問題的盟友們大失所望,各部落開始秘密聯絡,準備與羅馬決裂。而羅馬方面,以為解決了馬爾庫斯,就可以把問題扼殺于萌芽狀态,從此平安無事了。殊不知,心懷不滿的盟友已經暗暗行動,戰争一觸即發。

兩敗俱傷

公元前91年歲末,一位羅馬官員在阿斯庫魯姆恐吓群集于劇場的民衆,被激怒的民衆當即将他打死,這樣與羅馬撕破臉皮,戰争的導火索由此點燃。于是,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馬爾西、馬爾基諾、皮琴特、派利諾、維斯蒂諾、普林塔諾、薩姆尼烏姆、比爾皮諾等八個部落聯合起兵,正式向羅馬宣戰。這八個部落決定組成新的國家,國名就叫“意大利”,首都設在亞平甯山麓的科爾芬尼烏姆。

一時間,“叛亂”的烽火四起,形成進逼羅馬之勢。羅馬方面大為震驚,不得不趕緊調兵遣将,做好迎戰的準備。他們在坎帕尼亞地區畫一條線,劃分南北兩個戰區。執政官普布利烏斯·魯迪利烏斯·魯普斯為北部戰區總指揮,另一執政官盧奇烏斯·尤裡烏斯·恺撒(此人并非舉世聞名的恺撒大帝,乃恺撒大帝之叔父)負責南部戰區。所有傑出将領都披挂上陣,北部戰區有多次出任執政官、骁勇善戰的常勝将軍馬略和日後威震四方的龐培之父格涅烏斯·龐培,南部戰區以年富力強、戰功顯赫的蘇拉為先鋒,年僅24歲、日後成為“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也出任軍團長。意大利方面針鋒相對,北部戰區以馬爾西族出身的智勇雙全的昆圖斯·西羅為總指揮,南部戰區由薩姆尼烏姆族出身的蓋烏斯·姆迪魯斯挂帥。與羅馬一樣,每個總指揮名下配備五個軍團。

這是一場知己知彼的内戰。起義軍中的士兵約有一半來自羅馬同盟軍,有些士官已經有了羅馬公民權,這次也毫不含糊地站在家鄉一邊,與父老鄉親一起反對羅馬。昨天還是一起征戰、同宿一個營帳、同吃一鍋飯菜的戰友,今天卻成了兵戎相見的仇敵。公元前90年,雙方在各地進行了多次激烈交戰。上半年意大利方面占優勢,下半年羅馬方面占優勢。羅馬方面,北部戰區總指揮、執政官普布利烏斯·魯迪利烏斯·魯普斯戰死,南部戰區有兩名軍團長犧牲,無論是南路軍和北路軍,都受到嚴重的挫敗,傷亡極大。意大利方面,損兵折将也很厲害。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戰火蔓延之處,滿目瘡痍,殘煙、灰燼、瓦礫、血迹。許多羅馬陣亡将士的遺體來不及運回羅馬,隻好就地埋葬。執政官戰死後,他和一些知名公民的遺體被運回羅馬,由政府舉行國葬。送葬的首都居民面色悲傷,心中焦慮:兄弟阋牆,兩敗俱傷,究竟鹿死誰手,還是一個未知數。

危機化解

公元前90年冬天,交戰雙方進入休整狀态。執政官盧奇烏斯·尤裡烏斯·恺撒返回羅馬,因為另一位執政官已經戰死,他必須回首都主持公民大會。這一次,他向公民大會提出了一項老調重彈的法案,提議接受戰争之前各同盟國提出的要求,授予所有同盟國家公民以羅馬公民權,前提條件是各同盟國必須結束對羅馬的戰争。這項法案被稱為《尤裡烏斯公民權法》。

以前每次提出開放羅馬公民權的法案總會引起風波,提案人不僅遭到怒罵,甚至付出生命代價。這一次風平浪靜,法案順利獲得通過,無論是元老院議員,還是普通公民,都沒有表示異議。内戰的損耗,使他們清醒地看到,若不在政治上作出讓步與修複,戰争必将持續下去,意大利還會遭受更大傷害,羅馬也可能土崩瓦解。

《尤裡烏斯公民權法》正式成為法律之後,很快收到明顯的效果。那些猶豫不決的部落不再觀望,欣然接受了羅馬公民權,明确表示站在羅馬這一邊。參戰的同盟國之所以反對羅馬,理由就是争取公民權,既然權利已經落實,就失去了戰争的口實。“意大利”首都失陷之後,指揮官昆圖斯·西羅逃到南部山區繼續抵抗,由于戰争的名分不存在了,士氣比較低落。至公元前89年,随着昆圖斯·西羅的戰死,曆時二年的“同盟戰争”宣告結束。羅馬雖然元氣大傷,卻未曾出現東方國家君主們所喜聞樂見的情景,它既沒有深陷泥潭不可自拔,也沒有從此一蹶不振。

毫無疑問,《尤裡烏斯公民權法》的出台,對結束内戰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僅化解了羅馬與盟邦之間的主要矛盾,而且促進了羅馬的國家轉型,原加盟羅馬聰明的城邦國家和部落,從此成為羅馬國家内部的自治體,意大利與羅馬逐漸融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戰争的代價是慘重的,不過一方争得了平等的權利,一方實現了成長的轉型,總算沒有讓将士的鮮血白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