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受到基因的影響,從古至今都擺脫不了對蛇類和其他多足類動物的恐懼,尤其是對于像蛇一樣的爬行動物,即便是觀看它們的影像視頻或者聽到它們的聲音就不由的毛骨悚然,更不用說見到真實的蛇了。
而這種恐懼感其實也是我們的老祖宗“傳授”給我們的,因為在遠古時期,人們沒有足夠的武器和能力來抵禦這些野生動物的襲擊,隻有不停地東躲西藏才能勉強求神,而這種本能的恐懼就像基因一樣深深刻在我們的體内,讓我們感到畏懼和害怕。
恐怖的蛇類
蛇是一種十分特殊的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受到環境的影響,為了方便捕食和自我保護,它們逐漸将自己的四肢退化,采用蜿蜒向前的移動狀态,利用頸部肌肉的收縮來帶動全身的運動,整體看上去十分的順暢靈活,而且速度也是出人意料的快。
據說,世界上最快的蛇也就是黑曼巴蛇,其最快的行駛速度可以達到20公裡每小時,就算是人類的最快記錄也無法超越它們,而先天的速度優勢和靈活性也為它們的捕食活動添磚加瓦,讓它們得以更加輕易地捕捉到自己的獵物。
而在生物學上,蛇是一種典型的爬行類動物,其中包括近3400種不同的蛇類,毒蛇就占其中的15%,而且蛇類的分布範圍很廣,從南到北皆有分布,尤其喜歡生存在潮濕陰暗的森林地區。
不過絕大多數的蛇都不救輕易傷害人類,除非受到攻擊不然是不會輕易傷人的,因此全球一年累計的蛇傷人事件也不過8000例子,其中緻死的更是隻有不到10人。
體型最龐大的蛇
世界上蛇的種類衆多,而且體型差異也比較大,其中最小的蛇是長度不足10厘米的盲蛇,由于常年生活在黑暗的地底,視力逐漸退化,主要靠嗅覺捕獵,也因此得名。
而體型最大的蛇就是蟒蛇類,主要有蚺亞科和蟒亞科兩種,其中蚺亞科中最著名的是亞馬遜森蚺,這種蛇是以水生為主,通過産卵來撫育下一代,而蟒亞科的代表則是網紋蟒,主要栖息在東南亞地區。
而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蛇類族群中,森蚺的重量最大,而網紋蟒的長度最長。
目前來說,世界上第二大的蛇應該是非洲巨蟒,又被稱作是吞象巨蛇,這種古老的蛇類目前已經消失了,而根據它們的名字不少科學家們紛紛猜測,這種蛇類很有可能是以遠古的象類為食。
而根據現存的化石可以看出,非洲巨蟒的體長通常在12米左右,而體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00多公斤,是從4000萬年前開始的沙漠中的頂級狩獵者,是其他動物所畏懼的存在。
而非洲巨蟒隻是第二長的蛇,最長的莫過于在2009年煤礦中發現的巨蟒化石,經過科學家們不斷的驗算和估計,最終重新建立了這些蛇的虛拟模型,這些被稱為泰坦巨蟒的蛇類,體形最長可以達到15米以上,而其體重高達1噸左右,是熱帶雨林中的常見物種。
由于體型過于龐大隻能在30℃以上的潮濕環境中才能勉強生存和活動,據說它們曾經都是以巨型的短吻鳄為食。
不過,由于當前地球環境的變化,已經不再适宜如此龐大的物種存在,因此這兩種巨型蛇類早早的就滅絕了。
如今最長和最重的蛇應該還是森蚺和網紋蟒這兩類。不過目前被世界紀錄所記載的最長的網紋蟒也不過7.67米,重達158公斤,遠遠不及當年的非洲巨蟒和泰坦巨蟒。
蛇類的壽命到底有多長
其實根據種類的不同,蛇的壽命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人類的活動的影響,蛇類的壽命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不過大多數蛇類都存在有這樣幾種壽命規律。
根據科學家們反複多次的研究發現,一般體型較大的蛇類的平均壽命是要高于體型小的蛇的,而且養殖類的蛇的壽命要高于在野外獨自生存的蛇,毒蛇的存活年限要長于無毒的蛇類。當然這些說法隻是在大數據的統計下得出的,并不完全準确,肯定還會存在比較特殊的存在。
不過由于蛇類是比較典型的變溫動物,随着周圍生存環境以及氣候溫度的變化,它們的生存方式也會随之發生改變,比如一到寒冷的冬天,它們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态,進而使整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下降,從而更好的保存能量和熱量,以便幫助自己度過難熬的冬季。
而睡眠狀态其實也是蛇類延長壽命的一種手段,有科學家發現,經常冬眠的蛇類比不冬眠的蛇類的壽命要長好幾倍。
一般來說,體型較小的蛇類,存活的平均年限大概在10-12年左右,而體型較大的蟒蛇的生存時間就會更長一些,大概在20-30年左右。
結語
從古至今,在人類的心中蛇都是比較神秘且有靈性的存在,在人類誕生之前,蛇族就已經存在了,而且在遠古時期,不少部落和種族都把蛇族當作是神明來信奉,這也就導緻有不少關于蛇的神話傳說流傳下來。
比較常見的有萬年蛇,體型長達數十米的巨蟒,邪惡的降臨等等。但實際上這些都是經過藝術加工後的虛幻故事,與事實不符,因此不必相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