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俗語的話題,網上有兩種說法,有人說,農村俗語是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産、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人說,有些農村俗語并不一定是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産、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而是個别人憑空杜撰出來的,是必須否定的。其實,我是比較贊同第二種說法的,因為有些農村俗語的确“水分”很大,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
比如,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名字别帶‘蕊’與‘茹’,蓋房要看屋下土”。這句俗語其實就是很荒唐的一句俗語,并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說句實在話,當我剛看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我并沒有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後來通過查閱資料,才知道名字中不能帶“蕊”與“茹”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名字别帶“蕊”與“茹” 蕊,一個單音漢字,《蒼颉篇》中對“蕊”的解釋為“聚”也,意思為“聚集”;《廣雅》中對“蕊”的解釋為“華”也,意思為“植物的精華”;現代漢語辭典對“蕊”的解釋為“植物的生殖器官”。
而正是因為現代漢語辭典對“蕊”的解釋,才導緻某些人認為名字中帶“蕊”,寓意不好;一旦自己的名字中帶“蕊”,就意味着自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其實,這簡直就是一種謬論,持有這種說法的人怎麼不去看看《蒼颉篇》和《廣雅》中對“蕊”的解釋呢?況且,“蕊”,僅僅是一個漢字而已,哪有那麼多“說道”呢?
茹,也是一個單音漢字,《程傳》中對“茹”的解釋為“(植物)根之相連者”;《莊子·人間世》中對“茹”的解釋為“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茹”也就是“吃”的意思;《屈原·離騷》中對“茹”的解釋為“攬茹蕙以掩涕兮”,白話解釋為“拾起柔軟的蘭香之草想擦拭濡濕的雙目”,這裡的“茹”成為了“柔軟”;現代漢語辭典對“茹”的解釋為“臭”與“敗”。
而正是因為現代漢語辭典對“茹”的解釋,才導緻某些人認為名字中帶“茹”,寓意不好;一旦自己的名字中帶“茹”,就意味着自己與“臭”和“敗”扯上了關系。
持有這種說法的人怎麼不去看看《程傳》、《莊子·人間世》和《屈原·離騷》中對“茹”的解釋呢?幹嘛非要與現代漢語扯上關系不可呢?這是不是強盜邏輯呢?
因此,這句俗語實屬牽強附會,涉嫌對中國文字的“侮辱”,我們千萬别信。
二、蓋房要看屋下土 有人認為:房屋下的土質與家庭的财運非常有關系,如果房屋下的土質不好,就很難“長”出财富,因此,日子會過得很艱難。所以,在修房蓋屋的時候,要選擇土層較厚,土壤肥沃的地塊修建,否則,是很難發财的。
雖然說土壤中也能夠“長”出财富,但那是指“将經濟作物種在大田裡”才能夠“長”出财富,但有誰見過将經濟作物種在自家的房屋下的呢?将經濟作物種在自家的房屋下能夠生長嗎?如果不能,修房蓋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土層較厚,土壤肥沃的地塊修建,還有什麼用處呢?難道土壤中也會生出“運氣”來嗎?我看是不會的!
因此,持有這種說法的人需要醒一醒了。别被這種怪誕且荒謬的言論所迷惑。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通過以上講解和分析我們就能夠發現:農村的這句俗語是荒誕無稽的。因此,我們千萬别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