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風,吹皺了城市的喧嚣,帶來萬物勃發的氣息,而假期遇上美食,更是雙倍的快樂!當然,眼下梅雨的天氣讓人十分困擾,食欲不振,很多人沒有胃口,此時不妨來一道藥食同源的“盛夏清涼第一瓜”,沒錯,它就是——冬瓜!
涼意襲人頂呱呱,藥食皆佳品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有一個困惑:明明是在夏天上市,主打“清涼”的瓜為什麼要給自己取名叫冬瓜呢?這是因為成熟的冬瓜表面會有白色的蠟質粉狀物,越成熟的冬瓜,表面白色越多,很像挂了一層冬霜,所以“冬瓜”之名就産生了。
可别小看這層白霜哦,它起到了保護冬瓜表皮和保持水分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清熱潤燥功效,可以用來輔助治療口渴口幹、多飲多尿、身體發熱、幹燥等症狀。
冬瓜是一種藥食兼用的蔬菜,《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其(冬瓜)令人好顔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藥膳專著《随息居飲食譜》也對冬瓜的食療價值給了很高評價∶ (冬瓜)清熱,養胃生津。作為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瓜類菜品,冬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且膳食纖維含量很高,有助降低膽固醇、降血脂。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冬瓜含鈉量較低,是典型的的“高鉀低鈉”食品,對動脈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壓、腎炎、水腫膨脹等疾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此外冬瓜的熱量很低,100克冬瓜的熱量隻有11大卡,可以說是“減脂利器”!
中醫認為冬瓜性味甘淡,性涼,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四肢浮腫、暑熱口渴、尿路感染、痔瘡等疾病,亦可治療水腫、痰喘、暑熱、痔瘡等症,還可以解魚毒。冬瓜皮味甘性微寒,用來煮湯喝也可達到消腫利尿,清熱解暑的作用。冬瓜子又稱白瓜子,性味甘涼,具有潤肺化痰、消癰利水的功效,對改善痰熱咳嗽、肺癰、腸癰等有益處。除内服外,冬瓜外用也有療病的功效,古籍《千金方》提到,治夏月生痱子,可取冬瓜切片,搗爛塗在局部皮膚上,亦有良效。
怎樣挑選一個好冬瓜
好的冬瓜外形要勻稱、沒有斑點、肉質較厚、瓜瓤少。用手掂一下,分量重的水分足、肉厚瓤少,是好冬瓜;分量輕的肉質疏松、水分不足、瓜瓤較多。
做冬瓜盅選小冬瓜:這種冬瓜大小适合,肉薄汁多瓜瓤大,味道香。
炒冬瓜挑深綠皮的:這種冬瓜表皮光滑,肉質厚實,炒着吃不容易出湯,是做燒冬瓜的最佳選擇。切塊的冬瓜要挑瓜瓤筋絡粗糙、瓜籽多、肉質可見淺綠色紋理的,不易出湯。
冬瓜湯選淺綠皮的:這種冬瓜表皮白霜較多,肉質薄且松軟,容易入味,因此适合煮湯用。切塊的冬瓜要選籽小的,肉質比較鮮嫩,更适合煮湯,但是淺綠皮冬瓜不宜久煮,開鍋後通常煮十幾分鐘即可。
要美味更要健康——夏日冬瓜菜譜
冬瓜本身口味非常清淡,有一定的飽腹感,夏天直接用水煮熟後食用能有一定的減肥去浮腫的效果,不過還是建議把冬瓜洗淨,帶皮切成小塊,放在榨汁機裡面打成汁喝比較好,有一種淡淡的清香,還可以加幾滴蜂蜜或檸檬汁進去,味道更甜美一些。當然您也可以在假期嘗試一下這幾道清涼美味的冬瓜菜譜喲!
冬瓜銀耳羹
材料:冬瓜250克,銀耳30克。
做法:冬瓜切片狀,銀耳水泡發;放油燒熱,把冬瓜倒入煸炒片刻,加湯、鹽,燒至冬瓜将熟時,加入銀耳、味精調勻即成。
功效:此湯羹具有清熱生津,利尿消腫之功效,适宜于高血壓,心髒病,腎炎水腫等患者服食。
冬瓜海帶薏米湯
材料:鮮冬瓜250g,(帶皮)生薏米50g,海帶100g
做法:先将冬瓜洗淨切成粗塊,生薏米洗淨,海帶洗淨切成細片狀。将以上三物同放進砂鍋内,加适量清水煮湯食用。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涼,《本草經集注》中記載“止消渴煩悶,解毒”。薏苡仁味甘、性微寒,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海帶味鹹、性寒,可化痰、利水,這道菜适于夏季食用,是解暑、祛濕之佳品。
冬瓜老鴨煲
材料:一隻處理幹淨的麻鴨,一小碗蕙米 —大塊帶皮的冬瓜,兩顆蜜棗,數片鮮姜,調料适量
做法:
将薏米淘淨後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
麻鴨斬成核桃大的塊,加—湯匙花雕酒用沸水焯透、撇淨髒沫後撈出瀝幹
冬瓜去籽後帶皮切成一寸的大塊
鍋中放少許油,煽炒姜片後放麻鴨塊翻炒三兩 分鐘,倒入開水燒開,炖一個小時後放入冬瓜接着炖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
這道菜可健脾胃、消水腫、祛暑降溫。不但湯鮮味美,而且富含蛋白質、單不飽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大量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
溫馨提示
冬瓜食用禁忌
每周吃冬瓜不宜超過三次,如果是冬瓜湯,也不宜多喝,每次200克以内即可;平日有脾胃氣虛、胃寒疼痛者的人更要少吃;久病與肢冷者忌食。
冬瓜烹調建議
如果是炒着吃,建議配溫性的牛肉,或加蒜、姜、洋蔥、豆豉等偏溫配料。
如果是炖冬瓜湯,建議加入骨頭和性熱的生姜、蔥白。
如果是用冬瓜煮粥可以和性溫的紅薯一起煮,能起到暖胃作用。
來源:杭州市中醫院
通訊員:徐尤佳
編輯:黃萌楣 周芸
審校:謝濤
核發:萬洪新
圖片: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