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9 07:50:58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

  天地間,萬物有靈

  種群紛繁,皆相伴而生

  一同栉風沐雨,行循自然

  多樣生命,雖生而不同

  卻于彩雲之境,相依而存

  在這裡

  有這樣一群“守護者”

  他們與動物為伴,與植物為友

  以自然之道,用心守護萬物之生

  ↓↓↓↓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2)

  蔡希陶:揭開雲南植物王國的面紗

  1958年12月,有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帶着“18勇士”,來到這裡,披荊斬棘,“雙手劈開葫蘆島”,建立了我國第一座熱帶植物研究基地,這位著名的植物學家就是蔡希陶先生。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3)

  蔡希陶

  蔡希陶先生是我國最早對雲南植物進行全面調查的科學家,他揭開了雲南植物王國神秘的面紗。“誰說中華無熱帶,大好河山滿金銀”,這曾是蔡希陶先生寫下的贊美西雙版納的詩句。

  1958年深秋,專家們經過研究讨論,一緻認為位于西雙版納羅梭江畔的葫蘆形半島地帶,是建立熱帶植物園的理想地點。

  在西雙版納的茫茫林海中,蔡希陶先生帶領着一群青年學子開始了新的熱帶雨林冒險。當時,那裡還保持着最原始的模樣,但在他們眼裡,是建立植物園的好地方,這座隐世不出的葫蘆島,在未來60多年的時間裡,即将成為亞洲最美最大的熱帶植物園。

  1959年元旦,版納植物園宣告成立,蔡希陶為第一任園主任。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4)

  蔡希陶(左二)和青年科技人員

  在西雙版納綠色的土地上,蔡希陶與同事發現了難以數計的于人類生産、生活有用的植物,引進了許許多多外國的植物加以馴化,在植物分類、植物資源學的研究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了尋找南藥血竭資源植物,為了抗癌植物美登木的發掘利用,處處充滿險惡的深山密林也未能使蔡希陶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卻步,他以豐富的植物學知識在綠色的大地上寫下了一篇充滿恢宏氣勢的“大地論文”……

  熊朝永:亞洲象的“象爸爸”

  17年來,熊朝永與森林為友、與大象為伴,守護着在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的亞洲象和其他美麗生靈。為了野象“然然”更好地康複,他毅然解掉了固定在它四肢上的鐵鍊;為了救助脾氣暴躁的“昆六”,他差點葬身在象腳下……熊朝永先後參與了20餘次野生亞洲象救助工作,大家都親切稱呼他為“象爸爸”。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5)

  熊朝永與亞洲象

  與此同時,熊朝永積極研究和總結輔助亞洲象繁育技術,和團隊成功輔助繁育出9頭小象,目前成活率100%。不斷探索總結亞洲象救助方法和經驗,參與撰寫發表《亞洲象曼陀羅中毒的診治》等13篇學術論文,為科學救治亞洲象提供了參考依據。參與編制的《亞洲象野外救助技術規程》《亞洲象人工輔助育幼技術規範》等三項标準,填補了我國亞洲象保護标準空白。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6)

  熊朝永與亞洲象

  “城市需要發展,就面臨着大自然會被破壞,而森林和動物的家園也都受到了威脅,留住它們的家園其實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這是熊朝永時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和善敏:33年如一日 守護蘭坪的綠水青山

  和善敏是蘭坪縣林業和草原局新生橋天保所所長,從1988年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森林管護和資源保護工作,轉眼已33個年頭。他深深熱愛着森林管護與動植物保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7)

  和善敏

  來到新生橋天保所工作後,和善敏經常接到有關動物受傷救助的電話。2018年,在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新生橋天保所臨時動物救助點正式成立了。經過近四年的努力,救助點先後救助過滇金絲猴、黑熊、猕猴、豹貓、雕鸮、高山秃鹫、綠孔雀及鳥類等各種動物共122隻(頭),通過救治,達到放生條件的動物已被放生,讓他們重新回歸大自然。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8)

  臨時動物救助點的動物

  臨時動物救助點建立後,和善敏堅持與同事一起巡山,喂養動物,由于長期扮演飼養員角色,臨時動物救助點的動物與他很“親近”。工作中,和善敏愛崗敬業、樂于助人的品質赢得了同事的尊敬、贊揚。

  餘務标:守護滇金絲猴

  他們展開了一場“接力賽”

  58歲的餘務标,已在護林員崗位上工作了16年。靠保護滇金絲猴,他成為當地有名的“猴王”。

  天池保護區位于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分别為北面的龍馬山片區和南面的天池片區,總面積14475公頃,這裡是滇金絲猴分布最南端的栖息地。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9)

  餘務标

  對餘務标而言,當護林員,“一開始隻想着有個活幹”。認識的轉變,源于村裡的缺水危機。早年,村民靠山吃山,對放火燒山擴大牧場習以為常。不過,山林毀了,自然的報複很快顯現。自此,餘務标清醒認識到守護山林的重要性。為制止村民的偷獵行為,他還曾與村裡的親戚鬧翻過。

  龍馬山片區的滇金絲猴分布較多,從小跟随父親在山裡放牧,熟悉山林環境的餘務标也在常年巡護山林過程中,與滇金絲猴建立了深厚感情。“跟蹤保護時間長了,感覺滇金絲猴就像自己的親戚一樣,幾天不進山看一眼,覺也睡不好。”餘務标這樣形容自己與滇金絲猴的感情。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0)

  天池保護區内的滇金絲猴。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10餘年來,龍馬山片區的滇金絲猴種群數量已由八十多隻增長到一百八十多隻。“保護是有價值的,不保護前,樹少了、野生動物少了,現在植被恢複了,在村裡都能聽到野生動物的叫聲。”當護林員16年來,餘務标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自豪。

  王紫江:緻力于保護紅嘴鷗和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等黑頸鶴等鳥類

  1957年,王紫江教授考進雲南大學生物系學習動物專業,三年後進入教學實習和科研實踐階段。上世紀60年代初,他跟随教師一起到滇池水域考察,發現了很多水鳥,其中一種就是紅嘴鷗,當時數量并不多……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1)

  王紫江

  1985年11月,當紅嘴鷗首次大規模飛臨昆明的滇池和盤龍江邊時,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王教授也開始系統地研究紅嘴鷗。1986年,他們在昆明市工人文化宮舉辦了一次紅嘴鷗圖片展。1987年,當紅嘴鷗再次飛臨春城時,王教授牽頭成立了“昆明市紅嘴鷗協會”,後來更名為“昆明鳥類協會”,還率先組織研究并生産出紅嘴鷗專用飼料。

  為了進行紅嘴鷗的科學調研,王紫江還曾不慎落入滇池中,當時情形十分危險……那是1991年的冬天,王紫江一行人在滇池水域進行調研,想要掌握海鷗的數量。他們乘坐的快艇在湖面上轉一個急彎,沒想到側翻了,所有人都落進了水裡。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2)

  紅嘴鷗飛臨昆明 郭建麗 攝

  冬天的滇池水冰冷刺骨,當一個個落水者被救起以後,大家發現年過半百的王紫江不見了……後來才發現他竟被壓在了快艇下面!危急時刻,幸好一位漁民的木船從旁邊經過,衆人合力把王紫江拉上了木船,直說:“太危險了,太危險了!”

  即便是有過如此危險的經曆,說起大半輩子為研究和保護紅嘴鷗所付出的心血,王紫江教授依然沒有後悔過。

  管開雲:一生熱愛 守護花開

  管開雲:1953年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現借調擔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态與地理研究所伊犁植物園主任。主要從事保護生物學和花卉資源學研究,先後對杜鵑花屬、山茶屬、秋海棠屬等植物進行系統研究,獲得10項國家發明專利。參與了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總體規劃工作,主持完成了世博園大溫室的建設和布展。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3)

  管開雲 資料圖

  管氏秋海棠、開雲山茶花,這兩種植物都是以管開雲的名字命名的。36歲那年,管開雲申請到海外系統地學習植物學。也是從那時起,管開雲接觸到了秋海棠屬植物的保護和研究領域。這類植物在雲南野外随處可見,也成為管開雲一輩子的研究方向。當時已有團隊做了分類學研究,但保護和育種研究在國内還比較欠缺。管開雲和團隊首先将精力放在了種質資源收集和保存上。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4)

  管開雲查看植物的生長情況 資料圖

  秋海棠野外分布狹窄,品種又多,經常在一個山洞裡就是一個特有品種。而且,越是珍稀瀕危的,分布點就越難到達。為了收集秋海棠,管開雲幾乎走遍了雲南的山林陡崖。一次,管開雲看到一株秋海棠長在懸崖上,年近六旬的他不顧危險攀石而上,“那株秋海棠肯定是稀有品種,我們應該收集保護起來。”

  馬國祥:農民大叔守護8棵世界極瀕危植物30年

  今年58歲的雲南省文山州富甯縣者桑鄉村民馬國祥,守護村口8株參天大樹30多載。他常愛跟身邊的人說:“希望村裡的孩子,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能知道,曾經有人守護過這幾棵‘金剛’之樹”。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5)

  馬國祥 記者 張文峰 攝

  年近六旬的村民馬國祥也許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明白一個樸素的道理,“偉岸的大樹根下,是高樓人生産生活的命脈”;馬國祥之前也許并不清楚西疇青岡,被列入了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極危種”,意味着多麼的稀少或珍貴,但是他知道當地的幾棵“金剛”,發揮着保護水源等重大生态作用。正是基于對家鄉故土的眷戀,多年以來集聚起守護家園的赤子情懷,才讓馬國祥及其他村民自發守護西疇青岡的願望愈發濃烈。

  高樓村垭口的幾顆高聳入雲的高大青岡,與馬國祥“無親無故”,但是30多年來,一萬多個日日夜夜,他每一天都要花上相當時間在這幾顆樹上。除了時間,馬國祥用在青岡保護上的心思精力,以及因為照顧青岡而舍棄掉的其他,根本算不出來有多少。面對青岡自身繁育不易的問題,馬國祥更是孜孜以求,在多次嘗試失敗、連有的植物研究專家都沒有繁育成功情況下,靠勤奮的“土辦法”獲得初步成功。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6)

  西疇青岡 記者 張文峰 攝

  “我育苗不是為了賣錢,就是想看滿山的‘金剛’,那是我這輩子的榮光”。

  肖體進:當地守護雲南梧桐的“活地圖”

  老肖名叫肖體進,是雲南省楚雄彜族自治州元謀縣江邊鄉鹽水井村委會沙溝箐村的村民,同時也是一名護林員。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7)

  肖體進

  江邊鄉位于元謀中北部,地處金沙江南岸和北岸,因鄉政府駐金沙江邊而得名。2021年9月1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區生态農業研究所、元謀縣林草局、阿拉善西南項目中心等單位在元謀開展建立雲南省第一個雲南梧桐就地保護點行動,在江邊鄉沙溝箐村,向村民和護林員們贈送了人工繁育的雲南梧桐幼苗。

  作為現場的見證者,老肖生平第一次見到了野生的雲南梧桐。“以前我上山放羊的時候,也會常常見到這個(雲南梧桐),但數量不多,不知道是瀕危樹種。”也是從那時起,老肖和同事們巡山護林又多了一項任務,保護好雲南梧桐。

  山頂的風何止溫柔(被他們用心愛着)(18)

  雲南梧桐

  雲南梧桐曾在1987年《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中被列為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但長期以來,雲南種群一直處于衰退和受威脅的狀态。《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卷)中稱:“由于雲南中部地區開發早,自然植被破壞大,故雲南梧桐的野生植株已難找到,野生植株幾乎絕迹。”為了進一步保護該物種,2021年,雲南省頒布的《雲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名錄(2021)》(征求意見稿)中,已經将雲南梧桐列為雲南省即将搶救性保護的第二批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2021年9月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雲南梧桐也被納入其中。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

  地球是萬物共同的家園

  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需要全世界、全人類攜手同心、合力共建

  相信在雲嶺大地

  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守護者”

  繪就萬物和合共生的精彩畫卷

  總策劃:劉曉穎 鎖華媛

  策劃:李潔

  編輯:胡津滔 郭建麗 段杉杉 實習生:郭小煜

  設計:蔡陳晨

  綜合整理自雲南網、蘭坪縣融媒體中心、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雲南廣播電視台、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