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聲現象綜合問題
一、中考前瞻
根據考綱要求2022年中考必須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聲音的産生與傳播:人耳聽到聲音、聲速、回聲、“放大法”探究聲音産生的原因。聲音的特性:聲音的三要素(響度、音調、音色);響度、音調和音色及其影響因素。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樂音和噪聲的區别;減小噪聲的途徑。聲的利用、超聲波和次聲波。
二、回歸課本
1.聲音的産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産生條件:發聲體(聲源)振動産生聲音。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不是聲音也停止)。聲源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介質可以是氣體、液體或固體,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人耳聽到聲音的條件: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
(4)聲速: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在15 ℃的空氣中聲速約為340 m/s。
(5)回聲: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 s以上(15 ℃空氣,人與障礙物距離大于17 m),人耳能聽到回聲。
(6)“放大法”探究聲音産生的原因:許多發聲體振動不明顯,不易觀察,可借助輕小物體将這樣的發聲體的振動進行“放大”。如圖所示,小紙片在播音的揚聲器中或者發聲的鼓面上振動。
2.聲音的特性:
(1)樂音與噪聲:聲音按照聲源的振動分為樂音與噪聲。樂音是聲源有規律振動發出的聲音,噪聲是聲源無規律振動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樂音是好聽悅耳,使人愉快的聲音,噪聲是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休息及幹擾要聽聲音的聲音。
(2)樂音三特征:響度、音調、音色。
A.響度: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幅度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小,距離聲源越遠,人耳聽到聲音的響度越弱。
B.音調: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聲源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C.音色: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調和響度沒有必然聯系;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音調、音色一般不會變化,響度随傳播距離的增大逐漸減小。描述音調使用“高”、“低”;描述響度使用“大”、“小”。
3.噪聲:
(1)噪聲的等級及危害:噪聲單位:分貝(dB)。聽覺下限為0 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 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 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 dB。
(2)減弱噪聲的方法:防止噪聲産生,如摩托車的消聲器;阻斷噪聲的傳播,如道路兩側的隔聲闆;防止噪聲進入人耳,如戴防噪聲耳罩。
4.聲的利用:
(1)分類:可聽波——人耳可聽到的機械波,其頻率約為20 Hz~20 000 Hz;次聲波——頻率低于20 Hz的聲波 (大象可發出次聲波;地震、台風、海嘯、火山噴發均可産生次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 000 Hz的聲波 (貓、狗、海豚、蝙蝠能聽到) 。
(2)利用方式:
傳遞信息——根據音調,超聲波探傷等;利用聲音反射,蝙蝠回聲定位、聲呐、B超、倒車雷達。
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細機械、除去人體内結石、除塵、為空氣加濕。
三、易錯提醒
1.音調的高低與響度大小無必然聯系,音調高,響度不一定大。
2.音色隻與發聲體本身有關,與音調、音色無關。
3.聲速與音調無關,與介質的種類與溫度有關。
聲音三個特征的區分
1.根據描述的詞語區分:一般音調說“高低”;響度說“大小”;音色說“好壞”。
2.結合具體的語境區分:如“他說話聲音好大”指響度;“這歌聲好好聽”指音色。
3.振動的快慢決定音調:振動的強弱決定響度;發聲體決定音色。
4.根據波形區分:在同一坐标系内,波形疏密程度反映音調高低,越密,音調越高;振幅大小反映響度大小,越大,響度越大;波形不同的,音色不同。有規律的重複的是樂音,雜亂無章的是噪聲。
【易錯練習】
1.聲能夠傳遞“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
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
B.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
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
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内的結石
2.下列措施中屬于從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是( )
A.在道路兩旁植樹 B.開會時把手機關機或調成靜音狀态
C.電影院采用隔音牆 D.強噪聲環境下的工作人員戴耳罩
3.如圖所示,将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此處“不同”是指聲音的(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速度
4.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常溫(15℃)下,空氣中的聲速大于水中的聲速
B.“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音調放低些
C.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聲呐利用次聲波可以确定魚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5.如圖所示,同學們自制一件小樂器,在8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裝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8個玻璃瓶,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
A.音調 B.振幅 C.音色 D.響度
四、壓軸專練
1.2022年央視春節晚會首次實現全媒體傳播,并在4K、5G、VR、AR、AI等多方面進行技術創新,首次進行4K超高清直播,全程采用5.1環繞聲,實現5G内容傳輸,是一場真正的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的春晚.下面說法正确的是( )。
A.觀衆是根據音調分辨出鋼琴聲和二胡聲的;
B.5G的傳輸速度更大,是因為5G是通過超聲波傳遞信息的;
C.手機通過Wi-Fi收看春晚直播,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
D.收看過程中為不影響他人,把音量調小一些,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2.下列關于聲音說法正确的是( )。
A.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音調逐漸降低;
B. 老師講課時聲音洪亮是指老師發出聲音的響度大;
C. 公共場合要“輕聲慢語”, 輕聲指的是減小聲音的音調;
D. 人們根據次聲波的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聲呐
3.下列有關聲現象說法不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間考場附近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來控制噪聲的
B.我們可以利用回聲來測量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
C.醫學上的“超聲波碎石”是利用了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的特性
D.花樣遊泳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說明水能傳聲
4.下列與聲現象有關的說法中正确的是( )。
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的形式傳播;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
C.小提琴琴弦的松緊程度決定着聲音響度的大小;
D.學校附近“禁鳴喇叭”,采用的是在聲音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5.有一種“聲紋鎖”。隻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就能把鎖打開,别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辨别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聲速
6.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确的是( )。
A.物體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時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聲的産生;
D.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都伴有次聲波的産生
7.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智能機器人Troika可以用簡單語言與人交流。關于機器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産生的;
B.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機器人的聲音與運動員的聲音音色不同;
D.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
8.下列有關聲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
B.能夠分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音調不同;
C.利用B超檢查身體,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手機鈴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耳的
9.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給全國人民帶來很大影響,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出門必須要戴口罩。當你戴上口罩之後與人交談時,他人聽到你的聲音( )。
A.音調變低 B.音調變高 C.響度變小 D.響度變大
10.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幹淨又舒服,則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電動牙刷發出的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産生的;
C.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11.下列關于聲現象的描述及其解釋正确的是( )。
A. “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是不同人的聲音,其音色不同;
B. “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說話,音調要放低些;
C.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頻率高;
D.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是描述聲音的響度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