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消息,“老人陽後好奇怪,身體無力右側恢複良好,左側卻越發嚴重,我們一聯想他以前……頓時就冒冷汗!”近日,杭州78歲鄒大伯(化名)被送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家人的擔憂成真,醫生經檢查發現是右腦梗死。
醫生提醒,陽後出現大伯這樣情況,很危險。
陽了後服用退燒藥,卻停用了常用藥物
鄒大伯幾年前患過腦梗,恢複得挺好,一直規律服用預防腦梗的藥物。
感染新冠病毒後,大伯出現高熱、乏力,胃口差,卧床幾天進食也很少。因為服用了退熱藥,擔心藥物間相“沖”,影響藥效,就停服了腦梗死預防藥物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藥物。
起先,躺着的鄒大伯就感覺左側肢體似乎有點無力麻木,但當時全身乏力明顯,便以為是感染的原因,并未在意,也沒就診。4-5天後,鄒大伯體溫恢複正常,體力逐漸恢複,一家人心情松馳不少。但很快,大家感覺有點不對頭,老人右側肢體恢複理想,站立、拿東西等基本如常,而左側肢體沒磕着碰着卻明顯加重,麻木,左手已不能擡起來。
一側肢體無力麻木……家人猛地聯想到老人曾經腦梗時的一些相似症狀,頓時緊張起來,“不會吧,這個節骨眼又犯病,那不是雪上加霜嗎?”家人很快送老人來醫院,确診是“二進宮”,經過救治目前病情穩定。
“半個月已接診10多例中風病人!”該院神經内科主治醫師邵燕琪分析認為,大伯這次腦梗死主要誘因一是擅自停藥,相當于把以前設置的防禦線給撤了;再就是脫水,“大量出汗,可能沒有及時補充水分,造成血液濃縮,易導緻血栓形成,這些不良因素疊加引發腦梗死。”
耿昱(右)等在查房
這個季節,要小心預防中風
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内科主任耿昱表示,冬季氣溫低等因素,中風(腦梗、腦出血)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疫情防控期間,防治之弦千萬不可松。
一、做好保暖,尤其是冷空氣(寒潮)襲來時。同時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适度适時(避開清晨晚上低溫時)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等,以促進血液循環。
二,按時服藥。确診高血壓後就必須堅持服藥治療,定期檢查,防止血壓反跳及過度波動;對于以前發生過腦梗的病人,堅持服用預防藥物同樣十分重要。擔心藥物間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應咨詢醫生,切莫擅自停藥。
三,戒煙酒。酒和煙都能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加速動脈硬化,有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症等有基礎疾病者,更應該戒煙酒。
四,适當多補水。上述大伯等患者發生腦梗與大量出汗脫水血液濃縮相關。感染新冠後服用退燒藥退熱,會大量出汗,未及時補充水分,血液高度濃縮,腦中風易發生。
五,多關注父母(尤其是高齡老人)情況,觀察其生活起居是否正常,反應是否跟平常一樣,比如新冠發燒後會渾身無力,若患者有明顯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等異常就應警惕。
“如出現這樣情況: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楚或理解困難;突然眼前出現發黑,數秒或數十秒内恢複即所謂的一過性黑蒙,單眼或雙眼視物不清;突然發生短暫性頭暈、眩暈等,懷疑腦中風時家人和朋友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将患者就近送往有溶栓和機械取栓條件的醫院及時救治。”耿昱主任特别提醒道。
記者:吳朝香
通訊員:宋黎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