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八十年代的石灣窯陶塑價格

七八十年代的石灣窯陶塑價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5:50:49

  七八十年代的石灣窯陶塑價格(石灣陶塑昔日潮玩)(1)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劉健芬作品《春暖花開》。 供圖:受訪者供圖

  七八十年代的石灣窯陶塑價格(石灣陶塑昔日潮玩)(2)

  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陳愛東《竹福》。 供圖:受訪者供圖

  七八十年代的石灣窯陶塑價格(石灣陶塑昔日潮玩)(3)

  掃碼了解更多“家·生活”資訊

  昔日“潮玩”要如何獲得當代年輕人青睐?

  非遺融入家居生活

  “景德瓷,石灣陶”一語概括了中國陶瓷曆史的精髓。時過境遷,相較前者的“瓷”,石灣的“陶”在外界的知名度較差。事實上,民窯出身的石灣陶塑并非是束之高閣的存在,為市場需求和外銷進口生産的它,一度都是時興潮流的代表。下至日常用品、家居擺件,上至藝術價值頗高的收藏品等。但在傳承與發展這一非遺文化時,無論是成名已久的大師、新生代的工藝美術師、陶瓷企業目前都面臨着相同的窘境:年輕人對其知之甚少、手藝人現實生存較難、石灣陶塑尚未在學術理論層面形成系統總結。如何從舊走向新,重塑往日榮光,是一道待解的問題。

  ■新快報記者 梁茹欣

  一把陶泥塑成的“第二眼美女”

  何琦琪是一名80後工藝美術師。每年,她都會制定計劃去一趟景德鎮。在那裡,待上一個月的時間,觀察、分辨、學習、創作。然後,背上行囊回到佛山石灣,再回看嶺南古建築群屋脊上的陶塑時,她依舊為這些中國雕塑藝術史的閃耀時刻而感動。

  “當你碰上它的時候,小心屏住呼吸觀望,心裡會漸歸平靜。”何琦琪将石灣陶塑喻作“第二眼美女”。她告訴新快報記者,相較景德鎮出品的瓷器,石灣陶塑并不是屬于雅緻一類,但它身上的自然質樸能給人一種很溫潤的感覺,縱使第一眼不夠驚豔,但卻可以越看越美,足夠吸引人注目觀望。

  不同于景德鎮瓷器的“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石灣陶塑具有胎壁厚、釉層厚的古雅厚重。一件石灣陶塑的出品,需要泥、塑、釉、火等步驟,每個環節打磨制作都可能會影響到最終成品的呈現。較為有意思的是,陶塑在完成後,随着時間推移會出現胎質收縮、釉藥氧化等情況,從而使得作品表面自然物化,古樸盎然。2006年,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石灣陶塑占有一席之地。

  一颦一笑,皆栩栩如生。從雕塑藝術學家角度,石灣陶塑最為講究“傳神”二字,它有三大傳統絕活:微塑、胎毛技藝和貼塑。以微塑(俗稱“山公”)為例,這類的作品立體感極強,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方能觀看到镂刻的内容,如一盒火柴盒可以容納200個不同形态的人物、一幅《千手觀音》有上千隻堪比縫衣針大小的纖纖玉手等等;而胎毛技藝,常用于動物題材,即用刻刀在陶胎表面雕琢與刻畫出飛禽走獸身上的每一羽翎、皮毛等細節;至于貼塑,則是陶塑整體形象完成後,用泥雕塑細部造型,将其粘貼于主體上,以達到裝飾效果。

  “曾經的‘潮玩’,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了”?

  作為民窯,石灣陶塑一直都在面向市場大衆。既然以市民街坊為生意對象,其呈現的作品也大多以百姓質樸的祝福與心願相關,譬如大吉大利、風調雨順、出入平安等。翻看石灣陶塑曆年的出品,不難發現除了曆史故事、宗教神話,搔癢、拍蚊、如廁、打瞌睡、遊玩逗樂、閑話家常等庸常生活皆可入題制作。從群塑到單件塑品,從屋檐瓦脊到桌前案頭,石灣陶塑的審美風格極具個人化與商賈化。用現在流行話來說,石灣陶塑可謂算得上是一定時期裡時興的“潮玩”。

  “石灣陶塑原本就是收玩藏品,在過去,人們原本是将其放在櫃中收藏,之後才漸漸放置案台上欣賞,或者是作為室内空間的一種裝飾補充。”石灣新生代陶藝領軍人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向記者解釋道,想要欣賞一件石灣陶塑,需要打光凸顯陶塑諸如人物形态等細節,才能品味其韻味與美好。

  但現實是,當下的年輕人離石灣陶塑卻是越來越遠,能欣賞品味更是少數。何琦琪提到,哪怕有80、90後群體認識,也多半是因為父輩喜歡,或是家裡常年有擺設,僅此而已。與她所了解的一般,石灣陶塑在外界的曝光度,相對同行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态,尚未走出自己的“小圈子”。

  2021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實驗室、中國旅遊報聯合阿裡巴巴發布《2021非遺電商發展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14個非遺産業帶在淘寶天貓年成交過億,近一半位于縣域及以下地區。其中,前四名均為陶瓷産業,分别是德化瓷産業帶、潮州陶瓷産業帶、景德鎮陶瓷産業帶和宜興紫砂陶産業帶。石灣陶塑并不在這14個非遺産業榜單中。這是因為當下的石灣陶塑及手藝人不夠接近現代潮流?倒也未必。“上世紀90年代,我就開始做動漫。選用的題材雖是傳統故事,但以動漫手法創作如《八仙》等,而年輕人對非遺文化接觸甚少,對其認同感不強。”談論至此,潘柏林的語調高了幾分。在他看來,石灣陶塑近些年獲得較大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創新性很強的手法。例如曾經制作的觀音陶塑,打破以往的對稱形式,将富态、貴氣、善良等當下認為美好的元素都融入其中,呈現别具一格的美感。

  向當下家居生活靠攏

  在石灣,有個“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佛山市新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下稱“新美陶”)。其前身是建于1956 年的國營石灣美術陶瓷廠,曾培育出衆多知名工藝美術大師。新美陶市場部負責人胡琪表示,石灣目前大多是作坊,能形成一定規模的,新美陶算得上業内唯一一家。公司的産品設計以綜合性發展運營為定位。“我們也在嘗試開展創意家居産業,将此作為石灣陶塑進入千家萬戶的着力點。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陶藝的100種可能性,可以制作成時鐘、裝飾壁畫、燈飾、甚至垃圾桶等。”

  據介紹,為貼近當下的家居生活,新美陶還搭建了多個電商銷售渠道,産品涵蓋日常用品、家居擺件、人物陶塑、文創、手信等多方面,定價從數十元到上萬元不等,以滿足各個消費圈層的需求。“往往是具備嶺南特色文化,或是裝飾與實用兩者兼顧的陶塑會更受消費者歡迎。人物是石灣陶塑的傳統與優勢所在,所以,我們的運營思路是,既要傳承傳統又要向創意家居産業延伸。”胡琪說道。

  此外,組團參展也是業内一大動作。2020年,62件石灣陶塑精品集體亮相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以作品體現了石灣陶塑近十年來最高藝術成就,石灣陶塑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頻率正在增加。

  生存發展 仍面臨諸多問題

  不過,胡琪坦言道,石灣陶塑目前主要以純手工為主,業内在技術能力培養方面較為欠缺,基本是傳幫帶的傳統形式。每年廠内生産的成品數量較穩定且有限。在人工、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囿于其長期處于國内市場價格窪地,企業承受的經營壓力實則不小,遑論規模更小的工作室或作坊。

  何琦琪對此深有同感。她表示,業内不乏優秀的年輕手藝人,但他們往往會因為市場情況及現實生存問題而選擇轉行。“除了租金成本,工人招工難、流失率高也是一大問題。一位優秀的創作者有一份好的作品,但這些作品不一定都能順利落地。很多時候可能版樣已做好,但生産跟不上。這都是我們在投入市場後可能面臨的挑戰。”

  曾幾何時,石灣撐起了佛山陶瓷行業數十年的發展。但在傳承與發展這一非遺文化時,卻是步履維艱。在業内看來,由于石灣是民窯出身,鮮有典籍記載,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在學術層面上,長期以來缺乏嚴肅深入的研究、供思辨周旋與探索的空間、有價值的理論判斷和系統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向上發展的空間。

  “現在應該從藝術高度來看石灣了。”潘柏林表示,石灣陶塑作為首批入選非遺目錄,确實起步很好,但其發展尚未有科學性系統總結。“常說‘創新’,但現在的‘新’在哪裡,大家還沒形成統一的方向,所以更需要學術理論層面的研究。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也要宣傳教育青年多接觸為宜,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