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9-04 13:45:22

  關注兒童的需要和發展,培養兒童綜合素養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是當今教育研究的熱點。随着“雙減”政策的不斷推進,為深入探尋“減負提質”的課程重構路徑以及跨學科課程整合 ,11月30日,由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鹽田區樂群實驗小學承辦的“走向兒童生活世界”跨學科課程整合研讨會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黃志紅、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水發、鹽田區教育局局長餘永弘等領導出席活動。受疫情影響,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在線上參與本次研讨會,會議通過專家主題分享、校長演講、教學展示、學術論壇等形式,探讨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在國家課程中開展跨學科課程整合,探尋課程重構路徑,實現全面育人目标。現場還頒發了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協同學習的小學主題式跨學科課程整合研究》第二批28所實驗校證書和跨學科課程學術顧問證書。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這場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的研讨會幹貨滿滿)(1)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這場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的研讨會幹貨滿滿)(2)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這場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的研讨會幹貨滿滿)(3)

  問題才是兒童探索和建構世界的鑰匙

  在談到跨學科學習的優勢時,黃志紅指出,兒童生活是跨學科的,兒童本身就是以跨學科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經過多年的研究表明跨學科課程表現突出,在兒童時間管理、知識面、問題解決、好奇心、驅動力和關心世界時事方向等方面比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同齡人要好。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這場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的研讨會幹貨滿滿)(4)

  她認為,跨學科學習的實施要包含核心化的知識,驅動性的問題,探究性的過程,及時性的聯系,認知性的合作等内容,要以問題為驅動,因為“問題才是兒童探索和建構世界的鑰匙。”黃志紅說。要多提一些高階思維的問題,例如,為什麼隻有A會這樣,其他的BCD都不會?如果(不是/沒有了)······會怎樣?怎樣用A來形容或者理解B?從各個學科的角度,圍繞學科的核心概念來提出問題。同時,要建立知識學習和應用之間的連接。在做中學,去發現和發掘學習的價值,讓學生看到學習和他的關聯,建構學習的意義。

  同時,她也強調要警惕掉入學科并列的泥潭。因為很多學校在做跨學科教育的過程中容易混淆跨學科和學科并列的概念。常常是圍繞一個主題堆積不同學科的知識,是碎片化的知識,缺乏融合。

  以跨學科課程構建兒童完整生活

  跨學科課程的實踐在學校。每個學校都需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跨學科課程設計。樂群實驗小學校長王樹宏以《指向兒童完整生活—跨學科課程整合的創想實踐》為主題,圍繞如何讓學生從分數成長式變成每個兒童的自由舒展式,從背景、内涵、路徑、機制四個方面分享了樂群實驗小學跨學科課程整合的探索曆程。

  在跨學科學習的探索中,樂群實驗小學始終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中心,圍繞兒童完整生活精心打造學校課程體系與教育生态圈。學校經過不斷地實驗創新,形成了一套風車式生态課程體系。該體系中有主題化的跨學科特征,項目化的研究課程,整個學科形态是互動的、連接的、活動的。課程主體與社會資源協同鍊接,将學科知識和生活世界有效鍊接,以及學習施工的雙向合力。

  王樹宏強調,跨學科課程整合要以現實問題的研究為依托,要以學科為依托,但要超出單學科研究的視野,關注複雜問題或課題的全面認識與解決。此外還要有明确的、整合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模式,推動新認知、新産品的出現,鼓勵在跨學科基礎上完成創新與創造。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這場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的研讨會幹貨滿滿)(5)

  以區域經驗形成個性化設計

  樂群實驗學校為代表的一批學校都在積極探索跨學科學習體系,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區域經驗。鹽田區教科院副院長陳尚寶以《素養導向的項目式學習設計與實施》為主題介紹了鹽田區探索跨學科學習的一系列探索。

  他介紹,鹽田區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實踐模型包含情景引入、職業體驗、科學探究、工程項目、彙報展示和評價反思六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設置了相應的内容和課時。通過真實情景引出問題,指導學生收集相關材料信息、體驗職業角色,深刻理解項目概念,并開展探究活動,繼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通過不同方式進行成果展示,并制定不同的評價方式對教學進行評估和反思。這樣一套模型學生可以将學科内容與真實生活相互連接。同時,還可以針對學生、家長、教師等不同群體設計相應的實踐模型。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這場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的研讨會幹貨滿滿)(6)

  活動最後,王水發做了題為《跨學科課程整合:一種深度課改的方向》的主題點評。他高度肯定了樂群實驗小學的學生跨學科課程整合學習成果,認為樂群實驗小學的課程改革充分釋放學生的創意與潛力,而這些讓學生走向生活世界的跨學科課程正是代表了課程改革的方向。聯系當下“雙減”背景,王水發從“為何”與“如何”兩方面分享了對“雙減”政策的深入思考。他指出,“雙減”是為了學生健康全面且有個性地發展。“雙減”,減的是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如何有效實現呢?那就是進行“課程改革”。跨學科課程整合正是課堂改革的創新實踐。

  最後,他提出三個問題:“傳統教育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跨學科課程整合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他的三個問題引發了線上線下參會人員的深深思考,鼓勵教育人不斷探索和發現深度課改路徑。

  深圳樂群小學師資力量(這場在樂群實驗小學舉行的研讨會幹貨滿滿)(7)

  采寫:南都記者 謝粵蕾 通訊員 魏秧子 袁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