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說起孩子,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天真,活潑還有調皮。尤其是男孩子,他們往往要比女孩子更調皮,淘氣。而大家把這類淘氣的孩子歸為“熊孩子”。
老人常言道,每個“熊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出問題的看似是孩子本身,其實問題是出在了家長的身上。對孩子的疏于管教,才讓這些孩子一步步走進深淵。
★熊孩子犯錯,作為家長我們應如何去教育
近日,廣東深圳一個“熊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就闖下了大禍,而媽媽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這個熊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趁着爸爸媽媽不注意,起了玩心,竟然把紅豆和綠豆摻和在了一起,家長回頭後才發現這個大禍。
可是這位孩子的媽媽并沒有當場責罵他,也沒有和超市的工作人員溝通不要追究,而是現場陪着這個“熊孩子”一點一點的把被混在一起的豆子分開。
中途的時候也有超市的人員看到說不用再弄了,隻是小孩子的惡作劇。但是這位媽媽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用了兩個多小時成功的分開了紅豆和綠豆。
圍觀群衆都表示這位媽媽的做法非常對,受到懲罰才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事後,有記者采訪到了這位媽媽,孩子的母親李女士說,自己其實就是想給孩子一個教訓,以後去超市不能再做這樣的事。而且在撿的過程中,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有了這次教訓,孩子自己也會明白,做錯了事就得承擔後果,并不是每一次都有媽媽陪着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犯很多錯,有的孩子會在錯誤中成長,而有的孩子會越做越錯。這就要看我們家長怎樣去正确的引導孩子了,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一定不能直接就責怪他們,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起到表率的作用,要以身作則!
假如換成其他家長,恐怕就知道賠錢,也或者當場打罵孩子,把現場氛圍搞得十分尴尬,而這起不到實質性的解決作用。
★為什麼大家覺得這位媽媽的做法對呢?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當媽媽知道孩子闖禍了以後,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就當場去指責孩子,更沒有護短,試圖掩蓋孩子的錯誤,這才導緻網友盛贊:
“這才是教育!”
在接受了這個錯誤以後,媽媽想到的是怎樣去補救這個錯誤。而當父母的應該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于是她帶着孩子主動地去挑豆子。她并沒有讓孩子自己挑,因為她沒有把這次錯誤全部歸于孩子身上。
李女士的這個做法成功的讓兩類家長反思自己。
一是把所有的錯誤和責任全部推給孩子還小,不懂事。
二是覺得此次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犯得不是什麼大錯誤,大不了把這些豆子買下來,何必浪費兩小時呢。
在熊孩子犯錯這種事情上,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還小,貪玩是天性。不需要過多地去幹涉他們,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這個觀點是不正确的,因為孩子的年齡小,會局限他們的思想和不正确的做法,所以他們自己是無法判斷好與壞的。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尊重孩子的天性,但是尊重絕對不是放任不管。在孩子犯了錯誤以後,要正确的引導孩子,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不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希望每個家長都能記住這句話。
兜媽寄語 身為家長不能把沒教養當成有個性,在孩子犯錯時要正确的去引導孩子什麼才是正确的,這才是真正的教養之道!
本期話題:如果你們的孩子犯了同樣的錯誤,你們會怎樣教育呢?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随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幹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