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7:04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這句話正是共産黨人一代代優良傳承的良好體現。而對于自我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衣食住行的物質方面。

  那麼,我們國家的領袖們,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1)

  一、劉少奇——不能浪費勞動果實 作為被毛主席點名誇獎過“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的一位奇才,劉少奇的一生為黨為人民貢獻良多。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發現上頓菜裡吃剩下的幾片苦瓜沒有端上來,詢問服務員得知是已經被倒掉了,忍不住痛心疾首的說:“這些可都是勞動人民的果實,倒了實在太可惜了,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浪費這些勞動果實啊!”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2)

  随後又再三叮囑服務員,下次有剩菜千萬别倒了,要留着下頓吃。

  由此已能看見劉少奇身上的勤儉樸素的節約之風,這一點在他平日的工作餐中體現得更為淋漓盡緻。劉少奇一家人口頗多,他和妻子的工資不僅要交房租還得供一家人使用,因此生活十分簡樸。

  劉少奇的午餐通常是兩盤小菜,還是比較清淡的素菜,葷腥很少。劉少奇的晚飯則更加簡單,因為工作繁忙,他往往是忙到深夜12點才開始吃晚飯,但這份晚飯通常是中午剩下來的飯菜。

  

  有工作人員實在是看不過去了,擔心劉少奇把身體熬壞了,主動向黨組織打了申請,後來經過大家一緻同意,決定給劉少奇夫婦申請一份每人每天五角錢的夜餐費,劉少奇的夥食這才稍有改善。

  但沒過幾年,這件事無意間被劉少奇知曉了,他立即讓妻子核查了自己的夥食費,發現确實有這筆補貼後,便把工作人員喊過來開會。

  劉少奇理解工作人員的善意,但他堅決反對了這種行為,他說:“我的生活由我自己負責,不能要國家補貼。一共補助了多少就從我的工資裡逐月扣回去,補多少退多少,就是節衣縮食也得把錢退給公家!”

  在劉少奇的堅持下,這筆補貼最終以每月100元的形式從劉少奇的工資中逐筆退回,劉少奇一家為此節衣縮食了近一年才還清。這就是劉少奇對自己工作餐的堅守,堅決不多拿國家一分錢,更不多占人民一分便宜。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4)

  有一次,劉少奇到山東調研,當地的招待處特地為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宴席。劉少奇看到後卻皺起眉頭,很是嚴肅地批評了随同官員,說:“你們這一大桌子菜,都夠農民吃好幾天了,撤了吧!以後不管哪一級人來,都用便飯招待就行。”

  在劉少奇的号召下,這家招待所從此以後都換上了便飯招待客人。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5)

  二、毛主席——四菜一湯非本意 而提到毛主席的工作餐,大衆最熟知的就是“四菜一湯”的經典搭配了。據擔任毛主席生活管理員的吳連登說,主席的四道菜裡通常是紅燒肉、魚肉、空心菜這些葷素搭配着來,湯就是家常喝的西紅柿雞蛋湯。

  但估計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毛主席一開始的工作餐吃的是隻有一道菜的配置。那時候正值解放戰争,主席常常為了前線戰場徹夜不休,身邊的工作人員實在擔心主席的身體狀況,想給他提标準,但都被主席拒絕了,說每頓隻用一道菜就夠了。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6)

  但好心的廚師還是擅自做了三道菜給主席,分别是辣椒炒豆腐、菠菜炖粉絲、肉沫小油菜。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看了之後十分高興,說這都是主席愛吃的菜,到時候主席一定會吃下去的,廚師也滿意地點點頭,想着以後就這樣給主席改善夥食。

  過了一會兒,工作人員把吃空的碗筷端出來,廚師高興說以後咱倆就這樣辦,主席就能多吃一些了。誰料工作人員卻沮喪地說:“你以為主席把菜都吃了呢?你數數看有幾個盤子。”廚師這才發現不對勁,這麼隻有一個空盤子。

  工作人員這才解釋說,主席就隻吃了一道菜,剩下兩個菜都還原地放着呢,原本說要退回去,又不好讓同志們吃剩菜,便說把這兩道菜留着後兩頓熱熱吃。直到後來,中國解放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變好了,主席的工作餐配置才變成三菜一湯。

  至于人們所熟知的四菜一湯配置,則是後期主席與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多了些,經廚師強烈要求才加到四菜一湯的。而所謂的紅燒肉、紅燒肘子之類的著名主席菜,毛主席固然很愛吃,但通常兩周甚至一個月才吃一次。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7)

  事實上,受母親信佛的影響,毛主席生活中更愛吃些素菜,大白菜、空心菜、菠菜這些都是主席飯桌上的常客。

  當然,作為一個地道的湖南人,毛主席最愛吃的素菜還是辣椒、苦瓜炒豆豉之類的。毛主席還愛吃雜糧飯,他吃菜通常會配上一小碗飯,一般是以糙米為主,有時候還會加一些紅薯、豆子之類的。

  所以主席的晚年血壓、膽固醇并不算高,這與主席健康的飲食習慣密不可分。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8)

  三、朱德——粗茶淡飯最相宜 朱老總作為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他的工作餐也是一貫十分簡樸。自幼吃慣了紅薯飯、菜飯的他對自己的工作餐要求并不高,一般是按三餐一湯來算的。這三餐一湯通常就是一小盤素菜,一小份朱德自己腌制的泡菜,還有帶着幾片肉的一盤菜和一碗菜湯。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9)

  即便是這麼簡單的配置,朱德也不允許夫人康克清享受同樣的待遇,而是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讓夫人和同事一起去食堂吃大鍋菜。

  而關于朱德夫婦的夥食,還有一則趣事。朱德夫婦兩人每個月的糧食定量總共26斤,但朱德一家子人口衆多,光靠這點糧食根本不夠吃。怎麼辦呢?朱德沒有想着走特權打申請,而是重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種地。

  據朱德的孫輩劉建回憶說:“現在的中南海裡面種的都是花,他們小時候可不一樣,都是在院子裡開地,種糧食、種菜,簡直就是一個微縮版的‘南泥灣’!”朱老總的種地功底看來是不減當年啊。

  實際上,缺糧少菜就種地開荒,是朱德的老傳統了。早在長征時期,戰士們一度沒有蔬菜吃,極大影響了身體健康,朱德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果斷地拿起鋤頭在戰地附近為戰士們親自開荒種菜。

  周圍的許多人都心疼朱老總白天忙軍國大事,晚上還要種菜太辛苦了,朱德卻笑呵呵說,不辛苦,這可是自己的老本行,而且,隻有自己帶頭了,才能讓戰士們更快的吃上菜!

  長征時期的艱苦歲月給朱德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朱德平日在家也常常會用粗糧拌野菜做窩窩頭吃,借此來教導子孫後輩要能吃苦。

  特别是在三年嚴重自然災害時期,朱德更是以身作則,不吃肉甚至連白米飯也不吃,帶着家人一起吃紅薯,吃菜糊糊,為國家盡可能節約每一粒糧食。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10)

  後來在視察地方工作時,朱德也始終堅持自己的工作餐标準不動搖。

  有一次,在去雲南昆明視察時,當地的廚師一開始給朱德做的是清淡的家常小菜,朱德吃了十分開心,高興地辨認着自己吃的是哪一味野菜。但後來,上面來人檢查後,認為朱德的工作餐遠遠沒有達到他這個級别應該有的标準,勒令廚師提升水平。

  于是,一道燕窩炖蛋端上了朱德的飯桌,誰料朱德看到後很是生氣,質問廚師為什麼做這道菜,在聽完廚師的解釋後。朱德無奈地說了句,既然如此,這頓燕窩的錢我就出了,以後可别這麼做了,不然我就不來吃了。

  于是,金雀花炒蛋、青豆焖飯這樣的菜重回朱德的飯桌,朱德滿意地吃着這樣的飯食,意味深長地說了句:“還是粗茶淡飯最相宜啊!”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11)

  四、鄧小平——西紅柿雞蛋很不錯 作為國家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1975年再度出山後,國家的經濟逐步走上正軌,變得繁榮富強,但鄧小平并沒有因此放寬對自己工作餐的嚴格标準。

  在一次高級幹部會議上,鄧小平特别強調:“像我們這樣的人,生活方面特别是吃的問題上,我看西紅柿炒雞蛋當工作餐就很不錯!”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12)

  鄧小平不僅是這麼說,同樣也是這麼做的。據了解鄧小平工作餐的同志說,鄧小平的工作餐就是普通的家常菜,沒有任何山珍海味,一般都是炒青菜、西紅柿雞蛋這樣的菜。

  有一次,工作人員看鄧小平辛苦,想為他補充一些營養,偷偷找來了一些鮑魚。但還沒來得及處理這批鮑魚便被鄧小平發現了,連忙下命令讓廚師停止制作鮑魚,還勸誡工作人員說:“鮑魚太過奢侈,好多老百姓還沒解決溫飽問題,官員更不能帶頭享受!”

  鄧小平的早餐同樣十分簡單,因為工作繁忙的緣故,鄧小平最愛吃的早飯就是油條豆漿。但有一次,廚師在制作油條時,不小心多放了些鹽在面粉裡。第一鍋油條一出鍋,廚師長一嘗就意識到問題大了,味道實在是難以入口。

  但廚師長深知鄧小平同志不喜歡浪費,因此不能把這份面粉倒掉。後來廚師長急忙往面粉裡加面粉,總算把口味控制住了,但兩鍋油條因為鹽度不同,顔色對比鮮明,廚師長隻能硬着頭皮把油條端了上去。

  誰料小平同志根本沒有任何責怪的意思,照舊吃得很香,還調侃說今天吃的是鴛鴦油條。廚師長坦然自己的錯誤後,鄧小平也沒有批評他,反而是誇獎了他的勤儉節約精神,這讓廚師長深受感動,小平同志的節約樸素由此也可見一斑。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13)

  小平對工作餐的要求向來是不高的。有一次,在和其他領導到重慶的一處國營食堂吃飯時,為了不打擾國營食堂正常營業,鄧小平一行人就簡單吃了些豆花和地方小吃。

  随行的人對當地的一道菜贊不絕口,卻嫌棄回鍋肉不夠正宗,小平同志卻笑了笑說:“北方人做的回鍋肉,既不是北味,也不是川味,這才叫特别嘛!”

  這便是我們國家部分領袖的工作餐了,還有許多優秀領袖們的工作餐沒來得及一一展開。

  周總理的堅決不剩菜,每次都要用一片菜葉子把菜湯抹得幹幹淨淨;亦或是彭德懷元帥吃完飯後主動補交八元錢的那封補款信,但我們不難看出,我們國家曆任領袖們的工作餐一直貫徹着勤儉節約的風氣,不多吃一口肉,不多花國家一分錢,這正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西方人的工作餐分享(領袖們的工作餐都吃些什麼)(14)

  這是值得代代相傳的好傳統,不僅能讓我們幹部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潔,更能讓我們的社會形成一種節約糧食、勤儉樸素的作風。

  前些日子裡,有的地方出現大肆倒奶的行徑,這實在是令人心痛萬分。要知道,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中國勉強實現糧食自給也才是近幾年的事情,我們理應有着強烈的危機意識,更應當向曆屆先賢領袖們學習,真正在自己的一日三餐裡保持節約樸素的作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