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最喜歡看到旁人結婚,不管關系熟不熟絡,家長肯定要去随個分子沾沾喜氣,我們小孩兒就可以上桌吃喜宴。餐桌上大人都在談天說地,小孩兒胡吃海喝,才不管他們讨論什麼話題,這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節日。
如果足夠幸運的話,還能拿到一些零散的紅包,數額不大,但也能讨個好彩頭。可是如今随着時代的發展,這些快樂的日子全都一去不複返了,從前人不到禮到,現在人不到禮也到不了,好好的喜宴卻變成了“冷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喜宴逐漸開始冷場
每年冬至節氣前後,是農村地區最熱鬧的時候,各家各戶忙着置辦年貨,迎接孩子回家;有情人也會就近挑選良辰吉日完成婚禮,一家接着一家好不熱鬧。
為什麼農村普遍喜歡在冬季舉辦婚禮呢?因為這是農村最閑暇的季節,稻子收了,麥子曬了,有大把的時間操辦婚事。
正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但凡是某家某戶結婚,大家都願意去幫忙助興。一個村子往往就那麼大,這也是難得的齊聚時光,都來沾沾喜氣嘛,随份子都是後來發展起來的。
最開始大家無私幫忙主家籌辦婚禮,而主家肯定不能餓着鄰裡鄉親,架起大鍋留大家吃個喜宴,飯桌上談天說地好不熱鬧。
過去農村雖然物質生活相對貧乏,但在結婚上可從來都不會馬虎,“甯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這就是農村人對結婚的心理概括。
甭管錢多錢少,得講究個面面俱到,所以風俗習慣自然而然就多了起來;雖然有些風俗被現代人批評為封建迷信,但對于當時的人來說,無非是希望新人可以幸福美滿恩愛一生。
後來随着時間的流逝,農村喜宴出現了些許變化,喜宴的菜肴越來越豐富,規模越來越豪華,可是參加喜宴的人卻越來越少。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城市經濟的發展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外出闖蕩,一些中年人為了養家糊口也被迫出去務工,留在村裡面的都是一些老人家和孩子,想熱鬧起來還真不容易。
不過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就算人在外地來不了,聽到有朋友或鄉裡鄉親結婚,随個分子肯定是少不了的。人雖然沒到,但份子到了感情也就到了,主家回個電話去問候一下,天涯若比鄰嘛!
不過現在時代似乎又變了,聽到農村有鄉裡鄉親結婚,不但人到不了,禮也不願意送過來,好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冷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為何大家不願意赴宴了?
送禮有送禮的說法,不送禮也有不送禮的難處。往年主家在宴請賓客時,都會做好相關預算,因為能使用的錢并不多,所以每處花銷都得精打細算,提前統計好參加人數,并根據人數決定喜宴的最終規模。
而且咱們上文也說過,那時候辦喜宴真沒想過給份子錢,大家也沒有那麼多閑錢,能來幫忙這是很大的情分,再給份子錢主家怎麼好意思去收呢?
可是現在農村地區的喜宴早已變味了,不管是婚喪嫁娶、孩子升學,還是滿月酒都是他們搞宴會的借口,還會乘機收不少份子錢。
為何好端端的宴會變成這副模樣呢?說白了,現在大家物質生活豐富了,攀比心理也越來越濃厚;誰家外出工作掙大錢了,誰家孩子考上重點大學了,這不得跟鄰裡鄉親炫耀一番?
搞個宴會把大家聚在一起,既能夠收不少份子錢,還能滿足那點兒虛榮心,何樂而不為呢?
有時候大家把份子錢看的太重,導緻雙方本該和諧的感情出現裂痕。這就是大多數人不在願意參加宴會的原因,送少了主家不開心,背地裡說你小氣;
送多了自己又覺得虧,本來和主家的感情也沒好到哪去。送不送都兩頭受氣,幹脆裝作不知道,人也不去,禮也不送。
現在大多數宴會太講究排場了,不但舉辦宴會的主家喜歡攀比,就連參加宴會的客人也喜歡攀比。那些賺到錢的人大肆在朋友面前吹噓自己的發财之道,各種大金鍊子身上帶,出門就是奔馳賓利,如果混的差一點,都不知道該如何來參加這種宴會。
記得以前大家在宴會上讨論的都是麥子收成,誰家又添了個新娃娃,誰家幾月大豐收。雖然這些讓人羨慕,但心裡終歸是希望鄰裡鄉親能過得更好;
可現在一切都變味了,如果以炫耀為目的舉辦宴會,随禮是必不可少的,很容易讓人産生抵觸心理,這種宴會的熱鬧不屬于自己,參加與否又有什麼區别呢?
倒不如讓自己耳根子清淨一些,還能省下不少錢。這可不是說說而已,有時候一個月得參加十幾場喜宴,升學宴、結婚宴、滿月宴一個接着一個,光份子錢都得支出大幾千,這也是為何大家會如此排斥現代宴會,因為它們早已不複往年的模樣。
結語
“喜宴”變成“冷宴”,到底是人心越來越冷漠,還是客觀因素影響呢?我想大概率是後者。不是大家不願意湊熱鬧參加宴會,而是現在的宴會沒有絲毫可以參加的價值,何必為此徒生煩惱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