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合稱為中國的四大“鬼節”。
大家比較熟悉的宋代大詩人陸遊的一首《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意思是說:我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讓我痛心的,就是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所以當大宋軍隊收複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别忘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着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着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等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到來時,一定要在祭拜先人時告訴一聲。
從這裡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着、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别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能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這裡的祭拜說的就是指四大“鬼節”的一些習俗。由此看出,中國在古代對于祭拜先人就非常重視。隻是随着時代的變遷,有些祭拜慢慢淡化了。比如,三月初三的上巳節,現在已經就很少有祭拜的了;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也淡化很多。但清明節、中元節,大部分地方還是非常隆重的,尤其是清明節還是國家的公休日。
今天說一說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五正好是一個月的一半時間,所以也有“七月半”的叫法。古人認為,七月是中國的“鬼月”:七月初一叫“地開門”日,意思是說這一天閻王爺打開鬼門關,鬼神們走出鬼門來到人間,時間為一個月;七月半為“鬼節”,家人祭拜自己的先人及祖宗;七月最後一天叫“地關門”日,意思是閻王爺将所有的鬼神重新關進鬼門内,一年的“鬼月”結束。當然這都是些封建迷信思想的東西,大家了解一下也非常有必要。
關于中元節,老祖宗有“七月半鬼亂竄,三不幹四不轉”的說法,這又是啥意思呢?
關于“七月半,鬼亂竄”這句話,大家是很好理解的。意思是說:七月是鬼月,閻王打開地獄之門,鬼到處亂竄亂逛。因此才有了“三不幹”“四不轉”。那什麼是“三不幹”“四不轉”呢?
第一、關于“三不幹”
一是不要祭奠過晚
平時人們上墳祭奠的時間一般都是随意性的,早點晚點都無所謂,主要看自己的時間。但中元節祭奠列祖列宗的時間最好在上午十點前,一般不超過十二點。
二是不要喧嘩吵鬧
中元節這天屬于祭奠先人、緬懷祖宗的日子,所以盡量不要搞喧嘩吵鬧的活動,還有就是祭奠時更不要打鬧嬉戲。
三是不要亂帶祭品
祭奠活動都有講究,一般魚、肉、豆腐是必須品,其它可酌情考慮。
第二,關于“四不轉”
一是水塘水灣不要亂轉
這一點也比較好理解,這個季節雨水多,地面比較濕潤,水塘水灣周圍泥土松軟,從這些地方走肯定會非常危險。
二是牆角落不要亂轉
這就是“鬼月”的問題,傳說鬼很容易迷路,就會在這些邊邊角角走不出來,如果人從此經過,肯定對人不是好事。不過還是那句話,都是封建迷信的東西,大家了解即可。
三是野外偏僻的地方不要亂轉
對于野外、偏遠的地方也是類似問題,用《西遊記》的描寫,就是孤神野鬼太多,所以,還是盡量躲避為好。
四是晚上不要亂轉
這一點與“鬼月”的關系也很大,尤其是沒有燈火的地方,盡量不要在晚上前往。多到人多、有燈光的地方,活躍氣氛,找點樂子,愉悅身心。
總之,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奧妙無窮,但很多與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識能力所限有關,緻使很多與封建迷信思想都千絲萬縷。大家要科學理解,理性把握,正确對待,吸收精華、剔除糟粕,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好處。
大家對此有何高見,歡迎一起探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