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電池科技最新

電池科技最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5 08:57:31

電池科技最新?讓電池“吸”入空氣中的氧氣,經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實現放電;充電時,放電産物通過可逆反應被分解,又重新釋放出氧氣這意味着,結構簡單、綠色環保、理論能量密度極高的锂-氧氣電池,正在讓“空氣發電”的奇思妙想走進現實,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電池科技最新?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電池科技最新(電池驅動未來)1

電池科技最新

讓電池“吸”入空氣中的氧氣,經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實現放電;充電時,放電産物通過可逆反應被分解,又重新釋放出氧氣。這意味着,結構簡單、綠色環保、理論能量密度極高的锂-氧氣電池,正在讓“空氣發電”的奇思妙想走進現實。

最近,南開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指向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把光引入锂-氧氣電池,開辟了構築高效金屬-空氣電池的新思路。團隊成員、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博士後高蘇甯解釋說,這樣能夠直接将光在電池中實現轉化和存儲,為太陽能發電和存儲提供了新策略。

日前,介紹該研究成果的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比锂離子電池容量高3-5倍

從原理上看,锂-氧氣電池明顯不同于我們熟悉的锂離子電池。

盡管锂離子電池經曆了幾十年的技術革新,但原理仍是锂離子在正負極兩端來回“奔跑”産生電流。

锂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潑的元素,在锂離子電池中更像個運動健将。電池充電時,锂離子在正極上生成,它拼命穿過電池中的電解液沖到負極;負極是呈層狀結構的碳,上面有很多微孔,到達負極的锂離子一下子就嵌入碳層的微孔之中。嵌入的锂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

反過來,當我們使用電池的時候,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锂離子就立刻跳脫出來,快速“跑”回到正極。回到正極的锂離子越多,放電容量越高。通常所說的電池容量指的就是放電容量。

随着人們對锂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追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含锂氧化物/石墨電池結構已經難以滿足高比能量锂離子電池的需求。

在衆多新型高比能量電池中,锂-氧氣電池技術憑借高理論能量密度(高達3600瓦時每公斤),有望超過現有的锂離子電池技術,廣受研究人員關注。

與锂離子電池需要鎳、钴、錳等元素做電極不同,锂-氧氣電池的結構更簡單,可以直接用锂金屬作為負極,把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正極反應物。電池放電時,氧氣在電池的多孔正極中被還原出來,與電解液中的锂離子結合生成放電物——過氧化锂,在外電路中産生電流;充電時,過氧化锂又可逆分解成锂和氧氣。

從全新的構成就可看出其優勢——锂-氧氣電池可以實現比锂離子電池高得多的能量密度。

锂本身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最輕的金屬元素,而锂-氧氣電池又是從空氣中吸收氧氣來充電,且可随時取用、無需存儲,因此這種電池可以更小、更輕。與此同時,其單位質量可以儲存并釋放的能量更多。

“目前公認锂-氧電池的能量密度是現有锂離子電池的3-5倍。”高蘇甯說。這意味着,如果锂-氧氣電池最終走向市場并用于電動汽車,将改變目前锂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過低而導緻的續航裡程的瓶頸,對于清潔能源未來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離“空氣發電”又近了一步

盡管被認為是極具發展前景下一代電池體系,但其正極遲滞的反應動力學導緻的充放電過程極化大、能量效率低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锂-氧氣電池的發展和應用的腳步。

極化,指的是充放電過程出現的能量差。也就是說,充進去的電多,但最終能使用的電相對較少。

“目前,主要的解決辦法是采用固體電催化劑和液體氧化還原媒介來促進過氧化锂的生成和分解,以降低充/放電極化。”高蘇甯說,即使是最高效的正極催化劑,锂-氧氣電池的充電電壓比放電電壓高1.0V左右,意味着電池充完電,即使在不放電的情況下就已經損失了30%左右。與此同時,可溶性氧化還原媒介可能會擴散到锂負極發生副反應,降低電池能量效率,“因此,探索新的反應機制以降低锂-氧氣電池極化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者發現,光激發半導體産生的光電子和空穴可極大提升電化學反應動力學。那麼,采用能帶結構合适的半導體材料,将光引入锂-氧氣電池中,就能顯著提升正極反應動力學,降低充/放電過電壓。

目前采用的半導體光吸收主要集中在紫外光區,僅占太陽光譜的4%,可有效使用的光非常少,與反應需要的光能嚴重不匹配。“我們就給锂-氧氣電池設計一個特别的聚光鏡,幫助正極接受到更多的光能,從而加快電池反應。”這支由南開大學年輕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緻力于将半導體材料應用于光響應的锂-氧氣電池和鋅-空氣電池中。他們發現,将金屬納米顆粒載入電池的正極,負載到多孔氮化碳上,研究出金屬/半導體異質結提升氧氣還原和析出反應動力學。

結果發現,金屬/半導體異質結可大幅提升可見光的吸收,異質結界面處的空間電荷層可延長光生電子和空穴壽命,同時提升氧氣還原反應動力學,促進放電産物過氧化锂的生成。充電時也可高效氧化過氧化锂,釋放出氧氣。

改進後的锂-氧氣電池的放電電壓提高到3.16V,超過了無光照時的平衡電壓200mV,意味着在放電過程中,锂-氧氣電池也可以将部分光能被轉化成電能輸出;充電時,光能被轉化成化學能存儲在锂-氧氣電池中,使充電電壓降至3.26V,電池的充/放電電壓差減小至0.2V,同時也獲得了優異的電池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使得電池容量更大且輸出電流更穩定。

然而,讓前沿的電池技術從實驗室,走入真正的工廠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設計制造新型電池,也成為各國激烈競争的領域。讓研究者們欣喜的是,從世界範圍看,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正在注入新一代電池業,可以預見,全新能源變革的時代已經開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通訊員 吳軍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5月11日 12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