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盧浮宮的女人們之蒙娜麗莎
達·芬奇 蒙娜麗莎
據說,每年會有約600萬人從世界各地來到盧浮宮一幅充滿神秘感的作品之前,隻為隔着厚厚的防彈玻璃和簇擁在一起的層層觀衆遠遠地看一眼畫中人的微笑。相較于《斷臂維納斯》和《勝利女神》兩件雕塑,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在“盧浮宮鎮館三寶”中體積最小,卻背負着最多的傳奇故事。而随着科技的進步和前人不斷的癡迷探索,隐藏于《蒙娜麗莎》背後的秘密也穿越時空,逐漸浮現在世人的面前。
蒙娜麗莎沒有眉毛?
大多數人認為,《蒙娜麗莎》中所繪女子是絲綢商人弗朗西斯科·喬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Monalisa”(麗莎女士)。畫中,她坐在一道涼廊下,左胳膊搭在椅子的扶手上,身體略微側向我們,頭戴透明的薄紗,衣服非常講究。她的嘴唇微微翹起,眼神中似有笑意,達·芬奇以十分細膩的筆法在畫面中定格了她的一抹神秘的微笑,但卻好像落下了什麼——蒙娜麗莎似乎沒有眉毛。
沒有眉毛的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筆誤嗎?通過對曆史的調查,專家認為這位生活在16世紀的女士隻是選取了當時的時髦裝束,修了眉毛而已。在那時,女性認為修眉可以顯得額頭更加寬闊、面容更加聖潔。但修眉可不是剃光,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何以眉骨秃秃,沒有半根眉毛呢?法國工程師帕斯卡·科特用擁有2.4億像素的多光譜相機仔細掃描了《蒙娜麗莎》,在2007年發現了左邊眉毛的痕迹,蒙娜麗莎被證實是畫過眉毛的(但或許十分稀疏)。隻不過,因為畫作曆經了500餘年,又經過多次修複,在一系列過程中眉毛和睫毛等纖細的毛發便盡數褪去了。
當然,為了研究蒙娜麗莎,人們可不止調動了黑科技相機,甚至還挖開了“麗莎女士”的墳墓。根據現有的信息,科學家在2014年找到了被埋葬在佛羅倫薩聖奧索拉修道院聖壇附近的麗莎的骨骼,她被認為最有可能是《蒙娜麗莎》的原型。經過DNA和一系列病理測定,科學家認為麗莎女士生前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這一病症也可能是造成畫中蒙娜麗莎眉毛稀疏、笑容神秘的原因之一。
達·芬奇 蒙娜麗莎(局部)
蒙娜麗莎并非獨一無二?
從16世紀始在楓丹白露宮展出,到盧浮宮1793年開館将《蒙娜麗莎》奉為鎮館之寶之一,這件作品帶來的話題一大半都圍繞着它本身的真真假假以及它是否是“獨一無二”而展開。《蒙娜麗莎》曾在1911年失竊,幾年後再次現身,回到法國。自此,三不五時便有私人收藏家聲稱手中藏有《蒙娜麗莎》真迹。而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藏《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更是一件令人真假難辨的作品。有人稱它才是達·芬奇親筆,畢竟,它看上去更加符合16世紀意大利畫家、建築師喬爾喬·瓦薩裡的《意大利藝苑名人傳》(Lives of the Artists)中的記載,畫中的蒙娜麗莎在面容上似乎與記載的“24歲到27歲之間”更為貼合。當然,還有一些聲音認為它是達·芬奇繪制的《蒙娜麗莎》的另外一個“雙胞胎”版本,甚至有可能隻是出自達·芬奇弟子之手的仿制品。
抛開這些錯綜複雜的真真假假,單就藏于盧浮宮中的這幅《蒙娜麗莎》來說,畫中的麗莎女士也并非獨一無二。還是上文中提到的那台測到了蒙娜麗莎眉毛的“黑科技”多光譜相機,它在2008年通過層放大技術将《蒙娜麗莎》抽絲剝繭,并在肉眼可見的畫面以下找到了另一位“麗莎女士”。據帕斯卡研究,《蒙娜麗莎》畫作實際分為四層,除去第一層的未知肖像草稿和第二層的佩戴珍珠發飾的肖像畫,第三層的一幅肖像最為有趣,被命名為《麗莎·格拉迪尼肖像》,帕斯卡認為這才是蒙娜麗莎的原貌,畫中的蒙娜麗莎眼睛看向左邊,面帶微笑。第四層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蒙娜麗莎》,臉和目光微微向右轉了過來。“《麗莎·格拉迪尼肖像》才是蒙娜麗莎原本的樣子,之後達·芬奇巧妙地進行了修改,完全改變了之前的畫像。而最終呈現的《蒙娜麗莎》可能隻是個想象中存在的人,而不再是真實的畫像。”帕斯卡如是說。
《蒙娜麗莎》中藏有“達·芬奇密碼”?
美國作家丹·布朗曾憑借《達·芬奇密碼》一書,令本就神秘的達·芬奇平添了一份難以捉摸,也啟發更多人開始在他的遺作中尋找除“聖杯”以外的密碼。2010年,有意大利研究者宣稱,他們通過顯微鏡觀察,在《蒙娜麗莎》的眼睛裡發現了字母和數字。蒙娜麗莎右眼中的字母似乎是“LV”,可能代表達·芬奇的姓名縮寫。左眼中的一些符号更難辨認,看起來似乎很像“CE“或者“CB”。在背景橋拱頂上還發現了似乎是L和數字2的圖案。據美國畫家羅恩·皮西尼羅研究,《蒙娜麗莎》中還暗藏着富含寓意的獅子、猿猴、水牛等動物的形象。
這些有關《蒙娜麗莎》中暗藏“達·芬奇密碼”的猜測令這幅作品變得更加有趣,雖未完全得到考證,但正如《蒙娜麗莎》這幅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一樣,沉浸在“麗莎”神秘的微笑之下,沉浸在達·芬奇用畫筆編織出的世界中,真相與秘密似乎都已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