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微信已經成為國民通訊工具了,據統計現在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8.06億人次。下至幾歲的寶寶,上至六旬老人,幾乎人人都離不開微信。
但是像微信這類從不收費的APP,它靠什麼賺錢呢?
關于這個問題,引用當下一句話“有流量的地方就有錢”來想就會發現其實微信不僅掙錢,而且還是相當的掙錢!
{通常說的網站(APP)流量(traffic)是指網站的訪問量,是用來描述訪問一個網站的用戶數量以及用戶所浏覽的網頁數量等指标,常用的統計指标包括網站的獨立用戶數量、總用戶數量(含重複訪問者)、網頁浏覽數量、每個用戶的頁面浏覽數量、用戶在網站的平均停留時間等。}
微信經典登陸畫面
朋友圈廣告
微信廣告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有報告顯示去年微信廣告收入增長了80%,其中最主要的來源還是朋友圈廣告。此外還有公衆号廣告、小程序廣告也是越來越多,這些也是微信收入的部分。
強如iPhone這類不找明星打廣告的公司,如今也都在微信上投放自家廣告,微信廣告的曝光量可見一斑。
所以在我們日常刷朋友圈的時候,其實已經幫微信賺了不少錢。
你注意翻看下你的朋友圈也有類似的廣告投放
付費表情包
國外的社交應用如Whatsapp、Facebook,他們每年的表情包收入都是一筆巨大的盈利來源。
雖然在中國似乎沒有多少人願意花錢買表情包,但是微信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各種明星表情包的出現,表情廣告也是微信賺錢的方式之一。
你别看他單價低,當你乘以一萬或者十萬的時候了
第三方服務
目前有超過6成的微信用戶有使用微信生活服務的習慣,例如手機充值話費、買電影票、微信購物和吃喝玩樂等等。
此類功能基本來自于騰訊的“好哥們”,像京東、滴滴打車、大衆點評、理财通、拼多多和微粒貸等等,都是騰訊在背後有股份或有投資的。如此巨大的流量展示入口,對于這些服務商來說簡直就是一塊大肥肉。
相當于微信每年都給騰訊省下了一筆巨大的廣告投放費用,成功的利用自己的産品給自己做推廣。
微信可以沒有這些第三方,但是第三方不能沒有微信
公衆号認證
除了政府類型的公衆号,每一個微信公衆号都需要進行公衆号認證,而每次認證費用都需要一次性支付300元,認證有效期也隻有一年,一年後重新認證又需要花300元。
而據悉目前微信公衆号的數量已經突破了2500萬個,如此龐大的數量,光是認證費就能幫騰訊增加七十多億的資金。
沒有開通過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實審核是要錢的
支付業務
微信錢包裡的零錢提現業務每一筆都會産生手續費,雖然可能不是微信的純收入(銀行收入),但憑借巨大的用戶數量,假如每個人在微信提現1000元扣除的手續費1元,8億人次就是8億的手續費。
現在很多的線下門店接入微信支付的總數超過5000萬家,越來越多的小商戶都已經加入了微信支付的行列,那些來自第三方商家的平台費用也是微信的收入來源之一。
我雖然是免費的,但是你可能就不是免費提現
資金沉澱
每個微信用戶多多少少都會在零錢裡放一些錢,如果拿這些錢取個平均數,再乘以幾億的用戶數,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的現金流了。這些錢雖然不屬于微信的收入,但這些錢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放在微信資金池裡的。
有了現金流可以幹什麼?投資、基金、債券...等等這些就被稱為“資金沉澱”,一旦基數巨大,資金沉澱的收益就會非常的可怕了!
雖然央行去年出台了“客戶備付金”的政策,規定用戶在支付平台上的閑置資金将交由央媽指定管理,不能全部都由支付平台做主,但無論如何用戶的資金還是給微信帶來了不小的收入。
微信用戶基數大,不怕你不存,還有好幾億的用戶存錢了
這些年來,微信作為從最開始的被人謾罵到現在的平台級産品,一直都在打磨産品、建設品牌、積累用戶。
現在大樹長成,盈利便如期而至。而除了賺錢,作為一個擁有8億用戶的社交産品來說,微信在騰訊版圖裡的作用比賺錢更有價值。
今天隻解析明面大家耳熟能詳的功能,就可以看出微信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免費”,以後還會解析微信各個功能的挖金功能,例如微信支付系統的服務商和微信支付的開發和免開發項目等等,帶你深入了解微信的強大和微信的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