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樣的工作狀态?80後,私人小企業,工作15年多,有類似經曆的人,來評論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樣的工作狀态?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80後,私人小企業,工作15年多,有類似經曆的人,來評論下。
2005年畢業于江蘇某普通高校,非985,211。畢業後先去了外省某汽車制造廠,先是現場實習1年,後轉入到設計部,由于與自己專業不同,半年後就辭職了。
家在江蘇無錫,某個鄉下小鎮,鎮上有一企業,老闆是自己村上的,很年長了,主動找到我大伯跟我說,希望我去他公司,公司離我家也就200米路。當初也想着方便,自己總歸能有發展機會的,就答應了,和我一起進的還有個隔壁村的,是南京某高校的。
公司是做鑄造設備的,屬于非标機械,還有另一個是現在的主打産品,造型線。人數不多,三四十人。進了公司,老闆沒要我做什麼事,就看資料,圖紙,偶爾弄一些文檔,合同什麼的。但有一次一張配件合同,價錢加錯,後來就不讓我接觸這方面了。
第二年下半年開始,和老師傅開始接觸外面,走了幾個小工地。在08年汶川地震那會,真是很累,給我們配套電器的廠家,總是故障,老師傅去别的工地了,就我和配套電器廠的一個人,但他也是個新手,他們公司也不給解決方案,(因為那時我們兩家公司之間已經有點小摩擦了)。就是那一次,我和那個鄰村的通了電話,覺得太累了。那年底,老師傅退休了。第二年,我和另一個老師傅出行,水平沒有前一位高,但總歸見得多,跑了幾個小工地。夏天的時候,有個比較大項目,設備的形式也有些不一樣,我從沒接觸過,就讓我帶領客戶公司工人一起去我公司有代表的客戶那裡去學了一星期。正式調試的時候倒還好,隻是老師傅生病回去後,就再沒回來,期間隻有我一個人帶領客戶人員在操作,其餘的人是從事另外的工作的,和我不相幹,也沒空來幫我,一起照看。就這樣,從那時起,在公司裡,在這個行業上,就我一人搞了。那一年年底,鄰村的那位去考了村官。
慢慢的,摸着了規律,也沒覺得很難,一晃就好幾個工地都搞定了,工資也猛漲到了10萬。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說是漲得太快了。職務也多起來,總經理助理,售後服務部部長,安保科長,質檢部長,不過,其實我也明白,這些隻是個虛名,套個名頭而已,光杆司令一個。
自己是一個偏技術類型的,喜歡鑽研,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接觸了UG,solidedge軟件,所以自己又接觸了solidworks,但派不上用處;公司第一次請攝影公司拍了設備視頻,我就自己嘗試了edius,現在公司的所有視頻都是我自己手機拍攝,自己剪輯;公司做圖片,嘗試了PS,現在圖片的排版,雜志上的廣告什麼的,是我在修圖,就是在老圖的基礎上,改字,改圖片;公司的網站,時間久了,是我在布局框架,讓專業公司制作。公司的電腦,維修,裝系統,網絡的布置,都是我在搞;公司采購了簡易數控火焰切割機,剛開始的時候,隻派車間裡人去對方公司去看了怎麼操作機器,并沒有學怎麼排版,是我在琢磨,搞清了怎麼排版,開料;然後自己又摸索了放樣,像蝦米彎,天方地圓,以前都是車間主任手工放樣,後來就由我放樣,排版,在數控機上下料。
10年左右,形式很好,公司銷售副總與生産部長合謀,夾帶圖紙,外面單幹,後來被起訴了。走的時候公司叫生産部長回來交接工作,硬是沒來,因為外面工地的安裝情況,發了什麼設備,材料隻有他知道。2年後,他們搞不下去,生産部長又屁颠屁颠回來求老闆了,老闆讓他回來了。就這麼一個人,讓我慢慢的工作很不順心。
讓我做質檢部長,到車間檢查,碰到不對的地方就指出,同時與生産部長反映,應該是改還是不改,年底用此來做評判,決定主要人員的獎金。那我就認認真真做好,但是基本上,碰到什麼問題,生産部長都是說不用改,沒關系,或者說改起來很麻煩。那我就如實記錄,時間、地點、事件、解決方法,沒成想,記錄了一年,這些東西根本就沒用上,獎金該發的發,對我的記錄一點表态都沒有,我倒不是需要用這個來邀功,但這種記了等于沒記,浪費功夫。
平常工作上,技術科的圖紙隻能是相信90%,因為還有10%要麼是出錯,要麼就是生産部長臨時決定做了改變,而變了以後又不和技術部說,導緻外面安裝實物與圖紙不符,但我們做的是非标産品,想怎麼改就怎麼改,隻要目的達到,但總體來說,雖然這種方式靈活,效率高,個人覺得這種方式很不好。
讓我做安保科長,那麼車間裡的安全工作要抓一下的,首先安全帽,但生産部長是從不戴的,老闆總是找我,讓我叫車間人員戴帽子呢,然後車間裡就說,領導都不戴我戴個毛啊。偶爾幾次,老闆自己也帶帽子了,生産部長也沒戴。老闆主動要求戴帽子,還說要記錄,發現一次扣50,叫我發通知,結果頭幾天都戴上了,慢慢的又不戴了,我的工作又變成了記錄員,記了也白記,但工作還是要做。
最近幾年安全抓的緊,公司做了安全托管,托管單位檢察員來檢查,說是電風扇不行,需淘汰,車間裡的風扇是落地三相的,力量大,年數長了,防護罩都沒了,有些是壞了自己修補的,而結構上,背面本來就沒有護罩,也沒法加,跟老闆反映,老闆還專門開會,讓我和生産部長讨論風扇的事,他說太忙,買吧,彙報老闆,老闆說:生産部長問了,價格太貴。于是還是決定自己做吧,那也沒關系,那我就照着網上的圖片,出個圖紙,老闆同意後就找生産部長,結果圖紙看都沒看呢,就對我大聲嚷嚷:忙都忙死了,做什麼做,沒工夫,不做。我把情況向老闆反映,我說我這工作做不下去。老闆說:那行,我知道了,圖紙放着吧,我來找他。結果1禮拜過去了,一點反應也沒。我想再次提醒,但是這種事,多說無益,反而讓人覺得我這個人老是這麼煩。
車間要大量使用氧氣乙炔,安監規定兩種氣瓶是不能放在一起的。車間的車子都是十幾年前自己做的,工作性質是靈活機動,今天在這幹活,明天可能到别處了,老廠房,跨度小,不要說火焰與瓶10米,就是瓶與瓶5米距離,有時候也難,在一次檢查後,老闆發了挺大火,一定要求車間裡怎麼怎麼樣,不然就罰錢,後來就轉念一想,排管道吧,我出了一套管路圖,把廠區所有需要用氣的地方都排上管路。結果到最後,就在一個工作量最大的下料車間排了3個點。别的車間還是兩個氣瓶在一輛車上,我說我來重新做幾個車子,好把瓶分開裝,結果又不讓,說是把舊車子改一下吧,結果那個改又改不成,用又用不上,導緻這個工作變得很奇怪。
這些工作,都要求我做,但是我是個設備調試人員,也經常要出差,有時候出去也要1個月,2個月。一年下來,有半年時間在外。有時候在公司的時候,碰巧老闆需要車間質量檢查 的一些文件時,問我要,說我現在怎麼不記了,我直接說,我要出差,你讓我怎麼記。老闆就不說話了。
車間的工作,老闆一直說,辦公室人員要經常主動幫助車間,從事力所能及的事,其實也明白意思,整個廠裡,女同胞不會去,技術科要畫圖,聯系業務問題,走不開,電工要裝電櫃,編程序,好像就我空,沒事就看到我在車間裡晃來晃去,啥事不幹,還有個銷售的,老闆的侄子,也快到退休年紀了,他是第一個沖到車間去幹活的,主要是一些裝配用的原材料的開料,裝配工裝。起初我也是很認真的,和他兩個人,幹活正好,就是37度高溫,也能夠在幹活,可現在,有點厭倦了。前幾年還給評個獎勵,這兩年效益不好,加個疫情,獎金是全員沒有了。但問題是,某些人明明很空,不去叫他。有些老員工是無所謂了,叫了也不去,反正年底都一樣。工資自從以前的10萬,中間漲漲跌跌,11萬,10萬,現在就是在這個數,不漲,但會跌。整體形式差是真的,但作為個人總不免有些難受。我的堂兄,比我大個10來歲,初中畢業,在車間工作,後來由于頭腦靈活,也到外面安裝調試,工資也能有8萬左右。
我們這行業,最紅火的時候是10年左右,現在國内市場已經飽和了,最近幾年,公司在布局印度,已經成功了一條生産線,老客戶那裡接下來應該還有,老闆充滿希望,但我們都不想去,去年去印度的師傅,差點就沒回得來,本來2個月的時間,在印度待了半年。
公司給我的感覺:
1、老闆為了兒子,保住這個家業,還在打拼,兒子才大學畢業2年,就是感覺整體上沒啥氣魄;
2、管理混亂,由于人少,都可以管一管,但都不想管,一件事情,有時候不安排手裡有資源,有決策權的人去做;
3、生産部是最大的部門,人數衆多,但生産部長與其他人都搞不好,隻會嚷嚷,車間裡沒幾個人對他沒意見的,有時連帶别的部門都可以嚷,老闆的話當然不能不聽,但某些也可以不聽;
4、公司無新進動力,全是老員工,增添的也隻是外地過來的電焊工,老一輩的人走了後,就沒人進來了;
5、無創新力量,以前的設計都是一位總工設計,現在總工老了,技術部部長是副總經理,還要跑業務,也要畫圖,根本沒啥空,技術部,一位人員,現場都沒去過,畫圖就是老圖拿來改改,另一位,偶爾到現場,還是和老闆一起去的時候,現場逛一圈,對設備的理解還不如安裝、調試人員,圖紙錯誤百出,指出了錯誤,也不及時改圖紙,到下個工地,能出現同樣的錯誤;
6、老闆很器重生産部長,所有事都和他商量,他本人的事倒是也多,但忙起來的時候,就呵呵了,随便搞,隻要能按時出産品,按時發貨,任務就完成了,其他的事一概不管;
這一陣子,也許是太閑,在思考自己以後的方向。就寫幾個有代表性的事吧,不想寫下去了,多寫也不好,也不用去細究我是誰,是哪裡的。就有個疑惑,是不是有很多私人小企業都這樣。
有多少80後有一樣的境遇。有時候真就不想幹了。全年無休,車間不放假,我們就不放,車間放假,我們說不定在外面安裝調試,客戶指定幾點生産就幾點,夜裡12點生産也是有的,而且不少,24小時幹的也有,而調試人員就我們幾個,現場環境總歸好不了的,噪音,粉塵。有時客戶着急,一個工地剛結束,剛回到家,第二天就出發,老闆還一副愛憐的表情,辛苦點吧。有時調試,一個人要頂幾個,會電焊,會氣割,會鉗工裝配,最好還要會點電氣。還要能上得了台面,與客戶談論事情,讨價還價,陪客戶喝酒吃飯。
有點想換個環境,本人喜歡機械方面的,有時候就想着開個五金店,電動工具店什麼的,來去自由,想怎麼搞都行;有時想着能否進一家大點的,正規的企業,幹起工作來,有闆有眼,條條框框,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用受人束縛。也想保持這個狀态,畢竟不出差的時候,還是很清閑,再去搞個副業做做,但想不出有啥。10多年前也曾開過網店,但一出差就沒工夫,沒精力搞了。
覺得自己的狀态就是,不精,多倒也沒什麼多的。想拓展,也沒什麼拓展的方向。在公司裡,天花闆已經到了,也就到這個層次了。工資多年不漲,工作上再來這麼個家夥,心情好不到哪,有時候也盡量自己平靜心情,他是他,我是我,犯不着為這樣的人置氣,沒意思,我是在工作,為老闆打工,不是問他要錢來的。工資呢,廠裡的人,都是自己村和鄰近村的,工資水平都差不多,要漲一個的話,肯定不是很好,但是工資也從側面反映了個人能力,不管是自己的收益,還是别人的評價,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如果細想想,我的今後的樣子,很可能就是這個樣子做個灰領一直到退休。中間呢,可能會出點什麼事故,帶點傷痛,病情。
有同樣境遇的朋友嗎?歡迎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