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瓠山才子時為嘉峪關廣播電視台新聞記者。在與報社同行采訪一參觀團時,跟随到了嘉峪關城樓古戲台前。當聽到講解員講解戲台楹聯橫批“篆正乾坤”之“篆”意為“德”時,大家都進行了讨論,并私下詢問講解員。有一名記者建議才子:“要不你考察一下這個字的真正意義吧?你不是才子嗎?”我回答他:“沒有問題,我回去後馬上考證。”
經過一番考證,才子于8月13日寫出了《嘉峪關城樓戲台對聯橫批“篆正乾坤”何意?》一文,發表到《嘉峪關在線論壇》上。然後,把鍊接發給了那位同行。随後并沒有當一回事,因為考證這麼一個字,不算什麼大事。不論是“篆”還是“彖”,在書寫時采用了“通假”,對于古人來說,都很正常。隻有把“篆”還原為“彖”,“德”的解釋才有了真正的着落。
随後,這篇文章被個别網友抄到了《百度文庫》等網站,有的保留了作者“康曉雲”的署名,有的直接将作者删去,意思是成了自己的文章。不管如何剽竊,博客和論壇上的原創痕迹以及網頁鍊接,他們是無法消除的。對此,我十分放心。我的想法是,你轉載得越多,就替我宣傳得越好。
2013年,偶然發現有一名叫王琦儒(嘉峪關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的作者,直接剽竊了瓠山才子的考證成果,并理直氣壯地撰寫了一篇論文《嘉峪關關城古戲台匾額考釋》。文中大言不慚地表示:經筆者多方考證研究,嘉峪關關城古戲台匾額四字行書應為“彖正乾坤”。(《絲綢之路》雜志2013年第12期)
他還在後面給出了三個不倫不類的理由,原文如下:——
一是字形相符。“彖”字與匾上首字相比較,不僅筆畫數一緻,而且字形完全相符。
二是字意相通。“彖”字在《辭源》中的解釋為:周易中統括一卦之辭。易履“彖曰”注:“凡彖者,言乎一卦之所以為主也。”易乾疏:“案褚氏莊氏並雲,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為彖也。”“彖”在此處為判斷、識别之意。“正”字,在《辭源》中的解釋共有19種,其中第三種解釋為“整饬,糾正”,“正”在此處為糾正之意。“乾坤”,在《辭源》中的解釋共有兩種,其中第二種解釋為“天地”。“乾坤”在這裡就是借指古人對天地間萬事萬物的一種樸素理解,通俗的講就是指“古人的世界觀”。由此可見,“彖正乾坤”一詞就可以理解為,通過戲曲的教化作用,讓百姓“判斷、糾正自己的世界觀”,以規範人們的行為和處事方式。
三是語境相合。由于“彖正乾坤”匾位于戲台這一特定位置,加之戲曲本身就是一種貼近百姓、易于讓人接受、具有較強感染力,同時具有較強引導作用的教育形式。據《嘉峪仿古探幽錄》記載,農曆五月十三日是關老爺“磨刀節”。每年這天都要搞慶典,唱大戲,軍民同樂,十分熱鬧。中國古代統治者就是想通過戲曲這一特殊紐帶,使廣大民衆知榮辱、明善惡,将其政治原則内化為人的自覺行為,使人養成一定的道德習慣,從而達到穩定民心、鞏固統治的作用。
對于以上理由,試析如下:
第一條理由“字形相符”。通過細緻觀察,字形并不相符,而是稍有變化。
第二條理由“字意相通”。不知道字意跟什麼“相通”?表述模糊,純屬拼湊。後面在引用《周易》對“彖”字解釋時,除了“彖,斷也”一句正确,其它都是胡亂引用,偏離主題。其中,對“正”字19種解釋的引用,純屬畫蛇添足。因本文的重點是論證“彖”字,“正”字的意義非常明确,不必解釋。後面又說“乾坤”是“古人的世界觀”,又在胡說了。“乾坤”自古以來就表示“天地”,與“世界觀”毫不沾邊。
第三條理由“語境相合”。不知與哪兒的“語境”相合?如果非要針對語境,隻能是整個“楹聯”的語境。“彖”與楹聯語境之相合,瓠山才子在《嘉峪關城樓戲台對聯橫批“篆正乾坤”何意?》(2008年首發于《嘉峪關在線論壇》)一文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而剽竊者卻拈出了“磨刀節”作為“語境相合”的論據,真所謂“牛頭不對馬嘴”,東拉西扯,不知所雲。
我想對這位作者說的是:我早在2008年已經考證出了這個結果,你寫論文時直接采用就行了,何必強調是你自己的“多方考證研究”呢?這就是純粹的剽竊和抄襲了。雖然你在引用《周易》時,刻意避免與我的引用發生“查重”,但你所引用的資料,卻不能有力地支撐你的“論點”。
其實,“篆”是“彖”的通假。“彖”與“斷”屬于“一聲之轉”。《說文解字注》:“彖,豕走也。《玉篇》作豕走悅也。”意思是豬非常馴服地走路。觀察“彖”之字形,發現上部是個不規則、很尖銳的“圈兒”,下部是表示豬的“豕”。其本意是豬不好好走路,總愛用鼻子拱東西(比如拱圈牆緻使倒塌),那麼養豬人在豬鼻子上紮個孔,并穿上一個鐵圈兒(即上部的互字少了頂上一橫),這種鐵圈兒不但不規則,還非常銳利,一旦豬要拱東西,就會疼得要命。隻好老老實實、馴馴服服地走路(“豕走悅也”),由此達到了阻斷豬和被拱之物的關系,從而使“彖”有了“斷”的意思。
“彖正”,就是斷定、判定的意思。“定”字的寶蓋底下就是一個“正”,也是正的意思。“彖正乾坤”的意思是,戲台上的八卦圖,是一種神聖的符号,其功德(“彖”有裁定卦德的作用)能正乾坤,即能鎮住這個戲台,從而避免意外的天災人禍的破壞等。因為戲台上演的戲,既要給人觀賞,更要娛神樂鬼,達到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康樂、社會安甯、國泰民安等目的。撰寫楹聯的人,用這四個字作橫批,主要是為了讓八卦圖以自己的神奇功效永遠保護戲台的長久平安。
然而,更為奇巧的是,“彖正”(判定)與“愚賢忠佞認當場”、“乾坤”(天地之間的人世)與“離合悲歡演往事”密切相關。另外,“乾”“坤”二卦為六十四卦的父母卦,卦德都非常純正(其他六十二卦,卦德皆屬駁雜)。這隻能說明,編撰楹聯的人文化水平很高,對《周易》的研究也很深,對八卦符号的辟邪神效也深信不疑。
總之,“彖正乾坤”是一句古代民間常用的吉祥祝福,如同農村人蓋房時在大梁上寫的“立木大吉”、“吉星高照”、“紫氣繞梁”等一樣(其聯曰:“立柱喜逢黃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其中“立木”切合“立柱喜逢黃道日”,“大吉”關照“上梁正遇紫微星”),是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普遍的民俗文化現象。相信撰寫楹聯的人,不會刻意地賣弄自己的《易》學知識,而是主要為了給戲台的主人一個吉祥喜慶的祝福。就這麼簡單。
十年以來,瓠山才子的這個考證成果,除了被個别人因謀利而剽竊之外,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肯定和引用。2018年06月20日《甘肅日報》有一篇報道,題為《雄關腳下激情奏響絲路樂章——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開幕式側記》,其中對嘉峪關城樓古戲台有如下描述:——
“彖正乾坤”的戲台上,繁音激楚的一曲曲經典唱段歌頌着雄關,歌頌着曆史,更歌頌着未來……
這表明,“彖正乾坤”這一考證成果,已經被官方媒體正式使用。而十年以後的今天,那些想竊取這個成果的人也于暗地裡蠢蠢欲動,想方設法……,所以,我撰寫了這篇再次補充考證的文章,以資底證。
瓠山才子2019年8月2日于嘉峪關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