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0:42:01

随着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快速發展,信息網絡已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與樂趣,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也時有發生。近日,會澤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被告人獲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7000元。

案情簡介

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期間,被告人楊某某在自家開設“中國移動授權代理店”内,在向客戶提供手機開卡、電話費繳納等服務過程中,私自獲取客戶的手機号碼及驗證碼,并用自己的VIVO手機将獲取的電話号碼及驗證碼有償提供給他人,從中非法獲利共計人民币6174元。

審理結果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1

被告人楊某某将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私自将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其行為情節嚴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查明事實後,我院以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楊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7000元。

法官提示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2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3

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信息網絡傳播、交易,往往被不法分子大量竊取、利用,與電信網絡詐騙等關聯犯罪,嚴重威脅着公民人身安全、财産安全和社會管理秩序。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在進行網絡購物、投資理财、填寫問卷等活動時保持警惕,慎重提供個人信息。對含手機号碼、身份證号、家庭住址等信息的各類賬單、車票、快遞等物品不要随意丢棄,注意及時塗抹、銷毀。在使用身份證等證件複印件時,可以在上面注明時間、單位和用途。同時,公衆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台上也應切記遵法、守法,不随意“人肉”或散布他人隐私以及實施其他違法行為,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4

法條鍊接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5

黔南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别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将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第六十七條 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第五十二條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财産,應當随時追繳。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确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來源:會澤法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