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頭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22:35:04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近代漢語虛詞》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1

漢語從有文字記載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書面語反映口語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如,《詩經》裡的“國風”是民間口頭文學的記錄,《論語》也是比較接近口語的,即使《尚書》這麼古奧難懂的文章,在當時也是距離口語不遠。

漢魏以後,寫文章的人往往沿襲和模仿先秦的語言,書面語跟口語的距離才越來越大,形成“文言”,即“古代漢語”

下面與大家分享《近代漢語虛詞》這部書的一個小章節:助詞“卻”。了解一下“卻”字的演變。

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覃秋》

本節中我們讨論近代漢語中的動态助詞“卻”。“卻”和“了”都是用于表示動作完成的助詞,出現的基本格式是“動 卻/了”和“動 卻/了 賓”,功能、意義都大體相同。

“卻”字是從動詞發展演變為助詞的。《說文解字》:“卻,節欲也。”漢代前後産生出“退”“使退”的意思,如: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2

(1)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史記·留侯世家,卷五五)

到魏晉又進一步演變為“去”意,成為趨向動詞,在述補結構中用作補語:

(2)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世說新語·規箴)

再以後的文獻中,“卻”作補語由表示趨向轉變為表示結果,例子也有所增加。

例如:

(3)每朝士咨事,莫敢仰視,動緻呵叱,辄晉雲:“狗漢大不可耐,唯須殺卻。”(北齊書·恩幸傳,卷四二)

(4)先是,景每出師,戒諸将日:“若破城邑,淨殺卻天下知吾威名。”(南史·賊臣傳,卷七○)

以上“卻”字的詞義類似“掉”,表示動作的對象被消滅、去除,是“殺、擊、了”這類動作的結果,是“去”義“卻”的進一步引申。

這種“卻”字雖然詞義比表“去”義的“卻”虛化了,但它仍然帶實詞義,所以,這個時期出現的帶“卻”的動詞隻有上面列舉的幾個,它出現的格式,也多為“動 卻”。

作者說,唐代以後,“卻”開始虛化為表示完成的動态助詞,廣泛出現于各種文獻中。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3

例如:

(5)待收陝州,斬卻此賊!(舊唐書·史思明傳,卷二OO)

(6)先有謠言雲:金色蝦蟆争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舊唐書·黃巢傳,卷二○○下)

(7)大使打驿将,細碎事,徒涴卻名聲。(朝野金載,太平廣記,卷一七六)

(8)太宗嘗罷朝,自言:“殺卻此田舍漢!”(劉肅:太唐新語,卷一)

(9)吾早年好道,常隐居四明山,從道士學卻黃老之術。(宣室志,太平廣記,卷七四)

(10)抽出一卷文,從手葉卻數十紙。(河東記,同上,卷一五七)

(11)李龜年善羯鼓,玄宗問向打多少枚,對日:“臣打五十枚訖。”上曰:“汝殊未,我打卻三豎櫃也。”(傳記,同上,卷二○五)

(12)井崖不得已,遂以竹盛卻槍頭而行。(廣異記,同上,卷四三二)

(13)一日,震趨朝,至日初出,忽然走馬入宅,汗流氣促,唯言:“鎖卻大門!鎖卻大門!”一家惶駭,不測其由。(無雙傳,同上,卷四八六)

(14)漢帝不憶李将軍,楚王放卻屈大夫。(李白:悲歌行,全唐詩,1722頁)

(15)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劉禹錫:浪淘沙,同上,403頁)

(16)上卻征車再回首,了然塵土不相關。(吳融:新安道中玩流水,同上,7860頁)

(17)喚出眼,何用苦深藏;縮卻鼻,何畏不聞香。(睿宗:戲題畫,同上,9841頁)

(18)男兒何必戀妻子,莫向江村老卻人。(岑參:送費子歸武昌,同上,2054頁)

(19)高卻垣牆鑰卻門,監丞從此罷垂綸。(馮道所鑰戶,同上,8406頁)

(20)看他終一局,白卻少年頭。((趙延壽:棋,同上,8411頁)

(21)誰能學得空門士,冷卻心灰守寂寥。(鄭良士:寄富祥院禅者,同上,8324頁)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4

唐代的“卻”字使用已經很廣泛,在我們以上舉的例中包括了史籍(例5、6)、筆記小說(例7至13)、唐詩(例14至21)三類,無論在哪一類文獻中,“卻”字的使用都已不再是個别的現象了。

“卻”字演變成助詞的主要标志,是其所表達的意義的變化。唐以前,“卻”帶有“去除”“消失”的意思,它所跟的,自然也就都是能造成“去除”“消失”的結果的動詞,像“殺、了”等等。

唐代的例子中,動詞不再有這種局限,像例(7)涴”、例(9)“學”、例(12)“盛”、例(13)“鎖”、例(15)“渡”、例(16)“上”等,這些動詞不僅不會造成什麼東西的“去除”或“消失”,反而會造成一些事物的“獲得”(“學、盛”)或狀态的存在(“鎖、渡、上”),這樣“卻”所表達的意義,就變成了一種抽象的完成,而不管造成的是一種“失”還是“得”的結果。從而,使它從一個表達具體詞義的實詞,變成了一個表達抽象意義的虛詞。

“卻”字演變成動态助詞的時間,應當在唐代前期,我們在初、盛唐時王梵志、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中,都已經可以看到“卻”字的使用了。

助詞“卻”的産生,是漢語發展史上一個重要變化,它改變了過去漢語僅以結果補語或表示完成義的動詞來表達動态、事态完成的方法,産生了一個新的詞類和一個新的語法格式。

“卻”是由趨向動詞虛化而成為助詞的,它從在連動式中充當并列動詞,到在述補結構中充當趨向補語,再到充當結果補語,這個發展過程,決定了它緊跟動詞的位置,以及“動 卻”“動 卻 賓”兩種格式的建立。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5

唐代以後,漢語完成态助詞有所更替,但由“卻”造成的兩種語法格式始終沒有改變。

在唐代的數百年使用中,“卻”也在發展完善。初盛唐的例子裡,除去“老卻”(如例18)之外,很少見到形容詞帶“卻”表示變化完成的例子,到晚唐五代,“形 卻 賓”格式的使用

增加了,像例(19)“高卻”、例(20)“白卻”、例(21)“冷卻”就是其用例。

晚唐五代另一類更接近口語的文獻——禅宗語錄中,“卻”的出現更為頻繁,像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成書的《祖堂集》中,就有很多“卻”字的用例。

例如:

(22)問:“三界竟起時如何?”師雲:“坐卻著!”(祖堂集2.90)

(23)一句子活卻天下人,一句子死卻天下人。(同上,2.87)

(24)和尚關卻門,便歸丈室。(同上,1.169)

《祖堂集》中助詞“卻”用了近二百例,帶“卻”的動詞有七十餘個,“卻”字顯示出很強的生命力和結合能力。

“卻”的語義,還是表達一種與時間無關的動作完成狀态,所以它可以見于各種時态的例句中。

到宋代,“卻”的使用還在延續,在宋代詞人的作品中,它仍是一個較常見的助詞。

例如:

(25)三月花飛幾片,又減卻,芳菲過半。((張先:離亭宴,全宋詞,76頁)

(26)忍淚一春愁,過卻花時節。(晁補之:生查子,同上,576頁)

在宋詞的例句中,“卻”字的用法與唐五代比并未發生什麼變化,但帶“卻”的動(形容)詞,卻逐漸集中到“過”“老”“換”“忘”等幾個詞上,這反映出,它的結合能力在減弱,而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應當是動态助詞“了”字的産生。

總結一下,語言文字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是當随時代,句式結構也會因時代的變遷而趨于優化。而在唐宋時期的詩、詞中,“卻”和“了”充盈着“詩意”和“詩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