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一些公共廁所裡會放置烘幹機,上完廁所以後可以用來烘幹,是不是感覺很方便,但可能讓手更髒,那麼,廁所烘幹機有多髒?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有學者曾在河南多所醫院做了相關實驗。醫護人員采取不同的洗手方式之後,分别通過一次性紙巾、自動風幹機、自然風幹等方式來幹手。研究者發現無論采用哪種洗手方式,一次性紙巾擦手後的衛生合格率是最高的,使用自動風幹機的合格率最低。
美國有研究人員讓培養皿暴露在烘手機的熱空氣中30秒,結果發現大部分培養皿中有18到60個細菌菌落,最多甚至達到了254個;相比之下,放在空氣中長達兩分鐘的培養皿隻長出了一個細菌菌落,有的培養皿甚至一個菌落都沒有。
當烘手機的紅外線感應到雙手靠近時,風機自動運轉,将周圍環境中的空氣吸進去加熱,再加壓吹出來。烘手機一抽風,把公廁等環境裡的細菌抽進來,出風口60°C左右的溫度又不能有效殺菌,反而加速空氣流動,吹到手上。在整個過程中,烘手機變成了細菌的搬運工。
因此,洗手後盡量别用烘手機,最好能用紙巾擦幹。
公共廁所的烘幹機一般分為兩種:雙面烘和向下吹的。
不論哪種,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一邊進風一邊出風,跟吹風機差不多。
問題就在這,烘手機地處廁所,進風進的可是廁所的空氣啊!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究指出:
廁所的烘手機,會“吸入”沖廁時濺起的細菌和細菌孢子,再通過出風口吹出來。
這個細菌規模可不小!
這麼看還不夠震撼,還有更刺激的!
美國一大學生把培養皿放在廁所的烘手機下,吹了3分鐘:
這麼說吧,馬桶裡有啥細菌,烘幹機吸進去的一樣不差!
不僅如此!!!
還有人将有烘手機的公共廁所和沒烘手機的公共廁所,做了對照試驗。結果發現:
這哪裡是烘幹機,是細菌轟炸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