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喜歡好為人師的人

喜歡好為人師的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22:51:36

一隻小鳥在河邊喝水,老山羊走過來說:

“你隻顧在這裡喝水,卻完全不知道提高警惕,如果狐狸過來,你的小命就丢了!”

而這隻凡事都隻愛擺大道理的老山羊,去年它的孩子就在河邊被狼吃了。

在小鳥的眼裡,它的話不過是依仗自己胡子長就冒充懂道理罷了。

《孟子》有言:“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

意思是:我沒有聽說過自己都立腳不正,卻還要去糾正别人的人。

人之過,在好為人師。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越成熟的人,越懂得正己修身,越愚蠢的人,越是喜歡好為人師。

自以為是,往往會自取其辱

周國平曾說:“好為人師者意在求榮,但因缺乏實質,結果往往發展為取辱。”

對别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最終隻會自取其辱,成為笑柄。

喜歡好為人師的人(越喜歡好為人師)1

小玲是朋友圈公認的萬事通,她因“好為人師”,成了萬人嫌。

有一次,朋友想在實體店買衣服,她自認精通網購,便連忙阻止:

“别在這兒買,這家店特别貴,拍個照片網上買多便宜啊。”

聽到這話,朋友一臉嫌棄:

“前幾天我還吐槽,網上買的衣服實在是不堪入目,跟描述大相徑庭。

今天好不容易選到喜歡的,不浪費感情上當了。”

一番話過後,兩人好不尴尬,不歡而散。

還有一次,同事想在一家理發店辦卡,可以先享受會員服務。

她覺得那家不好,于是大力推薦了别家:“你選這家吧,這家老闆跟我很熟,人特别好。我保準你會喜歡他做的頭發。”

可沒過多久,由于疫情的原因,那家店宣布倒閉了,卡裡的錢也随之XX。

自此以後,兩人心裡多了隔閡,少了來往。

小玲也很内疚,抱怨自己倒黴,傷了朋友和氣。

很多時候,自以為是地橫加幹涉别人的生活,往往都會迎來兩敗俱傷的後果。

現實當中,太把自己當回事兒的事情屢見不鮮:

“這個色号你用會顯得老氣,換個吧。”“我就是想顯得成熟一點兒,不行嗎?”

“這件衣服太長了,顯得你好矮,以後别穿了。”“我就特喜歡這樣的風格,沒辦法。”

“這麼打孩子太兇了,以後可别再這樣了。”“我的孩子我比你更了解該怎麼管教。”

你費盡口舌,對方嫌你多管閑事;你覺得居高臨下,最後卻颠覆三觀。

太把自己當回事兒,是場災難。

不僅不會擡高自己,還會使自己顔面盡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必妄自菲薄,但也别妄自尊大。

立場不同,無需糾正

聽過這樣一句話:

成熟,就是懂得閉嘴,懂得低調謙遜。

每個人經曆不同,所處的立場不同,因此無需強求改正。

有人覺得年輕就得折騰,這才不白活一場;也有人認為安穩度日,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有人覺得嫁給愛情最幸福,餘生盡是溫暖;也有人認為門當戶對,才是正确的人生;

有人覺得凡事要完美絕倫,精益求精;也有人覺得全力以赴,就無愧于心。

人與人的選擇,往往大相徑庭,然而站在各自的立場,誰都沒錯。

喜歡好為人師的人(越喜歡好為人師)2

電視劇《天道》中,警員芮小丹在執行任務途中被犯罪分子擊斃,她最後一通電話打給了丁元英,在得知丁元英從未阻止芮小丹靠近危險時,芮小丹的父親嚴厲指責了丁元英,并禁止他到墓地探望。

作為芮小丹的同事,也為丁元英的行為感到憤怒。

丁元英自始至終都不為自己辯解,他明白:

在父親眼裡,任何導緻女兒犧牲的原因都不被原諒,身為女兒最信賴的人,卻不阻止勸說脫離險境,這就是最大的惡。

作為芮小丹的戰友,遇到危險就應立即求助,哪怕有一絲希望就有生還的餘地。

而丁元英就這麼放棄了。

因為他了解芮小丹,她對警察這個職業充滿了崇敬,把勇敢正義内化為信仰來維護。

依她的性格,即使自己再勸說也無用,她對自己職業的要求不允許自己退縮。

他無奈地選擇了尊重。

人生在世,必須懂得:

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不是所有的人,都擁有相同的三觀。

與其擔心,不如祝福,與其糾正,不如理解。

用尊重代替冒犯,用謙卑代替傲慢。

為人處世,多些順其自然,少些橫加幹涉,留給别人足夠的體面。學會尊重他人的差異,才能各得其所,互相成就。

真正的智慧,改變自己

哲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不同的人在認識同一個事物的時候,會表現出巨大的差異。

就好像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洞穴裡面,坐井觀天,每個人都隻能看到自己頭頂上的那片天空。

喜歡好為人師的人(越喜歡好為人師)3

每個人的社會環境、所處的階層和所受的教育不一樣,于是形成了一套特有且固有的思維模式,我們很難打破這種固有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

改變自己尚且不是易事,更何況改變别人呢。

所以有句話說: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别人是神經病。

前段時間,朋友小敏突然離家出走。

她在一家培訓機構擔任英語老師一職,已經32歲的她還沒有對象,媽媽就一心想讓她考公務員,有個體面的工作,這樣才容易把自己嫁出去。

起初媽媽隻是給她洗腦,說誰家的女兒在事業單位,找到了一個好婆家,過得如何如何。

後來,看她無動于衷,媽媽竟然跑到她的單位擅自為小敏請了一個月的假,備戰公務員考試。

忍無可忍的小敏隻能選擇了離家出走,母女倆的關系也冰至谷底。

在小敏心裡,一個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能很好地養活自己就是最幸福的,至于對象,并不會因為你有個體面的工作,就多愛你幾分。

生活中,多的是這樣的事情:

女人總以抽煙危害健康讓男人戒煙,而男人總有理由搪塞;

父母常提醒子女不要熬夜,身體要緊,而子女總是敷衍了事;

面對無法控制的外在,最好的做法,就是祝福已經發生的,尊重别人的生活。

每年到了收小麥的季節,朋友圈都會湧現一批請假回家收麥子的圖片:

“媽,我請假回家一趟扣好幾天的工資呢,你這找人幫忙也花不了我一天的工資啊,找人的錢我來出。”

“不行,再忙也得回來收麥子!你是不是咱家裡的人,是,就給我回來,别廢話。”

見此情形,年輕人不得不服輸。改變父母的思想太難了,倒不如改變自己來得輕松。

凡是有因必有果,智慧的人,善于向内求索,接納他人,尊重差異。

有句話說:“獨處守住心,人多管住嘴”。

無論何時,都要明白:

你說的話隻對認可的人起作用,一味地指手畫腳,不僅失了分寸,也丢了顔面。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謹言慎行,收斂自己的糾正欲。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會把太多的心思花在改變别人上,放下“我是拯救者,我必須來幫你出苦海”的妄念,對外淺言,對内深求才是最大的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