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每年公曆4月13~15日之間,節日會舉辦3~4天的時間,潑水節是傣族、泰語民族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2世紀傳入了中國雲南傣族,潑水節第一日為“麥日”,第二日為“惱日”,第三日為“麥帕雅晚瑪”。
潑水節在每年公曆4月13~15日之間,節日會持續3~4天的時間,潑水節是傣族、泰語民族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起源于印度,也是古婆羅門的一種儀式,後來其文化與儀式被佛教所吸收,在公元12世紀直至13世紀傳入中國雲南傣族。
随着佛教對于雲南傣族地區影響力不斷加深,導緻潑水節成為了她們民族的一種傳統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潑水節來臨之際,傣族人會忙着殺雞、殺豬、做年糕以及釀酒。
潑水節第一日為“麥日”,于農曆的除夕相似,當日人們會收拾屋子,打掃衛生,準備年飯、放高升以及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第二日為“惱日”,通過潑水的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第三日為“麥帕雅晚瑪”,也是傣曆的元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