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立字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立字旁。
立,lì,最早見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個人站在地上,下面一橫是指事符号,意為地面。既表示站立,也表示站立的地方。
行書中的立字旁:
首點居中,角度略平。以露鋒輕入,落筆後稍往右帶随即向左提鋒收筆,意連下一筆畫;下橫起筆左探,露鋒,大抗肩,右部勿長,行筆到位後折筆回鋒與下面的兩個點筆作一筆連寫,注意幾個折筆的運筆使轉,收筆與底橫呼應;底橫起筆與上橫平齊,略取平勢,以穩住整字。
楷書中的立字旁:
行書中通常将“立”字的下部連寫成一筆,以提高其書寫速度。當作為偏旁居字左時整體斜勢抗肩,不要寫寬,底橫化為提筆;居上時筆畫不宜粗重,當下方有長筆畫時底橫宜短,反之則長;居下時緊湊上靠,端莊平穩,力撐整字。
具體字例:
端 duān
竭 jié
競 jìng
靖 jìng
立 lì
妾 qiè
飒 sà
豎 shù
竦 sǒng
童 tóng
翊 yì
章 zhāng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