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普通人在日常的書寫中都有這樣的體會,要寫一段字數非常多的報告,或者說手寫稿,這其中往往會有一些錯誤,或者說纰漏,即便是我們在進行謄抄工作,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漏字和錯字的現象,那麼出現這樣狀況的時候,我們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劃掉,然後重新再寫。
實際上,這是人們在書寫過程中的一個常态,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是機器人,也不是複印機,不可能完全100%保證自己的準确率,出現一點錯誤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很多人卻不能容忍在書法作品中出現錯誤,很多人在看了古代的書法家的作品之後,都會跑過來問我,為什麼古代書法家的字帖中有這樣的錯别字呢?為什麼他們會有塗抹修改呢?這樣不會有損于他們的藝術水準嗎?
在這方面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顔真卿的《祭侄文稿》。我們細看顔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會發現,《祭侄文稿》每一處都有修改,每一行都有改動,每一處都有塗抹,幾乎是歪歪斜斜,扭扭曲曲的。
但是它仍然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二大行書,被曆代的藝術家和評論家認為是行書中的精品,代表了當時行書的最高水平。為什麼這件看似潦草醜陋的作品會成為最好的書法作品呢?我認為和,這幅書畫作品中的這個特質有關。
那就是顔真卿《祭侄稿》的情感性因素。我們知道顔真卿在寫這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内心懷着非常悲痛的心情。這是因為他的侄子在唐代安史之亂的時候,為了打擊敵人而死在了戰場上。
所以他多年之後尋找親人的屍骨時,想起了自己的侄子,就揮淚寫下了這篇書法作品。
而這幅書法作品的潦草之處,實際上就體現了顔真卿當時的心情,所以,潦草成為了這幅書法作品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于這個問題, 元.陳繹曾說:
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
他指出人在喜怒哀懼等不同心境下字體會有不同的呈現姿态,所以人的書法書寫時刻随着人的心情變化。
所以,顔真卿書法寫成那個樣子也不難理解了。
因此,潦草的程度越厲害,越證明他的心境非常的悲痛,也就越能夠顯示出他高超的藝術技巧。因此顔真卿《祭侄稿》中的錯别字并不是它的缺陷,而是它的美,而是它的一種悲壯和悲劇性的美,這種美是以一種特殊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但是我們仍需要注意,在某些書法作品中,是不能出現錯字的。比如正楷作品,隸書作品,篆書作品。這些藝術作品中,是忌諱出現錯别字的。如果出現了錯字,那麼這一整幅書法作品都不能要了。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寫,而不能夠繼續寫下去了。有一個錯别字,就會影響整體的效果。如果這幅書畫作品出現了漏字的現象,還比較好處理,隻需要我們在後面題跋的時候,或者說在後面收尾的時候,再把這個字補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把一個字寫錯了,那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需要重新來。
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楷書,篆書和隸書,它不同于行書和草書的随意性,他是非常嚴謹的,它是非常的,如果你像行草書那樣随意的處理這個錯字,那麼作品的和諧性和氣韻都被這個塗抹的字迹破壞了。
它不像行書和草書那樣随意塗抹了之後,還能夠顯示出他的率真和他的坦蕩,你在楷書作品中塗抹,隻會顯出這幅作品非常的拙劣和糟糕。
因此,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中,我們在書寫的時候,要在主觀上盡力的去避免出現錯字,隻有我們盡力避免出現錯字,才能夠把這些書法作品給寫好,顔真卿的《祭侄稿》,隻是一個特例,并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錯字出現的越多,塗改得越潦草,就能夠顯示出它的優美之處,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如果真的出現錯字、漏字現象,我想有幾個方法還是可以采取的。
第一招就是趕緊重新寫,這也是我比較推薦的一個。
第二招是像《祭侄文稿》一樣塗抹修改,但是僅限行草書。楷書等靜态書體不适宜。
第三招就是在後面的題跋中說明,比如某某字應修改為某某字,特以為記。這也是一個比較巧妙地方法。
以上這幾招是比較常用的方式,相信聰明的你一學就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與我一同進行交流,堅持對書法與藝術的嚴肅思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