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
新學期的第一天來了
不論是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小年輕,
還是在講台上站過了許多個春秋的老教師;
不論是剛送寶貝進幼兒園的年輕爸媽,
還是即将承受第一次離别的大學新生父母;
無不希望在這一天給孩子
一個富有儀式感的新學期
一個滿懷憧憬和幹勁兒的開端
新學期第一天、開學第一課
南京名校長們送出寄語
聽聽▼
★
雨花台中學
★
在雨中,遇見最美的你
雨花台中學校長穆耕森
清代儒将左中棠曾題寫一幅對聯。他的下聯是“擇高處立,就平地坐,向寬處行”。根據雨中的曆史積澱和對未來發展的期盼,我校将它确定為校訓,并賦予它新的時代意義和内涵解讀。今天,我希望你們在校訓的引領下,“在雨中,遇見最美的自己”。
高一、初一的同學們應“擇高處立”,“最美的你們”應是:登高望遠,迎風而立,确立自己的目标,把自己磨煉成一個嚴謹的、有反思力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有獨立創造能力的人。
高二、初二的同學們,“就平地坐”這四個字,對于你們更是意義深遠。初二、高二正值分水嶺,需要默默堅持、埋頭苦幹,這是迎難而上、超越他人的好時機,無論是學習任務的完成還是品德的自我完善,都需要我們在這個時間段高度自律,踏實笃行。此刻,“最美的自己”應是一種具有持恒精神的堅守與厚積。需“就平地坐”,默默堅持、埋頭苦幹,“最美的你們”應是一種具有恒久精神的堅守與厚積。
高三、初三的同學們當“向寬處行”,我希望你們帶着最初的目标,堅實的行動,選擇最為寬廣的那一條未經之路,勇敢地走下去。你們在畢業班的這一年,可能要辛苦于往常,希望你們揮灑汗水、自信人生。“最美的自己”應該是努力之後取得的驕人業績和綻放在臉上的燦爛笑容,這是你們青春的美麗芳華。
作為校長,我更希望,它能夠内化于你的心田,外化于你的行動;植根于你的靈魂,展現于你的氣質。
★
中華中學
★
中華中學校長畢泳慈
環顧周圍,我們的身邊似乎不乏這類人:每天忙忙碌碌,看似争分奪秒,成績卻不能提高,反而陷入學習時間越來越長,學習效率越來越低下,學習興趣越來越匮乏的怪圈。
我認為,這種現象就是低質量的勤奮。這類同學是在用“力”學習,而不是用“心”學習。
其實,低質量的勤奮就是僞裝起來的懶惰,是沒有效率的勤奮。
比如媒體總愛标榜那些“高考工廠”裡将學習時間擴大到極緻的典範,卻很少挖掘取得優秀成績背後的“内功”。我們又隻看到了無限延伸的學習時間,卻忽略了“學霸”們成功背後的用“心”。
同學們,勤奮是非常好的詞。但是這個時代,需要的是高質量的勤奮。經濟學家泰勒·考文在《平均時代的結束》一書中說到,随着機器和數字時代的來臨,那些簡單勞動領域的人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失業壓力。隻有那些在某個領域中擁有絕對權威和技術的人才會生存下去。
1922年,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困守在蘇黎世湖北部的兩層小房子裡,建立了分析心理學,也超越了弗洛伊德。伍迪艾倫從來沒有使用過電腦,他憑着一台舊式打字機獲得了23次奧斯卡獎提名。而比爾蓋茨僅花一個學期的時間就創辦了微軟公司,他常常專注于撰寫代碼,以至于廢寝忘食。
他們的成功不依賴優越的硬件條件,而源于高質量的勤奮。那麼我們如何擁有高質量的勤奮呢?我有一些建議和大家分享:
高一的同學們正經曆着從初中到高中階段的轉型期,此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而最重要的是制定明确的學習目标,用計劃促進學習目标的實現,磨煉意志力。
高二的同學們已經在上學期完成了文理分班,學習的難度和壓力也增加了。現在,你們需要是靜心和堅持。“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在翻開學習資料的同時,排除一切雜念,專心緻志地思考,堅持投入精力,相信必有收獲。
高三的同學們将面臨幾輪複習,每一輪複習的側重點各有不同,要分清重點,及時總結歸納方法,提高複習效率。同時,要有強大的内心,在學習中追求高度專注,不斷精益求精。
如今,網絡媒體的發達往往會影響我們勤奮的質量,碎片化的閱讀會削減我們思考的深度。同學們,請記住淺薄的事情越少做,我們就能集中越多的時間來幹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也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
南師附中江甯分校
★
南師附中江甯分校張士民
今天,新的學年的第一天,與大家聊聊關于“美”的話題。契科夫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日本學者今道友信引用《論語》中“告朔饩羊”的典故,闡釋“遵守道德規範”才是人間大美。我國著名哲學家李澤厚先生在《美的曆程》中也反複強調:人的美,不隻在外表,更在于品德修養。
對于美的诠釋,紛繁蕪雜,莫衷一是。不論是提倡道德規範,還是強調品德修養,其本質均契合中國傳統美德中“德行第一”的主張。“德行第一”出自《世說新語》,指的是一個人美好的道德品質,它關注的是個人修養的知行合一,都指向人的價值體系(内在)與行為體系(外在)。
所以,要遇見更美的自己,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價值體系與行為體系。
閱讀,親近書籍,讓自己的價值體系更完善。腹有詩書氣自華,沉浸在閱讀中的人,必然會涵養自己的品德,進而散發出美的氣質。書籍是有分量、體态和氣質的,它可圈可點、可展可掩。人有人格、人品,書有書香、書魂。多去叩響那些厚重的“經典”之門,使自己的内心變得豐盈。奮鬥,持之以恒的奮鬥,讓自己的行為體系更完美。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跟上時代的腳步,要時時自省,不斷強化自我的奮鬥意識與行為。
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尊重自己可以達到的高度,奮力攀登,持以之恒,此乃大善、大美、大幸福也。
胡适先生說:人生本沒有什麼意義,你要能給他什麼意義,他就有什麼意義。我們要不斷涵養品德,堅持奮鬥,追尋夢想,永不放棄,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賦予更高的意義,才能成就自我最美的人生!
附中校友胡風先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寫過一首著名的詩,叫《時間開始了》,抒發的是對新生活、新紀元誕生的激動心情。今天,我們也開始了,期待我們都能夠開啟一段值得終身回眸的最美分校生活,遇見更美的自己,做一個美麗的分校人!
★
南外
★
南京外國語學校校長鄒正
今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圍繞“語言”展開,要求學生思考語言的意義和價值。對這個話題,我想南外學子應該有更深刻的體驗,更深入的思考。
從小處說,語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往大處想,語言就擔負着思想載體、國家發展、文明傳承的重任了。一個語言水平很高的人,很難想象他的思維水平很低;一個重視母語和外語學習的國家,很難想象她的文化水準不高,她的精神氣度不夠;一種生命力旺盛的語言,很難想象她的背後沒有一種包容的文化,沒有一個強大的文明。
同學們,你們這個年齡,正是練好童子功、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希望你們在南外得天獨厚的語言學習環境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涵養深厚的人文底蘊,為未來的人生發展打好堅實的根基。
接着,我想和同學們談談科學精神的培養。科學精神不僅僅适用于科學,她是科學家們改造世界、造福人類的智慧和情感的結晶,适用于一切學科、一切領域。
胡适先生曾經用十個字精煉地概括了科學精神: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大膽的假設”聽起來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然而沒有獨立思想、創新精神,何來假設的熱情?“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别就在于創新”,“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讓任何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内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是擁有跟随内心和直覺的勇氣。” 這兩句出自喬布斯的名言,很直白地表達了他一生的追求。這位被奧巴馬稱為“美國最偉大的創新領袖之一”的傳奇人物,他的産品改變了世界。與之相反的例子,是中興通訊面對商業制裁時的丢盔棄甲、潰不成軍。
“小心的求證”,求真、求實,不偏執、不虛浮。中國文化史上的天才人物錢鐘書,有照相機般的記憶力,所讀之書過目不忘,然而天才博學的他,仍逐處查找核對自己著作中的每個字句,并戲稱自己為“文改公”。
同學們,我希望大家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能葆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希望大家都有一份沉着的心境,有一份默默耕耘的踏實,有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的決心!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親愛的同學們,新學年帶來的是新起點、新挑戰和新的奮鬥動力,珍惜你們的青春韶華,盡情享受享受校園生活的快樂與充實吧!
★
南師附中
★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葛軍:
葛校長從規範講起,談到如何落實規範、調整規範内容與執行方式,提出規範是生命生長的“芯片”。每個人的規範場可能是不一樣的,這取決于各自執行規範和适應接納新規範的程度,以及創造适合自己良性生長的規範的程度(根據講話稿提煉整理)。
★
南京九中
★
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張恒柱
2017年6月8日校長信箱裡,收到同學一封信,這位同學對有的同學生活浮躁有些擔心,他在信中說“輕浮的生活大抵是沒有多少價值的,我希望,同學們的生活要有分量、有厚度、有深度”。
我的理解,樹立高遠的志向、培養寬廣的學識、擁有健康的情趣可以讓自己擁有廣博大雅的人生。今年入學的2018級新生将會面臨新高考。6選3的選考制度,高考錄取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取消文理分科等增加了同學們的選擇權,但同時也要求你的基礎學養更厚實,專業知識更深邃,學術視野更寬廣。
“當今社會進入了一個‘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的互聯網時代,便捷的知識分享和迅捷的信息傳播給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面對海量的混雜信息,沒有思考,人的頭腦很容易變成信息儲存器和知識流動站。
開學前夕,九中的教代會代表探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我們的結論是不少同學學習成效之所以不突出,不是因為不勤奮,恰恰相反,是因為太‘刻苦’了,刻苦得沒有了思考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思考成為了一種奢侈品,于是就進入了這樣一種怪圈,要麼沒有時間去思考,要麼有時間,但卻在我們的消磨和打發之間,被我們抛棄。但是我想告訴同學們的是,要想追求卓越,必須不斷思考。
★
樹人學校
★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校長孫小紅
新學年,新起點。作家劉心武說過,人生的終極點隻有一個,然而起點卻有許多。終點之美,屬于優勝者,起點之美,屬于每一個人。而自覺地進入起點并調動起自己的美來,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種優勝。我以為,這樣的優勝,首先應源于對自己的期待和由此産生的對自己的要求。
我個人特别喜歡溫斯頓·邱傑爾的一句特别有氣勢的話,他說:我喜歡事情如我所願地發生,如果沒有,我會盡我所能實現它。
盡你所能,最關鍵的是盡快進入勤勉的狀态。其實,你們每個人自己也是自己的學習資源和有利條件,如果你善于反思自己的學習經曆,特别是那些當時感覺不那麼好甚至很糟糕的經曆。你聽,2018屆畢業生,數學中考滿分得主,原初三(1)班的周天翼說:“一次犯錯不怕,怕的是屢犯屢錯。要注意平時對錯題的收集和整理,要經常回頭看,想想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物理滿分得主,原初三(16)班的馬熙若說:“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會的題目不大意,遇到不會的題目不慌張;在考試中考好了不驕傲,考不好不灰心,始終沉着、冷靜、心細。”物理與化學雙滿分得主,原初三(15)班的王文萱說:“考得好,那代表的是過去,接下來要繼續努力才行;考得不好,仔細分析為什麼沒考好,吸取經驗教訓,強化自己的薄弱部分,争取下次更棒!”
同學們,成長有佳期,正如萬物生而有序一樣。你的時間節點就是抓住今天這個起點,開始做你希望實現的事情。人生之旅,可以用腳步丈量前程,也可以藉舟楫以遠行。青春年少,不負韶光。更好的自己,永遠在前進的路上!
★
南京一中
★
南京市第一中學校長尤小平:
學校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着教師的探索和學生的努力。
同學們,在南京一中,你們無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優秀”應該是你們身上最可貴的标簽。然而,你們的大好年華才剛剛開始,成長的本質就是一次接着一次的告别和超越。要想在新的征程中實現新的夢想,你們必須保持“優秀”,努力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甚至,從“優秀”走向“卓越”。
同學們,最崇高的境界、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往往包含着秩序、簡潔和美。“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甯,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沒有對規則和規範的敬畏和踐行,就沒有美好秩序的形成。我們常說,南京一中有南京一中的面貌和精神。什麼是南京一中的氣質?質樸、踏實、勤勉、智慧之外,我認為還要襲則守常、行止有度,在好規則面前,懂得捍衛和贊美,這是南京一中的氣質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希望我們師生共同約定,用“美好秩序”看守“美麗校園”。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美麗校園之中,每一名師生的行為也必将是美麗的。
聲明
▍素材來源:各學校
▍圖:網絡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删除
每晚18點-18點15分
南京廣電.教科頻道
學在南京,看南京教育頭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