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來,冷空氣越來越頻繁了,所以很多地方已經比較寒涼,甚至偏北的地方已經冬季了。當然,南方部分地區白天可能體感還是比較熱,尤其華南一帶,氣溫更是相對較高。那麼,預計2022霜降後天氣還熱嗎?到底霜降後還有沒有高溫天氣呢?一起來了解。
2022霜降後天氣還熱嗎
不熱了。就以往的數據來看霜降東北北部、内蒙古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經降到了0℃以下,土壤凍結,冬作物停止生長,進入了越冬期。而南方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華南沿海即将入秋。夏末的陽光,已經沒有那麼酷熱,廣大農村瓜果飄香,稻谷豐收在望。當然有時也會出現大風降溫以及寒潮等天氣。統計顯示,從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
霜降和降霜是一個意思嗎?
霜降和降霜不是一個意思。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降霜是氣象學名稱,兩者不是一個意思。“霜降”反映的是氣溫驟降,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
霜降節氣期間,東北北部、内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土壤凍結,冬作物停止生長,進入越冬期。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兩到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是不一樣的。
霜降風俗活動:
飲酒賞菊
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中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11]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禦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5]
吃鴨子
在閩南、台灣地區,霜降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充分表達出閩台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每到霜降時節,閩台地區的鴨子都會賣得非常火爆。
吃牛肉
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裡面放入幹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丢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迎祥。
登高遠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掃墓祭祖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圹茔,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并相傳至今。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