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料,原創的曆史傳奇故事)
清雍正年間,張耀由于累有戰功,被破格提升為鄭州知州。張耀高興,自己本來是給人家打短工的佃戶,當兵後也是出生入死,沒想在四十八歲時,當上地方官了。
張耀大擺了酒宴,以示慶賀。張耀端着酒杯要跟手下一位官員劃拳行酒令,那位官員,眼珠一轉道:“張大人親自敬酒,下官惶恐,理應奉陪,可……”說着指了指滿桌的人說:“所謂獨樂不如衆樂,張大人不如與我等吟詩鬥酒,各位大人以為如何啊?”
“好!”滿桌的人,都知道張耀是個大老粗。如今眼見有人挑頭刁難,都齊聲叫了起來。
這下,張耀可傻了。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隻得找個借口跑回府内。張耀的夫人劉氏,很奇怪,問:“你不陪客人喝酒,回來幹什麼?”
張耀氣鼓鼓的說:“回去幹啥?我想喝酒劃拳,他們一桌人非要吟詩鬥酒,吟個屁!”
劉氏捂着嘴笑了起來,點了張耀一下腦門說:“早就對你說了,要看書識字,你偏不聽,這回出醜了吧。”
張耀歎了口氣,說:“我哪知道能當上正六品的知州。唉,這些酸秀才們太惡心!不行,我是回軍營。”
“沒出息!”劉氏生氣了,說:“當年三國時期,吳國的呂蒙就曾是個粗人,但人家知恥後勇,沒三年就成了文武全才的人物,當上了大都督。再說,皇上剛降旨沒幾天,你也不想想後果。”
張耀傻了半天,一跺腳說:“好,我聽你的,從今天開始我就要拜師學習!”
果真,從此後張耀身邊的人,漸漸發覺張耀變得越來越像文化人了,不但能識文斷字,通古論今,連詩歌都會寫了。可誰教得張耀,沒發現他請過老師啊?而張耀這父母官,也越做越出色,無論斷案還是處理政務,很少出現差錯。
張耀名聲就起來了。
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年近半百的張耀,突然間從一介粗俗武夫,轉變成知識型官員,這放誰頭上也不相信。雍正帝也奇怪,一道聖旨把張耀宣入金銮殿。
雍正上下打量着張耀,更稀奇了,今天一見,果然完全是文人氣質。一通無關痛癢的問答後,雍正話題一轉說道:“張耀,朕有個問題,想問問你。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這句話朕一直不甚明了,你知是何意嗎?”
張耀朗聲答道:“此句出于《論語》,是說,隻要國家或地方的執政者,道德高尚,能做出表率,那麼就會如北鬥星一樣,堅定從容的指引着方向,從屬官員也會樂于聽其調遣,那麼國家或地方,必是百姓安居,一派祥和。”
雍正贊賞的看着張耀,說:“那麼‘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又是何解呢?”
張耀說:“此句出自《道德經》,意為:若想做百姓的父母官,則說話時必須要對百姓謙虛客氣,若想要讓百姓聽從自己,則要将自己的私欲,放在百姓的後面,先百姓,後官員,如此方能稱得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雍正大喜,說:“聽聞你任鄭州知州時,因胸無點墨,被下屬羞辱。可兩年後卻滿腹才華,而從未聽說過你請老師。朕奇怪,你的學問是怎麼來得?”
張耀臉有些紅了,突然把官服掀起,從腰上解下一塊銅牌,捧在手中說道:“禀萬歲,當年被下屬刁難後,臣的老師為了激勵微臣發奮讀書,便制作了這個銅牌,在上面寫下‘目不識丁’這四個字,讓我挂在腰間。今,萬歲問起,微臣不敢隐瞞,老師正是賤内(老婆)!”
原來,别看張耀是大老粗一個,卻娶了個詩書滿腹的老婆——劉氏。那天張耀決定開始讀書後。劉氏為了激發張耀,竟先讓張耀行拜師大禮——跪下,磕三個頭,跟着還讓人制作了這個“目不識丁”的銅牌,挂在張耀腰上。
這可把張耀刺激壞了,想反悔,可拜師都要下跪,與其跪外人,還真不如跪自己老婆。就這樣張耀便行大禮,拜老婆劉氏為師。
雍正聽完大為感慨,從此後張耀屢屢升職,被委以重任。在張耀去逝後,乾隆帝親自為他提書“勤勉”大匾,準張耀的後代懸匾在府門前,以示對張耀的尊重和認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