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散曲

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散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2:03:11

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散曲?第十講;(二年級五講)“幺篇、《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帶幺篇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散曲?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散曲(元曲第十講)1

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散曲

第十講;(二年級五講)“幺篇、《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帶幺篇

今天我們探讨元曲的幺篇,介紹《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帶幺篇。在學習新的内容之前,複習上節課學習的内容。上節課交流了重頭小令及帶過曲,介紹《南呂·幹荷葉》《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什麼是重頭小令呢,所謂重頭又叫“聯章”,見于北曲,是指以同一宮調和曲牌,重複填寫幾遍或若幹遍,即圍繞某一主題撰寫數支曲子。重頭小令按其寫作形式分類,

1)同調異韻重頭小令:是指圍繞某一主題以同一宮調和曲牌,重複填寫幾遍或若幹遍,且所用韻部各異所撰寫的數支曲子。

2)同調同韻重頭小令:是指圍繞某一主題,以同一宮調和曲牌,重複填寫幾遍或若幹遍,且所用韻部屬于一個韻部所撰寫的數支曲子。

3)同調異、同韻部穿插式重頭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幾支曲子中,有些後邊曲子某支曲子與前邊的某支曲子韻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間韻部各不相同,這樣組合起來的重頭小令。

4)異調重頭小令:指在散曲中有一種組合,通過不同的幾個曲調反複使用,以描寫一個較複雜的主題,而且各有自已的分标題和各自成韻。重頭小令就相當于一組散套,用來叙述一件事或描寫某處風景,每一曲描寫的都是總題目的一個部分,各曲之間相對獨立,有自己的分标題,不管是否寫出總、分标題,隻要具備這種含義即是重頭小令了。可以重複填寫,可以填兩首,也可以填上百首。但其内容上總要有些聯系,這樣的才是重頭小令。

交流了帶過曲,什麼是帶過曲呢?帶過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種體式。即由兩三個曲牌聯綴在一起使用的特殊形式,通稱為帶過曲。每支帶過曲的具體名稱,即由該曲所用的各個曲牌名稱組成,并在中間夾以“帶”“帶過”“過”“兼”等字将幾個曲牌連在一起。帶過曲的分類及體式我們進一步進行了解。最初,帶過曲僅“北曲”小令中有;之後“南曲”中也出現了效仿者;之後在傳統的帶過曲中逐漸出現了北帶過曲、南帶過曲和南北兼帶等形式。帶過曲包括北帶過曲、南帶過曲、南北兼帶三種體式。帶過曲的特點:

(1)在用韻上:帶過曲必須是同一宮調,并且音韻銜接,同押一韻。

(2)在書寫格式上:書寫時曲牌一并寫在前面,曲中兩調中間空兩格,或者分成兩段,這與詞之兩片或三片的表示方法相同,或者兩調幹脆連在一起,構成一個新曲牌。

帶過曲與重頭小令的區别,

(1)相同點: 都由幾個音韻相近、聲調諧和的曲子組成,其形式相同,而且都不能任意組合。

(2)不同點: 一是帶過曲是三個以下的單支曲子組合,組合後的帶過曲已經變成了一個新曲;

重頭小令則一是由同題同調,内容相聯,首尾句法相同的數支小令聯合而成。二是帶過曲一般最多隻有三支;

異調重頭小令曲子數和重複次數無限制。其中,【北南呂·四塊玉帶過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有明·康海曲作,此體式由四隻曲組成,突破了三隻之限,這僅是特例 三是在用韻上,帶過曲必須是同一宮調,并且音韻銜接,同押一韻;重頭小令中的數支曲子,則可同押一韻,也可各押一韻。在這兩者之中,帶過曲指同一宮調中三個以下單支曲子的聯合,它們所使用的韻腳是相同的;而重頭小令則由數支小令聯合而成,此等小令應該是同題同調,内容相聯,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單獨成韻。

最後我們介紹了小令《幹荷葉》帶過曲《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這是上節課交流的内容。下面學習新課。先看一首張鳴善《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帶過曲,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爍石天氣。素馨花一枝玉質,白蓮藕樣彎瓊臂。 門外紅塵衮衮飛,飛不到魚鳥清溪。綠陰高柳聽黃鹂,幽栖意,料俗客幾人知? 【幺】 山林本是終焉計,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後世,追前輩,對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曲中的【幺】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與大家交流這個問題——幺[yāo]篇

一、幺篇:

1、什麼是幺篇?

當代•趙山林在《讀曲常識》中,給“幺[yāo]篇”下的定義是:“戲曲、散曲術語,北曲中連續使用同一曲牌時,後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是寫作‘幺篇’或簡作‘幺’”。幺篇,是指北曲中的一種表達形式,在散曲小令寫作中,連續使用同一個宮調,同一個曲牌寫作時,第二支曲子可以不再标出曲調和曲牌,隻需加一【幺】字或加一【麼篇】字樣便可。

如: 白贲[bēn] 【正宮】黑漆弩 (鹦鹉曲) 侬家鹦鹉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 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 [幺] 覺來時滿眼青山暮,抖擻綠蓑歸去。 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

再如:(張小山)《人月圓》又名《青衫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松風十裡雲門路, 破帽醉騎驢。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小橋流水, 殘梅剩雪, 清似西湖。 [幺篇]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 而今杖履, 清霞洞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發樵夫, 香爐峰下, 吾愛吾廬。

2、帶幺篇小令:

大部分曲牌有無幺篇均可,少數曲牌的幺篇就不可或缺,這是譜式規定的。帶幺篇的小令很多,但并非所有的小令都可帶【幺篇】;某個曲牌是否可以連用“幺篇”,與其“幺篇”的基本定式,是元人早已确定下來的。我們在創作曲子時,不能随意把曲牌加上“幺篇”,而造成畫蛇添足。現列出可帶【幺篇】的小令曲譜: 【黃鐘•晝夜樂】有幺篇換頭,須連用 【黃鐘·人月圓】有幺篇換頭,須連用 【正宮·小梁州】有幺篇換頭,與始調不同 【正宮•白鶴子】有幺篇,須連用 【正宮•黑漆弩】有幺篇換頭,須連用 【仙呂·六幺遍】有幺篇,用否均可 【仙呂·太常引】有幺篇換頭,須連用 【大石調·念奴嬌】有幺篇換頭 【小石調·青杏兒】有幺篇,同始調 【商調·秦樓月】有幺篇換頭 【雙調·駐馬聽】有幺篇同始調 【雙調·驟雨打新荷】有幺篇換頭,須連用 以上皆是常用帶【幺篇】的小令。

3、幺篇與詞、重頭小令

(1)“幺篇”與詞之下片的關系:

有人認為:北曲中的“幺篇”來源于詞的下片。曲本來就源于詞,那麼“幺篇”源于詞的下片則順理成章了。凡曲牌與詞牌相同的,應是直接延用下片為“幺篇”;凡曲牌與詞牌不同的或名同實不同的,“幺篇”應是參照詞的下片形式而形成的。古人詞曲多不細分,但也說明了“幺篇”與詞之下片的關系,那時候如果作者創作了一支小令,感到意猶未盡,可以用同樣的曲牌再寫一篇,稱之為“幺篇”(“幺”或寫作“麼”),這個“幺”字是“後”字的簡筆,故幺篇即後一篇的意思。這是詞的體式特點的遺留,不應看作小令曲的體式特征。不過,詞的後片是固定的,麼篇則可有可無。麼篇可以換頭,稱為“麼篇換頭”,字數有時還可以增減。

(2)“幺篇”與同調重頭小令的關系:

初看同調重頭小令與幺篇很相似,都是同一曲譜重複使用,但它們卻有本質之别,同調重頭小令雖為同一個主題服務,卻各有分工,各自叙述一個分标題,而且有些各自成韻,彼此無關。而元曲幺篇與原曲組成一個較大些的新曲譜,其韻要求一韻到底。麼篇與重頭不同。後者可以重複多遍,麼篇則隻重複一次。我們前面學過的:重頭用于小令,即是重複前曲,類詩詞之聯章。是以相同曲牌,圍繞某一主題填寫數支曲子,或曰一組曲子,通常為三支(或曰不低于二支),亦可多至數十支上百支,可每首一題,也可整組一題,可每首一韻,也可整組同韻。

例如:元·關漢卿《【仙呂·一半兒】題情》

雲鬟霧鬓勝堆鴉,淺露金蓮籁绛紗。 不比等閑牆外花。 罵你個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 碧紗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忙要親。 罵了個負心回轉身。 雖是我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銀台燈滅篆煙殘,獨入羅帏淹淚眼。 乍孤眠好教人情興懶。 薄設設被兒單,一半兒溫和一半兒寒。 多情多緒小冤家,迤[yǐ]逗的人來憔悴煞。 說來的話先瞞過咱, 怎知他,一半兒真實一半兒假。

而“幺篇”與之不同,“幺篇”與始調是一體的,不能獨立成篇;用韻也須與始調一緻,所連用的次數也是一定的,一般為一次。“重頭”僅限用于小令,而“幺篇”既可用于小令,也可用于套數。【這個以後在學習套數中會遇到】

4、小令曲的幺篇的體式:

“幺篇”應與始調曲牌視為一個整體,與曲牌一樣包括了字數、句式、韻腳、平仄等格律形式。

(1)用韻上:幺篇必須與前曲同韻。

(2)“幺篇”按其形式,可分為同始調、換頭、不同始調等類。

1)幺篇重頭: 重頭的曲調與前調完全一緻,相當于同宮、同調、同韻的重頭小令。

如: 元•趙秉文《【小石調•青杏兒】無題》 風雨替花愁,風雨過花也應休。勸君莫惜花前醉, 今朝花謝,明朝花謝,白了人頭。 【幺篇】 乘興兩三瓯,揀溪山好處追遊。但教有酒身無事, 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甚春秋? 大家看看,是不是重頭的曲調與前調用韻、字數、格律完全一緻?當然,如添加了襯字,則襯字不計算在内,隻論正字。

2)幺篇換頭:

“幺篇”換頭,也是延承詩詞的換頭而來,換頭的前一二句有所變化。如: 元•馮子振《【正宮·鹦鹉曲】農夫渴雨》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惱殺農父。 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幺篇】 恨殘霞不近人情,截斷玉虹南去。 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閑雲起處。 這首:其特點是字句與始調相比,有了增損變化,且增損變化一般在前兩句。

再看: 元·張可久《【仙呂·太常引】姑蘇台賞雪》 斷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 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鬓絲。 【幺篇】 銀匙薄井,粉香梅圃,萬瓦玉參差。 一曲樂天詞,富貴似吳王在時。

再如: 張可久《黃鐘·人月圓》 萋萋芳草春雲亂,愁在夕陽中。 短亭别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骢。 【幺篇】 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 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 這首是否隻是前兩句有了變化,而後面的沒有變動?

再如: 宋·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幺篇】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 斫[zhuó]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這首,原來起始是兩句,而麼篇将其變為三句,其他仍沒有變。

3)與始調不同的幺篇:

“幺篇”與曲牌一樣包括了字數、句式、韻腳、平仄等格律形式。

如: 張鳴善《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爍石天氣。素馨花一枝玉質,白蓮藕樣彎瓊臂。 門外紅塵衮衮飛,飛不到魚鳥清溪。綠陰高柳聽黃鹂,幽栖意,料俗客幾人知? 【幺】 山林本是終焉計,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後世,追前輩,對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小梁州有幺篇,且與始調不同,這就有固定的格律了。

二、學習小令:《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并有麼篇。

1、脫布衫

張鳴善《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之脫布衫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爍石天氣。 素馨花一枝玉質,白蓮藕樣彎瓊臂。

共四句,其句式為:七七七七,四個七字句。我們再看一下曲譜:

×××、×仄平平(平韻),

×××、×仄平平(平韻)。

×××、平平厶(宜用去聲)上(仄韻,可平),

×××、仄平平去(仄韻)。

我們看盍[hé]西村【正宮】脫布衫帶小梁州 春宴 柳花風微蕩香埃,梨花雪亂點蒼苔。 錦繡雲紅窗缥缈,麝[shè]蘭煙翠簾叆[ài]叇[dài]。 【小梁州】 珠箔銀屏次第開,十二瑤階。 薔薇洞側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 金籠鹦鹉舌頭快,向人前說的明白。 翠檻邊,雕欄外,金溝一派,隻許燕莺來。

我們再看盍[hé]西村【正宮】脫布衫帶小梁州之脫布衫

柳花風微蕩香埃,梨花雪亂點蒼苔。 錦繡雲紅窗缥缈,麝[shè]蘭煙翠簾叆[ài]叇[dài]。

這首是不是第一二句對仗,三四句對仗,所以我們在審這個曲牌時,心中就有底了,第一二句宜對仗,三四句可對仗。

2、小梁州 《小梁州》為曲牌名。

如:盍[hé]西村【正宮】脫布衫帶小梁州 春宴 【小梁州】 珠箔銀屏次第開,十二瑤階。 薔薇洞側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這首曲共五句,句式為:七四七三五。每句入韻,且平仄混押。

如: 湯式【小梁州】

秋風江上棹孤航,煙水茫茫。 白雲西去雁南翔。推蓬望,清思滿滄浪。

我們再來看看曲譜: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仄平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平去(仄韻),平仄仄平平(平韻)。

3、[幺篇] 盍[hé]西村【正宮】脫布衫帶小梁州 春宴 柳花風微蕩香埃,梨花雪亂點蒼苔。 錦繡雲紅窗缥缈,麝[shè]蘭煙翠簾叆[ài]叇[dài]。 【小梁州】 珠箔銀屏次第開,十二瑤階。 薔薇洞側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 金籠鹦鹉舌頭快,向人前說的明白。 翠檻邊,雕欄外,金溝一派,隻許燕莺來。

大家注意:這個【幺】是《小梁州》帶的,而不是《脫布衫》帶的。 金籠鹦鹉舌頭快,向人前說的明白。 翠檻邊,雕欄外,金溝一派,隻許燕莺來。 共六句,句式為:七七三三四五。僅《小梁州》才能帶,《脫布衫》不能帶麼篇。我們再來看看曲譜,小梁州[麼篇] 【麼】 【平】平【仄】仄平平去(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去(韻),[仄]平【平】上(韻),[仄]仄仄平平(韻)。 押五平仄韻,也可句句入韻。

下面再看,如:(作者: 湯舜民) 【正宮】脫布衫帶小梁州 四景為儲公子賦鳳陽人 春 問春來何處忘機?小奚奴相趁相随。傍柳行烏紗翠濕,踏花去馬蹄香細。 翠幄銀屏錦繡圍,莫放春歸。人生七十古來稀,便做道一百歲,能幾度醉如泥! 【幺】 韶華迅速難拘系,杜鵑聲隻在樓西。北海樽,東山妓。春風天地,何日不寒夜。 夏 問夏來何處徜徉?閑遙遙傲煞羲皇。啜[chuò]口碗清冰蔗漿,卧藤簟翠裀[yīn]绡帳。 細柳垂絲過粉牆,滿地清涼。金河流水玉蓮香,微風蕩,香滿看書窗。 【幺】 《離騷》讀罷空惆怅,歎獨醒誰吊羅江?角黍盤,菖蒲釀。榴花亭上,來日慶端陽。 秋 問秋來何處盤遊?醉鄉中羅列珍羞。巨口鲈紅姜素藕,團臍[qí]蟹錦橙黃柚。 丹桂開花滿樹頭,金粟嬌柔。玎[dīng]珰]dāng]簾幕不垂鈎,天香透,無地不風流。 【幺】 亭台淨掃無纖垢,勝當年庚亮南樓。傳畫燭,焚金獸。碧天如晝,今夜賞中秋。 冬 問冬來何處從容?千金裘五彩蒙茸。魚遊錦重衾密擁,駝絨氈軟簾低控。 攬碎銀河戰玉龍。鱗甲琮[cóng]琮。樓台上下水晶宮,堪題詠,人在畫圖中。 【幺】 昏昏一枕梅花夢,覺來囑咐山童:柏葉杯,椒花頌。管弦齊動,明日送殘冬。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作業: 填一曲《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題目自拟,要求帶幺篇。參照作品:張鳴善《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 附《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帶幺篇曲譜: 【脫布衫】 ×××、×仄平平(平韻),×××、×仄平平(平韻)。×××、平平厶(宜用去聲)上(仄韻,可平),×××、仄平平去(仄韻)。 【小梁州】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平去(仄韻),平仄仄平平(平韻)。 【麼】 【平】平【仄】仄平平去(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去(仄韻),[仄]平【平】上(仄韻),[仄]仄仄平平(平韻)。 例詞: 【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張鳴善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爍石天氣。素馨花一枝玉質,白蓮藕樣彎瓊臂。 門外紅塵衮衮飛,飛不到魚鳥清溪。綠陰高柳聽黃鹂,幽栖意,料俗客幾人知? 【幺】 山林本是終焉計,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後世,追前輩,對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課後補充:元曲譜及曲韻

一、本曲譜以元人北曲為限,分宮調排列。罕用曲牌不收或少收。

二、每一曲牌,隻列正格或常用體式;不引曲文,隻标字聲和韻葉。每曲略加說明。

三、北曲常多用襯字。曲牌隻就正字立說。

四、北曲入派三聲,故隻列平上去。上去為仄聲。字聲通用标“×”。

五、北曲平上可互用,句末葉韻字聲上可用平者标“上(平)”,平可用上者标“平(上)”。

六、北曲去聲特别重要,必用去聲标“去”,宜用去聲标“厶”。

七、連标三個“×××”,須平仄分配調諧,不宜連用三平、三仄。兩仄包括上去,亦須調配得當,不宜連用“上上”、“去去”。

八、韻位标“△”,可葉可不葉标“▲”,句中暗韻标“∧”。

九、标點符号分頓号“、”、逗号“,”、分号“;”、句号“。”四種。

十、本編以《北曲新譜》為依據,并參考《太和正音編》、《北詞廣正譜》、《北詞簡編》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